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物语网
标题: 佛学入门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06 标题: 佛学入门
序
本《佛学入门》的内容取自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所編著之《佛学入门手册》与《太虚大师丛书》及净空大师《认识佛教》中之部份内容,加上李炳南菩萨所編著之《佛学十四讲》及方伦菩萨所编之《佛学教本》中之部份资料,再加以重新整编、打字排版,经邱淑真居士细心的校对,字体清晰,容易明了,希望能帮助初学者学习佛法。敬此谢忱。
本书的内容,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明佛教的缘起。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勉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用功修行的纲领。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是说明佛法的演化及传入中国的因缘。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讲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觉悟的人生,非消极、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第四十二章是介绍与本书有关之简易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以上的分类,希望能协助初学佛者认识佛教,正确的入佛法之门,更盼一切有情,同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
佛陀教育基金会董事 简丰文
序于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编辑:admin)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12
(一)释迦牟尼佛简史
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明佛教的缘起
一、释迦太子诞生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了十个月,便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太子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注】
1、阿私陀—为信奉婆罗门教之修士,当悉达多太子未降生前,彼在禅定境界中现出天女预备为太子降生时散花之瑞相。
2、转轮圣王—为世界第一有福之人。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而不修出世慧业,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二、幼年及少年时代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时,父亲就令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个名叫罗侯罗的儿子。当罗侯罗出生时,太子叹气道:‘罗侯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铐锁住了父亲的颈项。
净饭王很爱太子,希望他继承王位,所以特别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著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太子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注】
1、五明:
(1)语文学的声明。
(2)工艺学的工巧明。
(3)医药学的医方明。
(4)论理学的因明。
(5)宗教学的内明。
2、四吠陀:(吠陀梵文VEDA,是明智的意思。)
(1)梨俱吠陀—宗教的赞歌。
(2)沙磨吠陀—祭祀仪式的颂文。
(3)夜柔吠陀—祭祀仪式的歌词。
(4)阿阇婆吠陀—俗世相传的咒术。
三、出家
悉达多太子,是个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满意。他常想著:‘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难道他们不是人吗?有什么办法,使他们过著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达多太子随著父王,到田野去游玩。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的阳光下晒著,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著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著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便在大树下静静的想著:‘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著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几乎忘记了回宫。
后来他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因此左右思维,知道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且一切众生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悲剧,结果还是向著老、病、死亡的路上走,这悲惨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何去解脱痛苦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尊荣与富乐,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月圆光辉夜里,下了最大的决心,抛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著侍从车匿,骑著犍陟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越过了阿那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与人生的真理。
【注】
1、印度的四阶级:(1)婆罗门,(2)刹帝利,(3)吠舍,(4)首陀罗。
2、阿那玛河(RIVER ANOMA)是一条小河,经过二千多年泥沙的积聚,现在如不下雨,已没有河水。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时经过这河流,沿著河岸前走,又越过这河水南下访道。
四、修行的经过
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在阿那玛河畔,自己剃掉头发,披起袈裟,叫车匿带了冠服白马回宫,车匿哭泣,白马悲鸣,舍不得离开太子。
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了,却看不见太子同来,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回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向旷野前行,进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见那些苦行者,为求生天,而修种种苦行,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恒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于是他向南而行,越过恒河南岸,到了摩竭陀国,就在王舍城中乞食,之后,走向班达峇岩去。频婆娑罗王知道了,特到班达峇岩去访问太子,要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并要让给他王位,和赠送给他半个国土和财物,劝他还俗。太子因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娑罗王非常敬佩,对太子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太子说:‘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于是他向王告辞,朝著苦行林的路径,再去寻找名师了。
太子同五侍从向追求真理的征途前进,访问了当时著名的宗教师阿罗逻迦兰,和郁陀迦罗摩弗;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圆满,不能满足太子的希望,便离开他们,向他处寻访。
太子在尼连禅河近处的宇奴唯拉村(URUVELA)修苦行,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日食麻麦,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后来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苏耶妲(SUJATA)乳糜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随从的五个人,以为他失了道念,就不再跟从他了。于是太子到尼连禅河去洗澡,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最圆满的真理。
五、成道
释迦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时有割草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子即在所铺草座上面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佛经称此座为金刚座)
过了第七日深夜,传说当这时候,太子在禅定中现出魔境扰乱,即摩王波旬,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传说,是说明了太子内心中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众生的问题。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西元前五八八年)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缘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例如我们的躯体是由父母生育为缘,而生命是自己带来的业力为因,我们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业力,所以招感这个身体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么老、病、死,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六、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教化憍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得道后,就成为五比丘。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又有波罗奈国,俱梨迦长者的儿子耶舍,和五十个同伴,一齐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为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接著,佛陀独自到迦耶山上,度化三迦叶兄弟,三迦叶是拜火教的领袖,大哥名优楼频那迦叶,有五百徒众,二弟名伽耶迦叶,有二百五十徒众,三弟名那提迦叶,也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个徒众集体来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声望。
