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姆 (2004) 导演: 田壮壮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5-11-06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Tea-Horse Road Series: Delamu / 茶马古道-德拉姆 IMDb链接: tt0416634 《茶马古道·德拉姆》是中国导演田壮壮执导的一部纪录片。影片记录了茶马古道怒江流域段的马帮及其在次区域内的居民的生活状况,自然风光。该纪录片使得田壮壮获得首届中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奖。其中德拉姆在藏语中是“平安女仙”的意思。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常年都有运输茶叶、粮食的马队运输到西亚或东南亚等地,所以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与外界沟通的交通路线,与“丝绸之路”齐名。 剧情 影片在不仅介绍茶马古道上的风景和路途的险峻,同时也介绍了沿途居民的生活情况、宗教、个人情感。这些在影片中以采访的形式进行。例如采访一位104岁婆婆卓玛用才,她经历她所生活地区的宗教变化,也讲述了自己与丈夫离开的故事;也采访一个怒族少年为了学次藏语和宗教信仰,无法与女友在一起等。 影片以马夫行走崎岖艰险的“茶马古道”为线索,娓娓道来沿途(重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居民的生活。不卑不亢的原著居民向观众幽幽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广袤高远的天籁之地里的故事。没有旁白去解说,也没有夸张的煽情,一切都在固定镜头质朴的记录下悄然发生又默默结束,自然 而然。正如导演对影片的诠释一样:“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导演田壮壮荣获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 获奖情况 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04) 优秀数字电影奖 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05) 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 田壮壮 通过对"第五代"导演田壮壮2004年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德拉姆>影像分析,以镜像语言、影像视点、"作者电影"为逻辑起点,思考影片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作者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充满着既对生活在茶马古道上人们的生存状态人类学意义上深情关注,又透露出了自身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它让人们以视觉感知的方式看到一般生活在大城市的现代人很难见到的另一番人类生存景象,包括远离现代文明的较原始的生存方式。由此引发人们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等,作出新的深刻反思。 亲爱的田: 昨天我和海伦看了《德拉姆》——我们被你的影片的壮美所震撼。看之前我不知道该期待些什么,因为我对那个地方不了解。你的影片除了是一部诗一般作品之外,更是一部永恒的历史教材,向世界展示了那个地区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融合统一。 影片的音乐、影像祥和的气氛,总之所有的一切,还有那里的人们,令我们深深地感动。 ——马丁·斯科塞斯 2004年5月18日 |
纪录片报错
亲,如视频无法播放,很可能是版权受到了限制。
可尝试页末下载资源
↑加交流群,求片报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