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上)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中) 暂无在线资源,请进入页末下载观看~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下)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2017) 导演: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编剧: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主演: 塔-内西·科茨 / 埃尔维斯·考斯特罗 / 理查德·道金斯 / 帕蒂·史密斯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7-09-13(纽约) 片长: 197分钟(威尼斯电影节) / 206分钟 又名: 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港) IMDb链接: tt6209282 《纽约图书馆》将观众带到了世界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的幕后,这个图书馆是一个包容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平台,每年接待1800万读者,线上访客3200万人。在曼哈顿、布朗克斯、斯坦顿岛地区散布着92个图书馆分部,致力于为这个复杂而繁华的大都市的所有居民提供资源。影片审视了这个传奇机构是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适应数字化革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是多面的,从位于第五大道的庄严宏伟的总部到分布在城区的各个分部,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和目标群体。图书馆的功能远不止借书,而纽约公共图书馆通过讲座、社区工作、为孩子而设的工作坊以及为找工作的人而设的培训课程,造福所有人。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图书馆是如何用书、音乐会、讲座、课程等多种方式教化读者,激发学习兴趣、传播知识并巩固社区联系。 获奖情况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7)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第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2017)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22届金卫星奖 (2018) 电影部门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52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2018) 最佳纪录片(提名)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7)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21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2017) 一部纪录片补完一整年的阅读量 身为当今的纪录片大师,美国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才在2014年获得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却一点也没有结束创作生涯的迹象。怀斯曼于去年推出的《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再度是长达三个钟头的钜作,而惊人的知识密度以及尖锐的政治批判也丝毫不减——年逾八十的怀斯曼导演确实老当益壮。 作为怀斯曼的最新作品,《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显然能够置于一直以来的创作脉络中,沿续的是导演对于美国公共机构的关注。这一系列作品几乎可以构成一张地图,包括《高中》、《医院》、《中央公园》、《动物园》、《州立法院》……等等。然而,《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又不单单是系列当中的一块拼图,因为“图书馆”这个场所反而更像是这本地图册的缩影。的确,怀斯曼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创作意图,以及天罗地网一般的素材蒐集(一部影片就有上百个小时的影像素材),无不令人联想到图书馆的巨型数据库。这样看来,《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一片或许可以视为怀斯曼风格的最佳写照,也不妨作为亲近这位大导演的入口。 话虽如此,没有心理准备的观众应该很难不被这部重量级电影给压垮。本片以197分钟的篇幅凝聚了庞大的资讯,非常扎实,也非常难消化。由于图书馆本身就已经是传达知识的场所,片中的多数场景也就是馆内的研习会、工作坊或小组讨论,三个小时下来简直像是接连不断的超长课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导演对于观众素质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观众不只是戏院里的我们,更包括那些来到图书馆的民众。片中,那些演讲或讨论都是针对在场的听众——譬如一个非裔演讲者对台下的同胞发言——而摄影机仅仅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很罕见地没有“访谈”的部分,全片都是以“侧拍”为主。片中不会有图书馆员面对镜头进行解说,而我们看到的全是台上与台下的交流。换句话说,本片不打算让观众停留在“接受资讯”的被动状态,反而要求我们去注意到资讯“传达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关系;要考虑的不只是本片“说了什么”,更是“谁在说话”以及“谁在听话”。 这些问题也正是图书馆的意义所在。我们看到,图书馆并非收纳书籍的大仓库,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资讯的场所。除了一般的印刷品之外,纽约公共图书馆还收藏了众多图片以供艺术家使用,而新时代的网络服务更是馆方的努力方向。其他还包括学童的课后辅导、青年的就业博览会或银发族的读书会——各个族群都被包括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内,也统统收录进本片的镜头里。更有一名艺术家为了让人们亲近那些枯燥的经典文学,就在台上以饶舌的方式表演一首现代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然而,图书馆也不单单是一派和平的乐园;相反地,许多沉重的政治话题也在片中被提出。本片最关注的部分当属非裔族群的处境,而一间非裔社区内的小图书馆就相当具有代表性。相较于宽敞豪华的纽约市图,这间社区图书馆虽然显得十分狭小,反倒凝聚了地方的向心力。这间图书馆可以是少年们的避风港,远离街头的风风雨雨;而成年人也在此齐聚一堂,讨论自身族群的历史与现况。其中讨论的教科书问题特别发人深省:众人先是谈到孩子们的教科书如何扭曲非裔移民的历史,对此深感愤慨;不过也有人提到附近的图书中心提供了关于真相的史料,能够导正那些受到误解的史观。即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一间间图书馆足以成为途中的堡垒。 总归而言,《悦读:纽约公共图书馆》看似是一部相当客观的纪录片,但依然表达了导演强烈的政治关怀。虽说全片是以安静的侧拍所构成,却也暗中透过一些线索提出控诉;譬如,图书馆外的街道镜头就屡屡出现一闪而过的消防车或救护车,提示了静谧的图书馆依然不离外界的动荡。由此可见,本片的大量影像也无不经过细心的编辑与处理——虽然极大的密度确实考验著观众的耐力。不过换一个角度想,用一张电影票的票价能够欣赏这么充实的内容,也算是超高的CP值了。大概只有免费的图书馆比这更划算吧? |
纪录片报错
亲,如视频无法播放,很可能是版权受到了限制。
可尝试页末下载资源
↑加交流群,求片报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