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内的著名异教徒,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因崇拜佛陀所说的缘起真理,联合他们的徒众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成为佛陀转法轮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来皈依佛陀,成为头陀第一,后来佛陀涅槃,他就承受了佛陀的遗钵。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在憍萨罗国舍卫城建筑祇园精舍,献给佛陀作为说法道场,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为宏大。是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憍萨罗的国王波斯匿和皇后末利夫人,也都来皈依佛陀,成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
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祖国探望年老的父亲。姨母波阇波提,和阿难陀等几个堂弟及罗侯罗,也信佛,后来都出了家。当净饭王高龄九十三岁那一年,已是病重垂危,佛陀特再回国为父王临终说法,送终扶棺,布施财物,表示孝敬。
佛陀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针缝补。释迦族和拘利族争水,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方法。
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去传播中道的真理,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法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
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社会的每一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济度众生的伟大表现。
【注】
1、优婆塞—近事男,即在家受五戒男居士。
2、优波夷—近事女,即在家受五戒女居士。
3、头陀—即苦行。
4、耶舍皈依佛陀的因缘—耶舍是迦尸城俱梨迦长者儿子,他过著富乐的生活,但因沉迷酒色,困扰不安。在一次的豪华宴会散席后,他已喝醉,回室就寝,半夜做了恶梦,惊醒后,走出室外,看见他私爱的舞女同一音乐师正在戏弄,因此怒火燃烧,神经错乱,便离开家庭,一路盲目狂奔,直到黎明,走近鹿野苑河边,遇佛叫苦,得佛陀的法音施慰,才恢复精神安定。由此因缘,他及父母均皈依佛陀。不久,耶舍出家,其朋友五十人亦来随佛出家。
5、佛陀度化三迦叶兄弟—佛陀到伽耶山先度化优楼频那迦叶。此山上有一火龙窟,龙常害人,诸外道不敢近龙,佛却向优楼频那迦叶借宿龙窟,于翌日往视,见佛已将火龙降伏,遂敬信皈投佛前,与其五百徒众皆闻法证果。于是将外道所用之物,弃于江中,逐流而下。伽耶、那提住江之下游,见而惊异,恐其兄为人所害,率弟子往探,因亦见佛闻法出家。其徒众各有二百五十人亦出家。
6、佛陀度化频婆娑罗王—佛陀带三迦叶兄弟及其徒众千人往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他,与其后韦提夫人及文武官员均皈依佛陀,佛陀特为他们说五法:
(1)、布施—分配自己所有的财物作为自利利他,尤其施舍功德能得福报,获富贵。
(2)、持戒—要修持身、口、意三业清净。
(3)、果报—说明布施、持戒的功德能生天。
(4)、恶因—说明贪欲作恶,不能脱苦。
(5)、修行—要修戒定慧三学,才能达到离苦得乐。
7、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华言鹙鹭,‘弗’言子,因其母眼似□鹭,故被称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为身子。初为外道,于途中见马胜比丘,闻因缘法理,便约其好友目犍连跟佛出家。舍利弗与目犍连为佛门二大弟子,先佛入灭。
8、摩诃迦叶—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未出家时,家境富裕,因宿世善根,早发愿修道,虽其父母为彼娶美女为妻,却与妻同约为名义夫妇,于竹林精舍闻佛说法,佛陀为其皈依后,修持头陀苦行,成为头陀第一。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
9、须达多长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他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当他到王舍城访友时,特地去拜见佛陀,请佛到舍卫城去宣讲佛法,特向只陀太子购花园,建筑祇园精舍供养佛陀为说法道场。因只陀太子赠送花园内的树木,故祇园精舍又名祇树给孤独园。
10、波斯匿王皈依佛陀—憍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知道他的太子只陀把首都舍卫城的花园卖给须达多长者,建筑祇园精舍供养佛陀,早已对佛陀仰慕。有一天带领百官大臣到精舍来拜见佛陀,波斯匿王说:‘听说你是一位大觉悟的佛陀,故特来拜见。但我觉得有许多修道者,长年在深山丛林中修行,直到衰老之年,尚不能觉悟,你是这么年轻,怎能得到正觉呢?’佛陀回答:世界上有四事不可轻视。即:
(1)、年幼的王子—是将来统治国家的大王。
(2)、初生的小龙—是未来的大龙。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年青的僧侣—只要心能清净,守护道业,弘法利生,不论老幼贵贱,都能得到正觉。故以上四事,实不可轻视。
佛陀又向波斯匿王宣说佛性平等,人人只要修善断恶,转迷为悟,皆可成佛。王听后,非常信服,便皈依佛陀,成为佛教忠诚的大护法。
11、佛陀回国诸王子出家—阿难陀、提婆达多、阿那律、跋提、婆娑诸王子跟佛出家。佛陀的亲弟难陀,儿子罗侯罗也先后跟佛出家。
12、阿难陀—华译庆喜,相貌庄严,记忆力很强,侍佛二十五年,多闻第一。
七、涅槃(圆寂)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槃。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属铁匠)名纯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于是复步行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佛陀就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之处,作他入灭的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位外道名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成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著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侯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覆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著:
1·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4·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泪,佛陀像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著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就在这年(西元前五四三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从容安静的涅槃了。
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注】
1、梵语涅槃,华译圆寂,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
2、梵语舍利,华译灵骨,或坚固子,是修戒定慧的功德结晶而成的。
八、最圆满的真理
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这就叫做‘佛法’。
佛陀成道以后,到涅槃以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
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槃的那年(即佛涅槃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编辑起来;先由持戒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的结集。
后来,又经过几次的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我国翻译的佛经,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总名大藏经,在世界文化上,是极有价值的文献。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之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舍己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弘扬佛法,将可转娑婆为极乐。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14
(二)释尊八相示现
八相示现是佛陀一代的史迹,简述于下:
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陀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即时间、地点、国家,家庭及父母,然后下降人间。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降入母胎。
三、出生—西元前六二三年五月月圆日,在蓝毗尼园,从摩耶夫人右胁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岁,观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脱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五、降魔—在尼连禅河附近的苦行林,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六、成道—西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卅五岁。(成道地即现在印度的菩提迦耶)
七、转法轮—成道后四十五年间说法度生。
八、入涅槃—世寿八十,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示入涅槃。
因果经中关于佛陀宿世传说:
