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鹬
翘嘴鹬(学名:Xenus cinereus),春秋两季迁徙横过中国东部和南部,在香港通常见于春季。夏季上体灰褐色,具细窄的黑色羽干纹;肩部黑色羽轴纹较宽,在两肩形成一条显著的黑色纵带。虹膜褐色,嘴橙黄色,尖端黑色。脚较短,橙黄色。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翘嘴鹬夏季上体灰褐色,具细窄的黑色羽干纹;肩部黑色羽轴纹较宽,在两肩形成一条显著的黑色纵带。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色,腰、尾上覆羽和尾较背和肩部淡,多呈淡灰色,具白色尖端。外侧尾羽白色。最长的尾上覆羽具黑色横斑。翅上中覆羽灰褐色,微杂白色斑点,小覆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和覆羽黑色,内侧4枚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尖端。次级飞羽黑褐色,具宽阔的白色尖端,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下体白色,胸和胸两侧具细的褐色纵纹。翅下覆羽白色,小翅覆羽中部灰褐色。冬羽上体淡褐色或沙灰色,具细的暗色羽干纹。肩部黑色纵带消失,胸斑较淡,微具不明显的纵纹,其余似夏羽。
虹膜褐色,嘴橙黄色,尖端黑色。脚较短,橙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63一109克,体长220一250毫米。嘴峰41—54毫米;翅122—140毫米;尾46—58毫米;跗跖25~30毫米。
栖息环境
繁殖期主要栖息和活动于北极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的河流、湖泊和水塘岸边,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岛屿、海滩礁石、河口沙滩和泥地上,有时也出现于内陆湖泊、大的河流和邻近沼泽地上。
分布范围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于东非、波斯湾、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台湾。迁徙期间见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东部沿海和新疆天山,南至海南岛一带。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行走迅速,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沙滩上边走边觅食。
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分散单独觅食,但休息时常聚集在一起。主要在水边浅水处或水边沙滩与泥地上追捕水表面和地上的动物食物,但有时也将嘴伸到水下,通过嘴在水下像扫帚一样的左右来回扫动探觅食物。
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越冬于台湾省。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月迁经中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带。营巢于森林中的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塘岸边,以及开阔的湖滨沙滩和小岛上。通常置巢于离水不远的干燥地方。多在草丛或灌丛掩盖下,有时也置巢于开阔地方。巢甚简陋。主要是地上的一个小浅坑,内垫有枯草、松针和少许树皮。有的无内垫物。每窝产卵4枚,偶尔3枚和5枚。卵的颜色为灰色或桂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3—43×24一28毫米。
种群现状
野外数量不普遍,应该严格保护。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