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两栖,鱼类及其它 > 食蚊鱼

食蚊鱼

时间:2014-12-23 07:50|查看:1452|评论:0|字体: 繁体

食蚊鱼

 

食蚊鱼,为辐鳍鱼纲鲤齿目鲤齿亚目花鳉科的初级性淡水鱼或次级性淡水鱼。又称柳条鱼,大肚鱼,山坑鱼,大眼叮当,白头婆,大肚掴等。未予评估(IUCN 3.1)

 

分布

 

本鱼原产美国东南部、墨西哥及古巴,现已引进世界各国。

 

特征

 

本鱼体长形,略侧扁,体色为金中带绿色,腹部明显鼓胀,雄鱼有长长的生殖孔,而雌鱼臀鳍为扇形,长15.5至37.5毫米。齿细小,吻尖,眼大,无侧线,属于卵胎生鱼类。背鳍软条7至9枚;臀鳍软条9至10枚。

 

生态

 

本鱼常见于植物生长的池塘与湖,溪流的滞水区与静止的水潭或半咸水水域。属杂食性,以浮游动物、小的昆虫与碎屑为食,因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虫有一定作用,耐污染,适应力强,繁殖能力高,而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作灭蚊用途。

 

入侵种

 

食蚊鱼与各地原生鱼类进行竞争,破坏生态平衡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种。

 

早期香港为控制蚊患而引入食蚊鱼,但它们却同时与本地原生物种竞争食物和生境。食蚊鱼与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 及林氏细鲫(Aphyocypris lini)竞争食物和生境,甚至捕食其他鱼类的卵和卢文氏树蛙(Philautus romeri)的蝌蚪,危及原生物种的生存。现在香港只有少数淡水生境未有发现食蚊鱼。

 

台湾因早年食物缺乏而大量补抓青鳉鱼食用,造成蚊虫繁殖疾病流行,因此约于1913年引入食蚊鱼,现已普遍繁衍于全岛的淡水生境,而食蚊鱼的大量繁衍已造成卵生的青鳉鱼逐渐减少。中国亦于1924年从台湾引入食蚊鱼。日本在1916年之前也通过台湾引入食蚊鱼。

 

澳洲,食蚊鱼对当地的鱼和青蛙造成了的巨大竞争,例如被认为造成布里斯班附近的亚热带河流中彩虹鱼的绝种。

 

食蚊鱼也导致约旦和以色列的约旦墨头鱼(Garra ghorensis)数量大幅下降。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