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归依于佛,并买得五茎莲华,以供养佛。时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见燃灯佛来,因地浊湿,善慧便将己身所穿的鹿皮衣,铺在地上,又将头上的头发,再铺上去,待佛走过。于是燃灯佛更授记善慧说:‘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诸众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萨行。从此又经过了若干时劫,迦叶佛时,善慧菩萨功行圆满,命终生兜率天。
按:兜率天乃是欲界的空居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乃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乐无穷,内院乃是位登补处,将欲继承佛位的菩萨住的。菩萨修功圆满,尽此一生,便可成佛,因此又名为一生补处。善慧菩萨已登补处,在此天中,为诸天众,演说妙法。嗣因观诸众生的根性已熟,时机已至,便下生人间,成就佛道。
当菩萨从兜率天,下降人间时,诸天侍从,放大光明,菩萨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威神巍巍,于明星出现时,降入母胎,应现于世。这便是八相中的一二两相的故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17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种族姓,四种姓,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
一、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乔达摩是佛陀家族的姓,可简称乔达摩,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姓。也有把‘GOTAMA’译为瞿昙。
二、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佛成道后的圣号尊称为释迦牟尼佛。这是以释迦种族为姓,不用家族的乔达摩为姓。故说‘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三、释迦牟尼是属于古印度四种姓(或称四姓,即四阶级)的第二阶级刹帝利王族。
四、如以世界民族之分布来说,当西元前二千多年时,雅利安族侵入印度,征服了印度原始民族达拉维甸人,到定居后所建立的国家,是属于雅利安民族,故释迦牟尼佛是属于雅利安民族。
五、古印度的四姓(四阶级)最高贵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国事,也有特权。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他们的任务是耕种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首陀罗,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说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证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悲平等,故当时能折服婆罗门教徒,来皈依佛教。
【注】
1、释迦牟尼佛的父系
附件: 1.jpg (2011-12-7 11:17, 206.02 KB) / 下载次数 760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HwzN2I2YWVhN3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18
(四)佛陀的圣号释译
悉达多乔达摩太子成道后,圣号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佛的名,译义‘寂默’。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他的智慧高深最胜,有自利的功能。
佛:梵语称为佛陀耶(BUDDHA),意思是觉者,是先知先觉的圣者。这觉者有三义: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大圣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20
(五)印度佛教圣地
印度佛教圣地说明:
一、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二、蓝毗尼园是佛陀的诞生地。
三、菩提迦耶是佛陀的成道地。
四、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转法轮地。佛陀对憍陈如等说四谛法,在教史上称这次所说的法,叫做转法轮经(PRAVARTA SUTRA)。憍陈如等五人闻佛说法悟道,是教史上最初的五比丘,亦即有僧伽的开始。
五、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建筑竹林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教史上最早的一座大寺院。
六、舍卫城是憍萨罗国的都城。须达多长者在此建立祇园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教史上第二座大寺院。
七、拘尸那拉城即拘尸那拉国的都城,是佛陀的涅槃地。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娑罗双树间涅槃,拘尸那拉国的国王摩罗斯(THE KING OF THE MALLAS OF KUSINARA)及高僧料理佛陀的遗体,在城东举行焚化。
八、佛涅槃后,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上首,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举行第一次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
九、现在印度佛教四圣地的建筑纪念物:
1·蓝毗尼园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
2·菩提迦耶有金刚大塔(又称大菩提塔)。
3·鹿野苑有转法轮塔。
4·拘尸那拉城有涅槃塔。
附件: 3.jpg (2011-12-7 11:20, 81.96 KB) / 下载次数 715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nw0NWJkMjBiYn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21
(六)佛历与佛旗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西元一九五零年,在锡兰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一、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圆日。
二、佛陀出家时是二十九岁,成道时是三十五岁;即西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三、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西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四、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起。
佛历计算的方法:即将佛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减去佛寿八十岁,即得五四三为佛涅槃年数(佛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再将五四三年加今年西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一五年。但到今年佛诞起,应增加一年,故今年一九七二年佛诞后的佛历是二五一六年。计算佛历方法,依此类推。
如计算佛陀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应将佛降生时在西元前六二三年,再加今年西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九五年,但到今年庆祝佛诞日,再加一年,已有二五九六年。
又在这次会议,讨论关于佛教旗帜的规定:即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来制成佛旗:1·蓝色,2·黄色,3·红色,4·白色,5·橙色,6·前五色混合色。如图:
佛教旗帜图
附件: 4.jpg (2011-12-7 11:23, 12.21 KB) / 下载次数 735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3wwMmViOTliN3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24
(七)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卫塞(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个名叫‘卫塞迦’(Vaisakha)的单称。佛教徒指‘卫塞’不是指哪一个月,是指一天,是神圣五月月圆日的那一天(农历四月十五日),所以卫塞是月圆日的意思。
当西元一九六七年九月,世界佛教友谊会在泰国的曼谷举行理事会议,议决原订的卫塞节,改为‘佛陀日’(Buddha Day)西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世友会在大马吉隆坡及槟城举行第九届大会,复决通过卫塞节改为‘佛陀日’(如习惯用卫塞节仍可沿用),如是佛陀日乃示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光辉,照耀全球,发扬慈悲平等教义,倡导世界和平,其意义更明达切合了。
大多数的假日或圣节,只纪念某一事,有时候是某人诞辰,或一国的独立日,或战胜纪功日,卫塞节或佛陀日,不仅纪念一事,而是三件事,佛陀一生中三大事—降生、成道、涅槃的一代史迹纪念日。因佛陀降生、成道、涅槃,都在阳历五月月圆日(The Full Moon Of May)也称三期同一庆。
但有人称做‘花节’,因佛在蓝毗尼园出世,传说那时天上散下许多香花;涅槃时天上也散花。这天我们常在佛像前供花或香水佳果等,无论供什么礼物,只是表示对佛的恭敬爱慕罢了。
至于佛教团体组织庆祝卫塞委员会,特别用花车游行,悬挂佛教旗帜,这一切无非是吸引大家对这节日的注意,还有布施诵经等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勿忘圣教。无论怎样繁忙的佛教徒对庆祝佛诞,参加游行等从不放过,而且快乐的、虔诚的参加,这是内心热诚的透露,很自然的表现。
在中国是以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而近年以来也有顺应时势改用阳历四月八日者。
【注】
中国人认为佛陀是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元前一0二七年)四月八日诞生。据中国历史记载,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王问群臣,是何原因有此异象,大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大圣人诞生,千年以后教法将传来于此,王令刻石埋于南郊志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1
(八)构成佛教三要素简表
附件: 6.jpg (2011-12-7 11:30, 140.13 KB) / 下载次数 737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OHxiYzdmNmRjOH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2
(九)吾人应有之警觉
