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学名:Microhierax melanoleucos)为隼科小隼属的鸟类。雌鸟体长约20厘米;上体包括两翼和尾部都为辉黑色,但飞羽和羽尾的内羽瓣密布白斑,外羽瓣只具有稀疏小白斑;下体全部近似纯白色。
外形特征
雌鸟体长约20厘米;上体包括两翼和尾部都为辉黑色,但飞羽和羽尾的内羽瓣密布白斑,外羽瓣只具有稀疏小白斑;下体全部近似纯白色。羽色与红腿小隼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下体。头部和整个上体,包括两翅都是蓝黑色,前额有一条白色的细线,沿眼先往眼上与白色眉纹汇合,再往后延伸与颈部前侧的白色下体相汇合,颊部、颏部、喉部和整个下体为白色。尾羽也是黑色,只有外侧尾羽的内缘具有白色的横斑。虹膜亮褐色,嘴暗石板蓝色或黑色,脚和趾暗褐色或黑色。
栖息环境
白腿小隼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落叶森林和林缘地区,尤其是以林内开阔草地和河谷地带,也常出现在山脚和邻近的开阔平原。
生活习性
常成群或单个栖息在山坡高大的乔木树冠顶枝上。主要以昆虫、小鸟和鼠类等为食,常栖息在高大树木上或成圈地在空中飞翔寻觅食物,如果是昆虫,发现后就即刻捕食,如果是小鸟、蛙等较大的食物,则带到栖息地后再吃。
分布范围
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见于平原或有树的低山以及筑巢于树洞。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啄木鸟废弃的洞中。巢的底部铺垫有昆虫的碎片。每窝产卵3—4枚。
国内已经开始尝试人工繁殖并取得了成功,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由于其食性与固定繁殖季节,所以人工饲养环境下数量无法提升。
保护级别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