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生态慈善理念助学广告画报评论文苑

搜索

傅果生&雨仁:守在中缅边境的美术老师

公益人物|2013-10-29 23:22

来源:都市时报|7032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做作品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做作品

 

  画一棵生命树

 

  每堂课的开始,傅果生和雨仁都会先跟大家聊天。有一次,画画的主题是“生命树”。傅果生开始和孩子们谈起生命的状态。孩子们坐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俩,一言不发,像在认真思索,又像充满困惑。当傅果生问到“学校里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时,孩子们顿时眼睛一亮,集体回答:大榕树。

 

  每当雨仁说英文时,孩子们便有了发呆的机会:他的头发偏白,眼睛完全是蓝色的,鼻子长得太高了,可是个子不怎么高……只有等到雨仁讲完了,傅果生帮他翻译时,孩子们才知道他刚刚说了什么。

 

  “生命树”的主题,是雨仁刻意选择的,他想将此作为礼物,送给这群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孩子。在村里,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小学毕业意味着一次人生的大转折。尽管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每个孩子都得进入中学;查询每所学校的升学率,的确也是所有孩子都去中学报到了,但是中途辍学者甚多。

 

  班养小学校长曾打听了一下学校2008年毕业生的情况,最后发现,20多个孩子中,继续读高中的居然不到5个,绝大多数人初中未毕业就不再上学了。经常可以看到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染着黄发、骑着摩托车在村里穿梭,他们大多在瑞丽的KTV或餐馆里当服务员。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树,无论你们以后做什么,都不要忘记养护自己的生命树,要定期浇水,让阳光照射得到,让树叶、树枝健康生长。”课堂上,面对着一双双黝黑的眼睛,傅果生说。

 

  这是她发自内心的、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希望。她亲眼目睹孩子们的父辈参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冒险,甘冒涉身毒品和艾滋病的风险。一阵扫荡过后,精神涣散、百病重生的社区,面临长时间的精神修复。

 

  傅果生仍能清楚地记得,幼年时大街上随处可见预防艾滋病和禁毒的宣传画,以及被判死刑的毒贩名单。毒品亦侵入她的家庭,上世纪90年代末她去北京读书后,每次回乡,总能听到亲朋好友吸毒的消息。

 

  研究生时,她选择了民族学。2004-2006年,她用两年的寒暑假时间返回云南,在景颇社区做田野调查。此时的她,才真正直面毒品对这一社区造成的深刻影响。

 

  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04年,班养村景颇寨有16人死于吸毒。那时全寨40户人家中,有58人曾经或正在吸毒,吸毒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班养小学明校长回忆,当时他20多岁,寨子里和他一样大的年轻人吸毒非常普遍。村里的老人回忆,最严重时,村子里每天都能看到葬礼。

 

  毒品直接伤害着身边的亲人!一种使命感在傅果生的内心滋长。她的硕士毕业论文是以班养为例,研究毒品在这个“失神”的社区造成的侵害,思考社区文化的重建。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