从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修行纲领
一、世法无常
先言环境:统观三界之内,整个世间,不论大小精粗,皆随成、住、坏、空,不停变化;由无而有是‘成’,成至饱和是‘住’,随著变坏是‘坏’,坏至于无是‘空’。一般房屋器皿,固然是要成住坏空;就是山岳、溟海,照样也要成住坏空。故沧海数变桑田,桑田亦数变沧海;可见万法无常,决无一物,可为依靠。
又,一切有情世间,不论贫贱富贵,亦必依生、住、异、灭,不断循环;投胎而出是‘生’,渐长而壮是‘住’,老病衰残是‘异’,寿命终了是‘灭’。其仆妾乞丐之流,固然要生住异灭,即王公豪富之辈,也要生住异灭。既死,则或天堂、或地狱、或马腹、或驴胎,莫不随业受生矣,是故有六道轮回,无尽无休。古人云:生死事大,岂不痛哉!是之谓也。
二、人身难得
次言本身:吾人今得人身,此事因缘,甚是宝贵;盖欲出三界,而了生死,必假闻道,修行断证。而六道中,其他五道,皆难修证。譬如天道,耽著乐境,每忽解脱,不思修行;若阿修罗,则宿习多嗔,与道相背,不肯修行;饿鬼众生,则饥火中烧,呼号求食,犹恐不及,不得修行;而畜生道,愚痴昏昧,但知食睡,不识修行;至于地狱,众苦交煎,受罪无间,更是不能修行。唯有人道,虽亦有苦,而道转亲切,易启觉悟;且尚存小安,得获办道,而至证果。故古德曰: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
然欲得人身,却非易事。良以众生投胎之时,赖耶本识(俗称灵魂)昏迷倒惑,循业受生,只见男女交会因缘,而不识其善恶好歹。其中投生人道之数,仅得一二;投生余道之数,恐不止百千万亿。故昔释迦佛说涅槃经,即谓迦叶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印度称手为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故,若舍此人身,想再投生为人,则如高山顶上,胡乱垂线,而能正穿针孔;亦如大海上浮木,浮木上有一孔洞,盲龟伸头,恰入孔洞,其机缘之数,固甚寥寥。且一旦投生余道,不论天鬼地狱,寿数皆甚久远;即畜生道,寿数虽较短促,却恐辗转多生。如昔舍利弗,祇园中所见蚁子,已历七佛,至今九十一劫,仍受蚁身,不得解脱。故经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思之可畏。
三、佛法难闻
再言佛法:吾人所闻佛法,此为真正之宝。盖世间金银财物,只能济身,不能济心,固不可为宝;诸宗教哲学,虽能济心,徒增分别,不得解脱,亦不可为宝。唯有佛法,能破迷启悟,开发真性智慧;令离苦得乐,究竟了脱生死,故名为宝也。
然佛法难闻,闻则须具善根因缘。若生于边地,无人弘扬,则根本不遇;或所遇非真,尤其末法,邪说横行,其中旁门邪道,泾渭分明,尚易分别;更有附佛法外道,鱼目混珠,则难辨识;或虽遇正法,却不能解;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又或解而不信,信为道元,既无信根,道无入处。故皆不可称为闻。必所遇正真,且能解能信,愿乐欲行,乃可称为闻。
四、四马警喻
呜呼!无常迅速,一气不来便成隔世;生死海深,一堕三途万劫难复。吾人何幸而得人身,又何幸而获闻正法;然则,吾人应当如何努力耶?
杂阿含经喻世间有四等马:其第一等,以顾见鞭影,遂知驱驰,而不待鞭之加身;其第二等,亦只要鞭轻著毛尾,则知驱驰;若第三等,则须待鞭杖小侵,方知驱驰;至于第四等,则必待铁锥刺骨伤身,方肯著路。盖警觉有利钝,致马分良莠也。古人云:见到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此其学佛者之良马乎?
诸行无常,不可悠悠终日。古德有偈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愿大家发起心来—修。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3
(十)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教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弟子。要知道一个忠实的佛弟子,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大家记著: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导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即念念不忘至尊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注】
1、三皈依有其表法之意义,即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六祖慧能大师云:皈依佛,佛者觉也,自心皈依佛,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皈依法,法者正也,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皈依僧,僧者净也,自心皈依僧,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此即皈依自性三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4
(十一)佛法总纲
佛陀法药,广说虽有八万四千,简约之则不外三大纲领,曰戒、定、慧,此名三无漏学;以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可说是佛法的本体,若离此三,则非真正佛法。
一、戒即戒律。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需持佛戒律,这是学佛的根本。因为持戒,才能防非止恶,清净三业。三藏经典中,律藏属于戒学,故曰‘律规三业’,规范三业,非戒而何。然戒有禁止与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二、定即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省称,定是梵语‘三昧’译名。禅定要义,在于息虑静缘,内须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这却是入道的枢纽。三藏经典中,经藏属于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盆水,扰动则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众生的心水亦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三、慧即智慧。智是决断,慧是简择。这是学佛最终目的,开发智慧,就能去惑证理,所谓破诸烦恼,证真实理。三藏经典中,论藏属于慧学,故曰‘论辨邪正’,辨析邪正,最能开发智慧。然智有实智、权智,达真实理是实智,用之权巧摄众是权智,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权智。
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4
(十二)佛法大意
整个佛陀教法,若要论其大意,则亦可以三句括尽,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却是说佛法的作用。
所谓‘诸恶莫作’,是说凡妨害众生,事无大小,皆不可去干;而‘众善奉行’,则是说凡利益众生,事无大小,皆当为之。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戒学中禁止和勒令的旨意。至于‘自净其意’一句,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修清净心);而禅定正是清净意业的功夫,智慧却是清净意业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体和作用,恰可互相配合。涅槃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这是一切诸佛通行的教化。
传记中有载:唐白香山居士曾经往参鸟窠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师即答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香山笑谓:若此二句,三岁孩童也能道得。师遂喝云:三岁孩童虽能道得,八十老翁却未必行得。这段公案,对于学佛之人,实在可堪玩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5
(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
从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的关系之网。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实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本身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广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反过来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器,而家器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推广开来说,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关连的关系之网。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衣食住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同时,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智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相依共存缘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也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连的缘起之网。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也就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无我为人’,互助合作。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5
(十四)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或结果。迦马(Kamma)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业’既是意志力的反应,那么,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
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著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执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36
