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红尾热带鸟

红尾热带鸟

时间:2014-12-14 19:05|查看:1005|评论:0|字体: 繁体

红尾热带鸟

 

红尾热带鸟(学名:Phaethon rubricauda)为鹲科鹲属的鸟类,俗名红尾鹲。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部分、南从大洋洲、北至日本、台湾岛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洋性岛屿峭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毛里求斯。无危(IUCN 3.1)

 

亚种

 

红尾热带鸟包括以下亚种

 

红尾热带台湾亚种(学名:Phaethon rubricauda melanorhynchos)。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Turtle和Palmerston群岛。ITIS没有这个亚种的记录。

 

红尾热带鸟指名亚种(学名:Phaethon rubricauda rubricauda Boddaert, 1783)

 

外型特征

 

普通红尾鸲(Phoenicurus phoenicurus)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具明显而宽大的白色翼斑。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两翼褐黑,仅翼斑白色;头顶及颈背灰色而具银色边缘;体羽余部栗褐,中央尾羽深黑褐。雌鸟褐色,白色翼斑显著,眼圈及尾皮黄色似雄鸟,但色较黯淡。臀部有时为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主要生活于海洋性岛屿峭壁上。夏季栖于亚高山森林、灌木丛及林间空地,冬季栖于低地落叶矮树丛及耕地。常立于突出的栖处,尾颤动不停。红尾热带鸟大多在海洋生活,喙食鱼、虾、乌贼,飞行于海洋上空,很少接近陆地。

 

种类特征

 

旧大陆的红尾鸲体长14公分(5.5吋)。因尾红色而得名,经常摆动尾部。习性似鶲。

 

普通红尾鸲(P.phoenicurus)在整个欧亚大陆繁育,雄鸟上体灰色,面及喉黑色,胸浅红色,尾红褐色。

 

新大陆的红尾鸲为林莺(woodwarbler),属林莺科(Parulidae)。

 

美洲红尾鸲(Setophaga ruticilla)在加拿大到厄瓜多尔一带繁殖,在美洲的热带地区越冬;

 

雄鸟主要呈黑色,翅和尾有红斑纹。另一种色彩鲜明的红尾鸲是亚利桑那南部到尼加拉瓜的彩色红尾鸲(S. picta),雌雄均主要呈黑色,腹部亮红色,翅上及尾侧有大白斑;巢杯形,用草筑成,常筑在陡岸的地上。Myioborus属的10个热带种同样色彩鲜豔。

 

相关美名

 

全身白色,配以红色长尾羽与朱色的嘴,为很美丽的海洋鸟。嘴前半部稍微弯曲,嘴缘呈锯齿状,以便猎鱼。翼长,脚短,趾亦小,而呈全蹼足。尾羽呈楔状,中央尾羽2条极长,其形状恰似索针(Marline-spike;在船上解结索之用,先端呈尖状之长铁棒),因之船员曾给与此鸟类"水手长鸟Bosun-birds"之雅号。

 

哨音鸣声

 

叫声为一连串轻柔哨音接轻柔的tac-tac声,也作短而尖的哨音peep或 hit,wheet;鸣声为一连串欢快的哨音。

 

造访中国

 

a. 1937年,中国台湾省高雄市与小琉球间,飞临船上时被捕。

 

b. 2007年,中国台湾省台东市太麻里金针山,可能遭西南气流影响。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