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胸鹨
粉红胸鹨(学名:Anthus roseatus)为鹡鸰科鹨属的鸟类。分布于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缅甸、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陕西、山西、河北、海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以及最高可达海拔4200-4500米的草甸、灌木丛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无危(IUCN 3.1)
物种特征
粉红胸鹨体眉纹显著。繁殖期下体粉红而几无纵纹,眉纹粉红。非繁殖期粉皮黄色的粗眉线明显,背灰而具黑色粗纵纹,胸及两胁具浓密的黑色点斑或纵纹。上体橄榄灰色或绿褐色;头顶和背具明显的黑褐色纵纹,头部纵纹较细窄,背部纵纹较宽粗,腰和尾上覆羽无纵纹、纯橄榄灰色。肩羽具褐白色狭缘,最外侧一对尾羽端部具较大的楔状白斑;两翼暗褐色,各心均具灰白色海藻橄榄绿色羽缘,大和中覆羽端橄榄灰白色,并形成两道翼斑;眉纹白色沾粉红,头侧暗灰色;自颏至胸部淡灰葡萄红色;下体余部乳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黄褐色的;胸和两胁具深色纵纹,腋羽柠檬黄色。后爪较直、长约12cm。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色较淡,呈角褐色;跗蹠和趾褐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冬至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带。繁殖从中国新疆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东至山西及河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迁越冬至西藏东南部、云南。有迷鸟至海南岛。
中国西宁、民和、贵南、循化、门源、祁连、河南、吉迈、希里沟、青海湖、天峻;见于新疆、甘肃、四川及西藏等地。
生活习性
甚常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比多数鹨姿势较平。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丛、草原、河谷地带,最高可分布到海拔4200-4500米的草甸、灌丛地带。多成对或10几只小群活,性活跃,不停地在地上或灌丛中觅食。食物主要为有鞘翅目昆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昆虫,兼食一些植物性种子。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及林间空地,河边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泽或水域附近草地和农田地边营巢。巢多置于草丛旁或草丛中地上凹坑内,借助草丛的掩护一般不易发现。巢呈杯状,垫以兽毛、羽毛、枯草叶、枯草茎。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