(十五)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别论之。心法依四缘生起:一、因缘,亦名亲因缘,即自心中业识的种子,彼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亲因缘。二、无间缘,亦名等无间缘,即众生攀缘的心、前念、后念接续不断,故名无间缘。三、所缘缘,指众生心念所攀缘的物件,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四、增上缘,除前三种缘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此四缘生法,譬如会抽烟的人,想抽烟是出于自心中习气的种子,即是亲因缘;抽烟的欲念不断即是无间缘;得遇见了香烟即是所缘缘;烟瘾大发即是增上缘;此四缘成熟了抽烟的行为。色法依二缘生起:一、亲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具有能生椰树为因,是最有亲切的关系名亲因缘。二、增上缘,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阳光、空气、温度、水份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名增上缘。世间一切诸法的生起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末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著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天理无私,不受贿赂,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40
(十六)宇宙有情概况
在介绍方便五乘佛法前,吾人须先认识因缘所生法之宇宙有情众生之正报身心及依报世界概况,了知三界无安宅,故修学佛法,来出离三界,了生死大患。
二、互相轮回
佛说世间,共有两种:(一)是有情世间,指动物环境;(二)是器世间,指植物矿物环境。
先介绍有情世间:广义而言,一切众生,除佛以外,声闻、缘觉、菩萨圣人,亦属有情;狭义而言,但指六道的凡夫,今即专约此义,以圣人境界,吾等凡夫不能亲得受用,故非环境范围。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层天。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此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世俗所尊玉皇上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皆有禅定,已无男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又、无色界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相,只存神识。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于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于寿命,亦长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却以人间百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如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约‘苦厄’:欲界天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又、色界天有三灾,初为火灾,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下,皆遭淹没;三为风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无余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安能永在?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又、无色界四天,虽无下面二界粗苦,仍有如疮(空无边处天)、如痈(识无边处天)、如病(无所有处天)、如箭入体(非非想处天)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定力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坠深涧,生大恐怖。
2、人道
人,梵语摩冕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三苦八苦等。
3、阿修罗道
阿修罗,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端,故名无端正。又因遍采名花,酝于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龙业力,其味不变,故云无酒。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德,故名非天。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形寿享等,亦随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却怀忌慢之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斗,或断肢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他三趣修罗,其苦更多。
4、畜生道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以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傍(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或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四大类:
(1)、胎生,例如牛马等,在母胎中,含藏而出。
(2)、卵生,例如鹅鸟孔雀,依壳孵生。
(3)、湿生,例如蛤虫飞蛾,藉湿秽暖气而生。
(4)、化生,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生。若论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后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生道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5、饿鬼道
饿鬼,梵语音译为阇黎多、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即鬼道、鬼趣、饿鬼道。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1)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2)少财鬼,少得饮食故;(3)多财鬼,多得饮食故。无财鬼又分三:a、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饮食,亦化灰烬。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b、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c、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少财鬼亦分三种:a、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b、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c、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非真如人间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多财鬼分三种:a、得弃鬼,常得祭祀,所弃食故;b、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c、势力鬼,具威德势力,常得人间祭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地、王爷,乃至一般神祇,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所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自差别。其寿有五百岁,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不得饮食,饥渴难当;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感此道身。
6、地狱道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1)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2)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3)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旷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其中以阿鼻地狱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阿鼻,译名无间,为八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1)者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堕于彼,不经中阴故;(2)者受无间,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3)者时无间,决定一劫(指中劫),相续不断故;(4)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煮,肢体糜烂,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断故;(5)者形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由旬,中无少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多万岁;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三千六百多万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
约‘苦厄’言:或火坑、或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汤镬、或沸屎、或合山等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入,则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二、互相轮回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众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义;谓六道中众生,轮转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道轮回’。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或人变鬼、或升天。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明白;若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于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方一味怀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三善道;鬼、畜、地狱三道,以因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向处。1、刀途,即饿鬼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2、血途,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狱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没’;谓整个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哪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后浪随来,又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这就是吾人的有情环境啊!
