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褐头鹪莺

褐头鹪莺

时间:2015-1-22 18:08|查看:1086|评论:0|字体: 繁体

褐头鹪莺

 

褐头鹪莺(学名:Prinia subflava)为鹟科鹪莺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塞内加尔。

 

小型鸟类,体长11~14厘米。夏羽上体灰褐色,头顶较深,额沾棕,具一短的棕白色眉纹,飞羽褐色,羽缘红棕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依次向中央尾羽明显缩短、灰褐色具不明显的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淡皮黄白色。冬羽尾较长,上体红棕褐色,下体淡棕色。

 

褐头鹪莺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亦见成小群。多在灌木下部和草丛中跳跃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一般除受惊后急速从草丛中飞起外,其他时候很少飞翔,特别是很少做长距离飞行,通常起飞后飞不多远又落入附近草丛中,飞行呈波浪式。叫声单调、清脆,其声似“ze~ze~”,繁殖期间雄鸟亦常站在高的灌木枝头鸣唱。

 

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甲虫、蚂蚁等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少量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褐头鹪莺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在四川发现的6个巢,其中5个为囊状,1个为深杯形。囊状巢主要由巴茅叶丝编织而成,巢口位于上侧方,通常筑在巴茅草丛和小麦丛间,距地高0.5~1.0米,巢外径6~7厘米,内径3~5厘米,高9~14厘米,深5~7.5厘米。杯形巢亦筑在小麦丛间,距地高0.5米,巢用纤维、毛茛科植物种毛和蛛丝构成,外砌以小麦叶片,巢外径6.5厘米,内径5厘米,高7厘米,深5厘米。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绿色和亮蓝色沾黄,被有稀疏的红褐色或赭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13.7~16mm×11~12.8mm,平均14.8m×11.5mm。孵卵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1~12天。

 

褐头鹪莺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但在原产地局部区域较常见(del Hoyo et al. 2006)。部褐头鹟莺在中国种群数量较丰富。

 

褐头鹪莺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极广。原生种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中部成都、灌县、雅安、邛崃、金堂、峨眉、南充、东部万县、东南部秀山、彭水、南川、重庆、南部合川、宜宾、屏山、西南部西昌、米易、盐源、布拖,贵州北部赤水、西南部兴义、安龙、南部罗甸、东南部榕江,云南西北部、丽江、贡山、西部腾冲、盈江、保山、大理、耿马、西南部澜沧、西双版纳、南部墨江、元阳、东南部蒙自、马关、东部寻甸、东北部永善、巧家、北部永仁、中部昆明、景东,以及广西、广东、香港、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海南岛和台湾等地。

 

褐头鹪莺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亚种

 

褐头鹪莺华南亚种(学名:Prinia subflava extensicaud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褐头鹪莺台湾亚种(学名:Prinia subflava flanirostris),(英文名:Tawny Prinia),(俗名:台灣鷦鶯、眉羽團扇鷦鶯)。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