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鸮
乌林鸮(学名Strix nebulosa)是分布在北半球非常大型的猫头鹰。成年乌林鸮的头部很大及圆,面部灰色,眼睛黄色,有深色圈围绕。栖息在近开放地区的北方针叶林。它们不会筑巢,一般会使用其他大型鸟类的旧巢。繁殖期于3月至5月,每次会生4颗蛋。无危(IUCN 3.1)
乌林鸮的分布地
分布
成年乌林鸮的头部很大及圆,面部灰色,眼睛黄色,有深色圈围绕。下身浅色及有深色斑纹;上身呈灰色有淡色斑纹。它们没有耳羽,是所有猛禽中拥有最大面盘的。
乌林鸮的大小可以比美雕鸮及毛腿渔鸮。它们比这两种猫头鹰都要轻,还要不及大雕鸮及雪鸮。它们的羽毛较为蓬松,尾巴也较长,所以虽然身体较长,但却较轻。它们约长61-84厘米,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长67厘米及72厘米。翼展长达152厘米,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长140厘米及142厘米。成年的乌林鸮重700-1800克,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重1000克及1290克。雄鸟一般较雌鸟细小。
雌性乌林鸮。
繁殖
乌林鸮在北美洲的魁北克至太平洋海岸及阿拉斯加及由芬兰及爱沙尼亚横跨亚洲北部繁殖。它们是留鸟,但有时会向南及东南迁徙觅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脉有一个细小的群落,数量少于100只。这个群落是最南端的群落,但却濒危。
乌林鸮栖息在近开放地区的北方针叶林。它们不会筑巢,一般会使用其他大型鸟类的旧巢。繁殖期于3月至5月,每次会生4颗蛋。鸟蛋平均阔42.7毫米及长53.5毫米。孵化期为30天。雏鸟需要哺育2-3星期,雌鸟于此时会留在巢的附近。幼鸟到了3-4星期大就会离开巢穴,再多1-2星期就可以飞行。大部份雏鸟在换羽后都会留在出生地多几个月。
食物供应是会影响雌鸟生蛋的数量。当食物稀疏时,它们会飞一般距离寻找猎物。
食性
乌林鸮会等待及留意猎物的动静,继而向下俯冲捕猎;它们也会低飞寻找猎物。它们的面盘可以聚合声音,而不对称的耳朵也可以帮助猎物定位。在繁殖期,它们主要在晚间及近暮晨猎食;其他时份它们主要会在夜间猎食。它们的听觉很强,甚至可穿越重达180磅积雪,定位雪下移动的猎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啮齿目,尤其是田鼠。还包括野兔、鼹鼠、鼩鼱科、鼬鼠、鸫科、松鸡科、灰噪鸦、小鹰及鸭。有时,乌林鸮雏鸟及幼鸟有时也会成为棕熊、渔貂、大鹰及苍鹰的猎物,但这些情况极少;而成鸟则会是雕鸮属及猞猁属的猎物。
乌林鸮平时较为寂静。当与地盘或与雏鸟交谈时才会发声。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