附件: 8.jpg (2011-12-7 11:39, 22.65 KB) / 下载次数 504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MHw0NWE3MWZhZn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附件: 7.jpg (2011-12-7 11:39, 156.36 KB) / 下载次数 499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OXw5NzJjMGZlN3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43
(十七)宇宙器界概况
器界,即指有情众生所依持之国土,和所资用之器物而言,或名器世间,或名器世界。
不论国土和器物,据实言之,都是有情各自之一切种识之所变所缘。然有情之种类繁多,且境界悬殊,故所变缘之器界,自是多式多样;例如人类所见之江河,饿鬼则见为猛火粪秽,天人则见为金银琉璃,而鱼虾则视同烟雾空气。即就人类一道而言,虽以众同分(同类之性)故,业果相似,所见略同;而随著时地俗情学说之异,其说法亦多不同。所以,古来讲佛学者于此每多诤论,亦最易致人生疑。
其实,佛陀说法,旨在令诸有情明了本体之实相,而实相不可诠说,唯随顺各类有情机感作各种方便导归,故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等。若知佛陀‘四悉檀’之施设,则二千年前在印度之随他意语,与二千年后之俗情学说,有不相符处,自是意料中事,则一切诤论疑惑,自然冰释。且今日公认之俗情学说,亦非即确立不移之真理;设使佛陀更来示现,当又是另一番之随他意语。要之,佛陀不论何时何地对何类众生之随他意语,皆为导引众生悟入实相之方便,此即佛法之微妙殊胜处。
然则,学佛者只要一味以‘圣言量’作依归,深信不疑,而不妨于今日之俗情学说,作适当之调整会通,自然于‘世界悉檀’得欢喜之益,于‘各各为人悉檀’得生善之益,于‘对治悉檀’得破惑之益,于‘第一义悉檀’得悟入实相之益,而毋须兴疑经、改经之妄动,造谤佛、谤法之逆罪也。今乃本此原则,略述佛陀对人间所说之器界。
一、器界范围
大略言之,约直竖说:一个‘世界’(指大千系世界),有二十八层天,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约环周言,一个‘大千系’世界,为若干小世界所集成,如是环周各有无量‘大千系’世界。
例如吾人所居之大千系世界,名曰‘娑婆’(或译索诃,是堪忍义,此土众生,堪忍三毒烦恼,不忍出离故名)。本来方无定位,姑且以人类俗情,依太阳、地球之关系,假设东、西、南、北之‘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四维’,和上、下,共为十方。而如娑婆世界者,十方各有无量之世界,且一一各有其名。如东方有阿□佛世界,西方有阿弥陀佛世界,南方有宝胜佛世界,北方有成就佛世界等。根据华严经世界品所示:有‘世界种’名普照十方炽然光明:分二十重,其中第十三重最中央之世界即吾人所居之娑婆,即有十三佛刹尘数世界围绕;而如此二十重佛刹之‘世界种’者,十方又各有微尘数世界围绕。其中一一世界,或净或秽,或大或小,或优或劣,固非一概;而虚空中之器界无量无边,重重无尽,则可断言。此由今日天文学之发达,推知‘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星群’之无尽,更可相互发明。若有不同者,则后者大部分尚为依推理所作之假定,而前者乃是佛陀依一切种智亲证之现量耳。
今为进一步明了世界组织之概况,乃就近取譬,即以娑婆世界为例,本诸经论所说,作一略引。
二、娑婆三界组织略说
先约直竖言:二十八层计分三界:初为‘欲界’有六层天,依次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时分天)、兜率天(知足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据经上言,四王天居须弥山腰,忉利天居须弥山顶,五趣杂居众生则居须弥山下诸星球上,而总为欲界范围。此界众生,皆有男女、饮食之欲;世间书上亦云‘食、色,性也’,故名欲界。中为‘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层天,即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净天。三禅三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范围众生,具诸禅定,虽有身、器形色,由业果化生,无有男女阴阳性别,但以禅悦滋养身心,已无男女饮食之欲,故名色界。顶为‘无色界’,包括四层天,曰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范围众生,依四空定,不但无男女饮食之欲,亦无业果所生身、器诸形色(只有定果色),故名无色界。须知,前二界有形器,无色界无形器,无形器者即如虚空,遍于前二界中,统为娑婆三界。此之三界,即为六道凡夫所居,生死流转,秽恶充满,故法华经喻为火宅,为不安稳处也。
次约环周言:一苏迷卢系,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围绕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四围有一大铁围山;其中有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并八中洲、数百小洲等集合而成。
若以今日俗情学说会通,经论所称部洲,实指虚空中之星球而言,而吾人所居之南瞻部洲,亦即指地球而言。(约地球言,四周是海,中间是陆地,甚符‘洲’字之义。)而俱舍论上所说苏迷卢系,亦如今之所称‘太阳系’。而所谓七重金山,似即指星球运转之轨道言(以地球人,见日星等,皆仰望而见,仰望之中,似从下而至上,轮轨层积,故喻之山):七重香水海,又似即指轨道与轨道间之空气乙太言。而此苏迷卢系,乃为日之光热摄力所及,亦即为忉利天管辖范围。过此以往,则非日之光热摄力所及,已非地居天,而属空居天矣。
由忉利天而外,器界范围乃层层倍高倍广增加;譬如倍高倍广有夜摩天器界,乃至倍高倍广有初禅天之器界;如是上上倍增,至大梵天遂为‘一小世界’之范围。而合一千小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二禅天,名‘小千世界’。而合一千小千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三禅天,名‘中千世界’。又合一千中千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四禅天,名‘大千世界’。因一大千世界,是积小千、中千、大千等三千而成,故又名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色究竟天之大自在天之领土,亦为一佛教化之域,故名一佛土。统计应有十亿太阳,即有十亿苏迷卢系也。今之娑婆,即释迦牟尼佛教化之世界,而在华藏世界中,仅为一世界种中之一世界,二十重中,居于第十三重也。
附件: 9.jpg (2011-12-7 11:43, 143.64 KB) / 下载次数 518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MXxhMTI1N2U2MH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44
(十八)方便五乘佛法
一、契机施度
佛陀教典,称为契经,不但要上契如来之理,而且要下契众生之机。古德云:说法不契机,等于闲言语。故契机与否,尤为要紧。
众生根机,由宿生栽培之浅深不同,致今生修学之利钝乃异。其钝根者,心思昏昧,有闻亦多不解;且眼光浅近,只图当前利害;故惟可为说‘世间法’,先作方便接引;若与上等法,将无法接受,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与语上也。其利根者,心思敏捷,或闻一以知十;且眼光远大,兼顾过去未来因果,则须为说‘出世间法’,直令究竟度脱;若与下等法,则必不满其意,所谓中人以上,可与语上也。如是应病与药,契机施度,故或种(令种善根)或熟(令善根成熟)或脱(令究竟解脱),一一皆无空过者也。
二、世间法—人、天二乘
世间法,包括人天二乘。即对钝根中之钝根者,为说人乘;对钝利根者,为说天乘。乘者,本是运载之具,如舟车等,今喻指一切佛法,佛法能运载凡夫到圣地,故亦名乘。
人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低班,只讲究最基础做人之条件。因彼但知求现世之福报,如长寿富贵康宁等,故即为说做人道理,教以受持‘五戒’,站住人格,将来可保不失人身。
天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高班,兼论升天之方法。因彼希图胜妙天福,如自然衣食,珍宝宫殿等,故即为说升天道理,教以实行‘十善’,并世间禅定(四禅八定),将来遂可依其行善禅定之浅深,而趋升高下诸天。
须知:在三藏教典中,凡说持戒布施禅定(四禅八定)之法,即为人天乘摄,此乃佛陀权为钝根者,免堕三途而设,故不出三界,非真正解脱。甚至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虽长达八万大劫,命终仍复轮回。故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著相布施升天福,譬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故此只是生灭世间之偷安小果,不可误为究竟法门。
三、出世间法—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出世间法,则指超出三界、永离生死之究竟学问。此又分三:1、声闻乘;2、缘觉乘;3、菩萨乘。即对小乘根性者,说声闻乘,对中乘根性者,说缘觉乘,对大乘根性者,说菩萨乘。
1、声闻乘者,譬如校制之小学;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修‘四谛’法,断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见思惑者,三界内生死根本,分见惑与思惑(见目录二十一之六根本烦恼)。阿罗汉者,声闻乘之极果,含有三义:(1)杀贼义,破身口诸恶,杀尽见思烦恼贼;(2)应供义,断惑道高,堪受人天供养;(3)无生义,永入涅槃,不复分段生死。须知声闻之人,但期出苦,为自了汉,无化他志, 故为小乘。
2、缘觉乘者,譬如校制之中学;此人根性稍利,禀佛‘十二因缘’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惑,更侵习气,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辟支佛,即译曰缘觉,已如上所说;又曰独觉,以生无佛之世,无从闻法,因宿世修学力故,观飞花落叶,而独自悟道者,故称独觉。习气者,谓烦恼之习惯气分,如器中臭物,物虽除而臭气尚在。故涅槃经云:‘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谓我衣、我钵’,此即见惑之习气;而大智度论中所引‘舍利弗之嗔、毕陵伽之慢、难陀之贪’,则是思惑之习气。须知,缘觉之人,虽不益物,犹能导利部属,故为中乘。
3、菩萨乘者,譬如校制之大学;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修行‘六度万行’,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祇劫,证成佛果,故为大乘。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译名觉有情,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也。
