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篇》/勿信视频中广告 我的诗篇 (2015) 导演: 吴飞跃 / 秦晓宇 主演: 陈年喜 / 邬霞 / 乌鸟鸟 / 老井 / 吉克阿优 / 许立志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1-13(中国大陆) / 2018-01-15(中国大陆重映) / 2015-06-17(上海电影节)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The Verse of Us IMDb链接: tt5140556 拍摄者通过互联网寻找到6位工人,有自杀身亡的苹果手机生产工人,有叉车工、爆破工、制衣厂女工、少数民族工人,乃至地下800米深处的矿工。镜头记录下这些工人诗人的劳作、生活、悲欢离合,他们的生命片段中有爱有恨,有悲有喜,有死亡有新生;他们是优秀的诗人,他们用诗书写劳动、吟咏爱情,也用诗抒发悲欣、直面死亡。他们的诗是一个个不平凡的平凡故事,当他们带着自己风格各异、扣人心弦的诗篇在影片中现身,当他们的生命片段汇聚在一起,观众会看到一个个“中国奇迹”和“中国制造”背后的故事、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全新故事。 生活就是艺术,人人皆有诗心。 六名打工者,六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忙碌于幽深的矿井与轰鸣的流水线,饱经人间冷暖,同时将这样的生活化作动人的诗篇。“我的诗篇”就是写给世界的情书,来自地心深处、矿洞尽头、归乡途中、新婚之夜,来自所有诗意照进现实的时刻;而《我的诗篇》则是关于平凡世界与非凡诗意的故事,蕴含着对陌生人最深切的祝福。 获奖情况 第52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5) 金马奖 最佳剪辑(提名) 钟仁波 金马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5) 金爵奖 最佳纪录片 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2015) “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 最佳音效纪录片 “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 年度最佳纪录片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诗人应当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想必多是文人,怀揣一丝柔软而敏感的心境,衣食无忧、又有余力去获得精神的富足。杜甫般的苦难成诗,现在似乎已经不是那么常见。 而在《我的诗篇》中,这些挣扎在社会最辛劳的一批岗位上的人们,把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不满、反抗、倦怠都写进诗里,以一种“非主流”诗人的形象,向着人群,解与不解,都说出来。 这是每个人都认可而感同身受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拍成了片子,就显得特殊。无论是写诗这个行为,还是诗歌背后传达的期待与焦虑,都是每个人所共通的,只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才催生出了不同的形态。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的诗篇》真正的意义应当不止于描摹某一个群体的生存现状,更是要唤起这个阶层之外的人们的关注。如何让艰难的人生得到改善,是每一个活得轻松的人,肩上所背负的自然义务。 希望《我的诗篇》不止于一本诗集,不止于一部纪录片,不止于几个人的故事,和十几分钟的唏嘘。 网友评论: 关乎流离、失根、漂泊与寻找,讲述磨砺、倔强、痛感和执念,无言与字行两相对照,最朴素的生活生发出最入骨入魂的诗性,强烈的真实感与点滴嵌入却力抵千钧的诗意缠绕,镜头与诗作的拥抱也相当灵,如石缝之花流动的殷红血液与跳动脉搏般深沉动情,锋利现实、笔端情愫和影像质感的结合更如诗般直戳心房。 看着看着哭成狗!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没有那种戏感,但这不是戏,他们真实,真实到触及心灵!估摸着票房不会高!但艺术不是用票房衡量的! 纪录片本身好,今天的经历更跌破眼镜!他们的每一句诗都凝聚着无比粗砺的生活经验,而纪录片的作用就是把这种经验曝晒于日光之下。 |
纪录片报错
亲,如视频无法播放,很可能是版权受到了限制。
可尝试页末下载资源
↑加交流群,求片报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