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登山爱好者必备登山秘籍
无限风光在险峰 记者刘普礼/摄
草根必备装备
很多人在登山之前都觉得自己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是每次登山时才发现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给旅途带来不便。以下是草根级爱好者登山前需要必备的物品,适用于3000米以下的山峰。
在七彩云南的心脏地带——昆明,上帝赋予了她无与伦比的天然条件,除了高原明珠滇池,这片绚丽多彩的土地俨然天边的一个世界,一座座自然造化的蜿蜒大山,与渐成气候的一个个登山者,交织成一幅美丽画面,令人向往。
当凉爽的山风掠过面颊,脚踩顶峰“一览众山小”时,你就会感受到回归自然的喜悦,而这种感觉,对于深受“现代文明病”困扰的都市人,无疑是最好的进补“无敌鸡火汤”。
注意事项
上山时要轻装,少带行李,以免过多消耗体力。
山区气候变化大,时晴时雨。要带雨衣,下雨风大,不宜打伞。
雷雨时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铁制栏杆,不要在树下避雨,以防雷击。
山上夜晚和清晨气温较低,要带厚一点的衣服。
因山高路陡,以缓步为宜,不可过速。一定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游山时应结伴同行,相互照顾,不要只身攀高登险。
登山时身体略前俯,可走“之”字形。这样既省力,又轻松。
登山队伍不可拉得太长,经常保持前后呼应;下撤至少2人同行,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容易发生意外。
行进中应随时调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
登山时最好依循前人留下的路标辨别方向,或沿途标示记号;天黑后,切忌行走溪谷或陌生线路。
迷路时应折回原路,或寻找避难处静待救援;除保持体力外,应安抚队员平稳情绪。
了解登山中潜在的危险及应对措施,如有意外发生,应保持冷静,设法与警方或留守人员联系。
登山热潮?驴友大军多是草根
草根代表:东方梓涵、东方梓皓双胞胎兄弟
登山史:10岁开始登山,两年时间登完十峰,通过风雨的磨砺,他俩成为了昆明登山界一段佳话,被载入史册。
昆明状况:除了距城较近的西山、筇竹寺、宝珠寺、长虫山、金殿等难度不大的常规登山线路外,昆明十峰成为登山爱好者的新起点。这些登山者大多都是草根,既有五六岁的儿童,还有年过花甲的老人,甚至还有一些身带残疾的人士也加入到驴友大军中来。
专家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山
金飞豹(著名探险家、极限运动专家):对大多数爱好者来说,我认为登山不是盲目的冒险,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山去攀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张京川(著名登山家):登山就像是人生的一次体验,只有信念坚定,像大山一样执着,你才会无所畏惧。
在许多人潜意识里,登山仿佛是一项高大上的运动,昆明的金氏兄弟、张京川攀登过的珠峰、K2等著名山峰才是登山。其实不然,攀登这些山峰,实则是一项极限运动和一次探险,不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和逐渐掌握技巧,要攀登难度极高的山峰真的堪比“登天还难”。
安全防范?登高望远先申报
苏向东(云南省登山协会秘书长):爱好者在登山前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完善所需装备,了解和熟悉登山探险线路,达到探险而不是冒险的目的。
山地户外运动早在多年前就被列为《全民健身条例》中的高危体育项目。而云南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就有51座,许多驴友经验匮乏、装备不全、常识不足,经常会发生失踪、受困甚至于命丧险境的惨痛事件。
由此,依据相关规定,在云南省3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需要到省体育局报批备案,但就目前情况看,前来报批的“驴友”甚少。
管理提案?打造登山健步道系统
张实(昆明登山探险协会副主席):已把“取消森林防火期禁止上山的管理措施”提案提交给政协,同时,也在提案中建议把距市区最近的长虫山打造成登山健步道系统,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的专项资金支持,按国家标准修建丰富的登山步道网络,使其成为国家认证的登山公园与步道系统。
好久没有到户外运动的市民祁家明,最近约着亲朋好友一道,趁着春色,来到久别的西山猫猫箐。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顺着山间小道行进到小石林附近时,却被巡山护林员挡在了半路。对方给出的原因很简单,目前正值森林防火封山期,游人禁止进入西山后山区域。一行人好说歹说无效后,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悻悻下山。
不过,在他们下山的途中,还是见到不少熟悉路况的驴友绕过防火安全检查点,抄小路上下山。“看来,光堵也不是唯一办法,关键是要树立公民的用火、防火意识,宣传教育为先,才能防患于未然。”祁家明说。
申报等级?须登海拔6500米山峰
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登山运动也可申请等级运动员称号,但现实中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云南去年仅有一人申报为运动健将,与户外天堂和山地大省称号相距甚远。
据了解,登山等级运动员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几个技术等级,男子三级运动员只要登上一座海拔6500米以上独立山峰顶峰即可申报。
登山爱好者申报等级运动员时,必须拥有山峰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或中国登山协会发放的登顶(或登高)证明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