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灵长类动物社交行为:朋友多好存活

  • 5200人参与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
  • 分享到:
loading...

图集简介:

人类是一种社会型动物,人们相互之间会进行互动和合作以达成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目的。然而研究已经明确显示人类并非灵长类中唯一一类这样做的物种,我们的其它近亲显然也有类似的行为。

相关图集推荐:

    在经历了严酷的冬季之后,厚厚的积雪阻隔了食物来源,导致饥荒蔓延。北非摩洛哥短尾猿族群中原有的47只成年成员中仅有17只存活了下来。研究显示那些拥有最广泛社交关系的成员最可能存活下来,这可能与它们能够获得更多来自“朋友”的帮助有关。     人类是一种社会型动物,人们相互之间会进行互动和合作以达成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目的。然而研究已经明确显示人类并非灵长类中唯一一类这样做的物种,我们的其它近亲显然也有类似的行为。     让成年人之间相互合作不太容易,但我们的一种近亲:黑长尾猴却能然我们为此感到脸红。在今年3月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人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这一实验需要占据统治阶级的以及那些的等级较低的成员相互合作,结果这种灵长类动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性。     或许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们也同样能感受到维持紧密社会关系带来的利益,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后代的存活率。科学家们勾勒出一个恒河猴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果发现那些好交际的恒河猴拥有更多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而孤独者则会越来越被孤立。     当面临危险环境时黑冠猕猴会首先寻求朋友的帮助而非自己的家人,根据个体成员之间相处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各自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密程度。研究发现当它们的朋友发出一个信号,它们会迅速做出反应。尽管这一举动可能并不太引人注意,但这对于逃离危险境地,或者找到食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处于紧张状态的狒狒或许只需要几个伙伴的陪伴就能逐渐安静下来。一个研究组分析了从2001~2007年之间对45只雌性狒狒的研究数据,结果发现那些拥有更多社交关系的个体的应激荷尔蒙水平较低。     今年年初,科学家们对松鼠猴开展了一项实验,其目的旨在观察一种新习得的技能是否能在其族群中传播。结果发现那些拥有更广泛社交联系的成员能够更容易的跟上猴群中的最新潮流,并学会最新出现的技能。     科学家们对6种不同的狐猴种类进行了研究,方法是考察它们在社会认知技巧方面的能力。结果发现那些生活在较大群体中的狐猴相比那些生活群体较小显著拥有程度更高的社会认知能力。科学家测试它们:从研究人员手中偷走食物。结果发现那些更社会化的狐猴的偷窃成功率往往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