当知,佛法名有五乘,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二乘(大乘、小乘),皆是佛陀方便施设,其实但一佛乘耳,故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成佛;然以根性不等,不得已曲为说二说三为五,而无非作究竟成佛之梯航。所以释尊四十五年说法,其中番番调停,次次陶铸,待到法华会上,众生机熟,即为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然后一一法皆成佛法。吾人研习佛学,固当洞悉佛陀之真实用意,亦须明白佛陀之方便办法。下面乃依五乘次第,分别详述其修行法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47
(十九)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五乘佛法中,人天二乘虽属世法,却为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譬如今日幼教,固未正式入学,已为所有大中小学教育的根本,故先为说‘五戒’人乘佛法和‘十善’天乘佛法。
五戒及十善业道—人天乘正法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首为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再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
所谓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摄缩,其内容的意思,无多大差别。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不妄语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的四戒;开第五不饮酒戒为:不贪、不嗔、不痴。五戒展开来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便是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到干净。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中国山东地方,从前出了一位张公,百忍成金,以忍获福。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多闻正理(佛法),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嗔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此心有无明烦恼存在,故称为意。
阿难陀曾问释尊,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佛回答:‘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因为意业清净,身口举动言说,便能端正,所作所为都会向善的。阿含经有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此可知净意正心,是最重要的。
佛说人生造业的原动力,乃出于各人的心识。故各人皆可从自己的内心去改造。身语意是‘业’的发动处,要使身语意时时存善去恶,即能造成善业,自利利人。反之,身语意存恶作恶,则可造出十恶业来,必危害人群社会,受治之以法。是人生的造业,乃自作自受,亦即佛教的业力因果定律。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人天乘正法,便是健全人格,使人达到完美品德的教法,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注】
1、百忍成金—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以后,第一百次时是他的孙子娶妻那一天,突然来了个道人,要试验他是否真有忍辱工夫,便向他要这个新娘子,先与自己做一夜夫妻。这一件事使张公很感为难,但他宽大一想,我什么侮辱都忍受过了,这最后一次忍辱有什么不能呢?于是劝其孙儿,完成他的百忍大愿,忍辱一下。后来这位道人在新娘房中,跳个不休,嘴里不住的说:‘看得破,跳得过’。跳到天亮,忽然倒在地上死了,新娘骇叫起来,待众人来看时,已变成了一个金人,由此致富。故说张公百忍成金。山东那个地方,到现在还有一座巍峨的‘百忍堂’纪他忍辱的德行。
2、十善业与十恶业,各分三品,按其品级上下而成轮回六道:即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为人,下品成修罗。行上品十恶者入地狱,中品为饿鬼,下品成畜生。故六道众生,皆由吾人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吾人举心动念,时刻应谨慎三业,勿令造恶,而勤修善行。
3、五欲:即财、色、名、食、睡之五欲,起于贪求之心,名为贪欲。但欲有法欲、世欲之别,法欲是追求佛法的真理,世欲是乐著世间的五欲,身为佛教徒的,宁可有法欲,不可贪世欲。
附件: 0.jpg (2011-12-7 11:46, 116.27 KB) / 下载次数 536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MnwyZWQyNTY2Nn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48
(二十)略述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一、不杀生戒—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夺,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三、不淫戒—即完全禁止淫欲,此戒与出家戒同,非是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故经云:‘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是为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五、不饮酒戒—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伎乐—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要往观歌舞伎乐(包括电视歌舞节目),或到娱乐场所去。
七、不睡卧高大床褥—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八、不非时食戒—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49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
声闻乘是以断烦恼(见思二惑)而成就阿罗汉果,故介绍声闻乘前,必须先认识什么是六根本烦恼。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
一、贪—是贪爱、贪恋、贪著。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深重,经云:‘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二、嗔—是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三、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是心著垢染,系缚不脱,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明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不正见,即是:
(一)、萨迦耶见—华译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五蕴)四大(地、水、火、风名四大)和合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无知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实我存在,即是萨迦耶见。
(二)、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沈之事,则作恶何畏?无善恶因果可论。
(三)、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拨无因果,毁谤圣贤,坏诸善事。
(四)、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五)、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鸦片烟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为什么反说不正见?这因为过患在一个‘取’字。取是执著,即妄自执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本非出世正因,而执著修此类苦行之因,是获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计因’。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是因为邪师、邪见、邪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如闻正法,于见道中,即能顿断恶见,因为易断恶见之故,称为五利使。佛经有说,舍利弗本为外道弟子,因遇马胜比丘,听到佛教因缘法门,即弃邪归正。亲闻佛陀说法之后,七日遍通佛法,证三果罗汉,再经十五日的修持,断十惑证阿罗汉果。十惑即贪、嗔、痴、慢、疑及五不正见,也称十使,谓能使令众生迷妄沉沦苦海。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有情生死流转的苦因。
【注】
1、贪、嗔、痴、慢、疑是属思惑,五不正见是属见惑,断见思二惑便证阿罗汉果。
2、舍利弗闻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附件: 11.jpg (2011-12-7 11:48, 151.26 KB) / 下载次数 508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M3xjOTI4YjBhNn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50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憍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所以另起个别名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是载运的意义。即是把众生从迷岸运至悟岸的工具,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此即指四圣谛的理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运载)悟道之彼岸。
声闻乘的果位—声闻乘修习四谛法而证悟的果位有四:
一、初果—须陀洹(预流)
二、二果—斯陀含(一来)
三、三果—阿那含(不还)
四、四果—阿罗汉(无生)
【注】
1、声闻功夫最浅的第一果位,梵语叫做须陀洹,华译‘预流’,即预入圣流(进入圣果之位)
2、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译叫做‘一来’,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梵语阿那含,华译‘无还’,即是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称为‘无还’。
