语燃 发表于 2014-7-10 14:35:09

儿童溺水后“倒挂控水”法有可能加重缺氧



儿童溺水后“倒挂控水”法有可能加重缺氧。
  随着梅雨期的结束,夏季的炎炎烈日开始考验市民们的忍受力,清凉的水域也成了不少孩子的避暑胜地。但由于缺少看护等原因,溺水已成为造成孩子暑期意外死亡的重大隐患。然而溺水的急救方法对不少家长来说仍有误区。最近,湖南一名4岁男孩在家中浴室洗澡,不幸晕倒溺水,父母迅速采取“倒挂控水”措施,仍造成严重脑损伤,为此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儿童溺水后到底该怎样正确急救?记者请教了专业人士,一一作出解答。
  网调:21.42%网友推荐“倒挂法”
  昨日,新闻晨报与大申网合作推出儿童暑期安全网络调查,截至下午6时,吸引了数千人参与投票。
  有24.72%的网友认为儿童在暑期最大的安全隐患是游玩跌磕伤;有17.73%网友认为最大隐患是溺水,排名第二;高处坠落、动物抓伤、食品安全等也都是大家关注的儿童安全隐患。而在“哪些是儿童溺水后的症状”的投票中,13.38%的网友都认为“双手乱挥,大声呼救”是典型症状,人数仅次于“无法挥手呼救”(占19.98%)。
  “儿童溺水后,哪些是正确的急救方法?”面对这一问题,选择“孩子溺水后,大声呼叫孩子,如果叫不应,就应立即把孩子平放,马上进行心脏按压”的网友人数最多,占22.79%。不过网传的“倒挂控水法”也被不少人奉为圭臬,有21.42%的网友认为这是正确的急救方法。
  用“倒挂法”急救有可能加重缺氧
  记者发现,网络上不少人都推荐向溺水者施救时采用“倒挂控水法”,也就是将溺水者救上岸后挤压腹部,再将溺水者腿朝上、头朝下“挂在”在双肩上进行“倒水”,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危重症科主治医生任宏却并不推荐这么做。“其实溺水时进入肺部的水并不多,多数都在胃部,如果倒过来控水,反而会迫使这些水进入气管或肺部,反而加重缺氧。”
  任宏详细说明了正确的控水方法:使溺水者成为头低臀高位,迅速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下垂,尽快倒出肺、气管和胃内积水; 也可将其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使头部下垂,然后用手平压其背部,使气管内及口咽的积水倒出;也可利用小木凳、大石头、倒置的铁锅等物做垫高物。在此期间抢救动作一定要敏捷,切勿因控水过久而影响其他抢救措施,以能倒出口、咽及气管内的积水为度,如排出的水不多,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为此,任宏的意见是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无需进行控水处理;如果溺水者仍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可以进行控水处理。
  “安静溺水”不能一概而论
  暑期是孩子溺水的高发期。根据多年接诊经验,任宏总结了一些孩子容易溺水的区域。城乡接合部的水潭、河道等水域是最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地方。而在家中,给婴幼儿洗澡或者洗脸时,虽然浴盆里的水并不深,但是一旦孩子不慎摔倒,特别是俯卧状跌倒,鼻孔嘴巴都浸在水中,没有成人的帮助也会溺水甚至溺亡。即便给婴幼儿穿戴救生圈等设备,也不代表万事大吉,也许家长临时走开时,救生设备出现漏气漏水,或孩子面临呼吸问题。
  前几天,一位5岁小男孩因溺水被送医院,任宏询问孩子父母落水的时间和原因,他们一问三不知。原来男孩在和伙伴在工厂附近的水塘玩耍时不慎落水,被路人及时看见救起,孩子父母直到邻居告知才知道孩子溺水了。“多数情况下,儿童溺水的原因都是缺乏成人看护。”2~7岁的儿童是溺水的高发对象,这阶段的孩子已会走路,但还缺乏安全意识,容易酿成悲剧。
  此外,针对网上流传的“儿童溺水大多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的说法,任宏表示并不能一概而论。她解释说,溺水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两种,前者属于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溺水者由于受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强烈刺激,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有数据表明,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而湿性淹溺是由于溺水者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
  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溺水会有不同表现,所谓呆滞、无声的表现,应该是属于窒息导致。”任宏说,孩子在刚落水时也会本能地在水中挣扎,如果没有反应有可能脑部缺氧,“保险(放心保)来说,看到孩子在非正规水域玩耍时都应该注意,尤其是玩耍姿势不自然,或者长时间没动作时,更需要注意。”
  八步教你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无论是控水还是实施心肺复苏,都有标准的流程,哪怕没有任何医学背景都可以方便学会,建议家长应该多留意,以备不时之需。”
  任宏简单介绍了实施心肺复苏的流程—
  第一,呼叫并拍打患儿,了解患儿是否有意识;
  第二,大声呼救,请求帮助,有第二位施救者时,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观察患儿有无胸廓的起伏(即有无自主呼吸);
  第四,触摸中央动脉搏动(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5~7秒,判断有无心跳;
  第五,若患儿丧失意识,无自主呼吸,触摸无脉搏,立即给予高质量心外按压30次;
  第六,30次心外按压后,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因此单人心肺复苏,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若有两人实施,则比例为15:2(指儿童。成人始终为30:2);
  第七,如此进行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再次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和心跳;
  第八,如果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请继续予以心肺复苏;若恢复呼吸和心跳,给予侧位的复苏体位。
  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任宏还提醒了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注意溺水患儿有无肢体损伤,以及脊柱和颈椎的损伤,并应做好保护;
  其次,对于有心跳,但无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儿,给予迅速清理呼吸道杂物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而对于心跳呼吸相对稳定的病人给予侧卧位,防止误吸;
  最后,无论怎样的溺水过程,均要及时送往医院,给予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溺水后“倒挂控水”法有可能加重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