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红翅黑鹂

红翅黑鹂

时间:2014-12-18 13:58|查看:1988|评论:0|字体: 繁体

红翅黑鹂

 

雄鸟

 

红翅黑鹂

 

雌鸟

 

红翅黑鹂(学名:Agelaius phoeniceus,英文名:Red-winged blackbird),亦作红翅乌鸫、美洲红翼鸫,是黑鹂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分有多个族群,北部的族群在冬季飞往南部过冬,此外在萨尔瓦多西部、洪都拉斯西北部和哥斯达黎加西北部有独立的族群。数量极多,是北美洲数量最多的陆禽,学者对这种鸟也有极为透彻的研究。红翅黑鹂的两性异形特征十分明显,雄性通体黑色、有红色的肩部和黄色色带,雌性通体深褐色,无其他明显特征。红翅黑鹂是杂食动物,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无危(IUCN 3.1)

 

分类

 

红翅黑鹂是黑鹂属(Agelaius)下的十一个种之一,而该属所在的拟黄鹂科(Icteridae)下所有生物均只生活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卡尔·林奈在《自然系统》中将其学名定为Oriolus phoeniceus,但后来在1816年由路易·让·皮埃尔·维埃洛特移入黑鹂属。其属名来自古希腊语的拉丁转写词agelaios,意思是“一群中的”,种加词phoeniceus来自拉丁语,意思是“深红色”。

 

红翅黑鹂有多个亚种,大多数看起来极为相似。只有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中部的A. p. gubernator之间色彩区别明显。实际上它们与红翅黑鹂的关系还存疑。

 

描述

 

红翅黑鹂

 

膀鲜艳的羽色是红翅黑鹂的特征

 

其常用名来自雄性的黑色羽毛和红色肩部,后者无论是飞行中还是栖息使都很明显。除去有三色黑鹂的美国西部以外,红翅黑鹂在大多数地区都很容易辨认。雌性通体黑褐色,羽毛并不鲜艳。雌性比雄性小,雌性体长17~18厘米(6.7~7.1英寸)、重约41.5克(1.46盎司),雄性体长22~24厘米(8.7~9.4英寸)、重约64克(2.3盎司)[11]。最小的雌性个体体重低至29克(1.0盎司),最重的雄性可达82克(2.9盎司)。翅膀长度8.1~14.4厘米(3.2~5.7英寸),尾巴长6.1~10.9厘米(2.4~4.3英寸),嘴峰长1.3~3.2厘米(0.51~1.26英寸),跗骨长2.1厘米(0.83英寸)。两性的喙都很尖锐,连同眼睛、跗蹠在内均是黑色的。

 

幼鸟羽毛和成年雌性相似,但下半身更浅,且羽毛边缘呈浅黄色。红翅黑鹂有多种声音,一种是发音像是用喉音发出的“check”、一种是含糊的哨子样的“terrr-eeee”。雄性在展示羽毛时会发出尖厉的“oak-a-lee”声。雌性也会歌唱,一般声音类似“chit chit chit chit chit chit cheer teer teer teerr”。

 

红翅黑鹂

 

红翅黑鹂分布图     繁殖区     过冬区     留栖性(不迁徙)族群

 

分布

 

红翅黑鹂自阿拉斯加南部到尤卡坦半岛、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到加拿大东部都有分布。加拿大等北部地区是繁殖区,这些地区的红翅黑鹂都是候鸟,而南部则大多是留鸟。每年九月到十月间是迁徙季节,但有时八月也会出现红翅黑鹂迁徙的迹象。

 

红翅黑鹂生活在开阔的草地上,尤其偏爱湿地,这其中又以生长香蒲之地为最。不过在草原和荒废地上也常能找到它们。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