4、阿罗汉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梵语阿罗汉有三义:
(1)、杀贼—破烦恼之贼。
(2)、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3)、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1:52
(二十三)四圣谛简释
佛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Sarnath),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一、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都是苦的果报。
二、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因。
三、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
四、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二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槃的行果。
声闻乘证得涅槃果,即断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具含有十使:1贪,2嗔,3痴,4慢,5疑,6身见,7边见,8邪见,9见取见,10戒禁取见。断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我空真如,而解脱生死。
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开示憍陈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现将三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注】
1、五阴炽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炽盛,故苦。
2、转法轮—佛说法,叫做转法轮。轮的意义:(1)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2)如舟车的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槃(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槃)。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凡成圣。故法轮依第一解,使众生藉以破五住烦恼(五住烦恼—(1)三界见惑,(2)欲界思惑,(3)色界思惑,(4)无色界思惑,(5)无明惑。),依第二解,使众生由闻佛法喻如舟车可运载到达四德涅槃之岸。
3、四谛法中苦集二谛是世间迷妄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证悟的因果。苦谛是迷惑的苦果,集谛的主力为贪嗔痴诸迷惑是苦因。灭谛是消灭烦恼,证涅槃果,道谛是修道的正因。
4、佛初转法轮说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教史上称此次说法为转法轮经。
5、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也是有具足三宝的开始。(最初的具足三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谛法,僧宝是五比丘。)
6、五比丘的译名根据巴利文与华译对照如下:
(1)、KONDANNA(音译空达婼)华译憍陈如。
(2)、VAPPA(音译瓦伯)华译婆沙波或伐钵。
(3)、BHADDIYA(音译峇里雅)华译跋提或婆提和跋陀罗阇。
(4)、MAHANAMA(音译马哈那嘛)华译摩诃男或摩诃那摩。
(5)、ASSAJI(音译阿沙据)华译阿说示或阿湿波恃和阿舍波阇又译马胜比丘。
附件: 33.jpg (2011-12-7 11:52, 147.48 KB) / 下载次数 494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NXwzY2JkYTUxZH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附件: 22.jpg (2011-12-7 11:50, 70.46 KB) / 下载次数 518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NHwzMWJlMThjMH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3
(二十四)三十七道品简表
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
【注】
1、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念常住于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2、四正勤即是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最为殊胜,亦称四正胜。此时智慧力已增多,但禅定力较薄弱。
3、四神足即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4、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浅立名,如信根增长,破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为生圣道的根本,五力为增长圣道的主力。佛经说:‘能生善法,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
5、五根:(1)信根,于诸法谛理,信忍乐欲。(2)进根,信诸善法理,倍策精进。(3)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4)定根,摄心正道,相应不散。(5)慧根,以观照慧,抉择分明,思惟真理。
6、五力:(1)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2)进力,进根增上,故能破懈怠。(3)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4)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乱。(5)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为始,慧为终,显示信心是以智慧为主。
7、七菩提分说明如下:
(1)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2)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
(5)念菩提分—明记定慧,使其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行舍菩提分—舍诸谬妄,更行进益。
8、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在三十七道品中独得觉名,正因前修四念处至五根五力时未觉,后修八正道时已觉,唯中间修此七觉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觉而觉,故独得觉名。
9、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即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10、有漏—有烦恼,亦称有为。
11、无漏—清净无烦恼,亦称无为
附件: 66.jpg (2011-12-7 12:12, 161.89 KB) / 下载次数 497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OHwyZmUzZTUxYn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附件: 55.jpg (2011-12-7 12:12, 201.53 KB) / 下载次数 505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N3xkNjhhZTk3ZX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附件: 44.jpg (2011-12-7 12:12, 164.82 KB) / 下载次数 505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NnwwMmI2YmFjY3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3
(二十五)略释四念处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1、缘身执净,2、缘受执乐,3、缘心即常,4、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倒妄见的四念处。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不论是苦、乐、舍的感觉,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四念处观时,如上述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如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例如观法无我时,并观此身不净,是苦,是无常,或并观身、受、心,皆是无我。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余类推。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种观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趣向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因缘,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注】
1、道谛的三十七道品,了生死苦即四念处;而其离贪爱中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开发无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觉支;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满足,即八正道。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4
(二十六)实践八正道
向来说:大乘重于般若,小乘重于正见,因为大乘能随于般若而行,可得到解脱,小乘能依正见而行,也可得到解脱。由此小乘人要修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盲修瞎行,徒劳无功。
说到八正道,非仅限于小乘人修的,因为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成为善人君子,依出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也即是小乘的最高果位,名为阿罗汉。
八正道第一是‘正见’: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无常,是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而明了这短促人生,要保持纯洁善良,不纵我役物,随流恶染,速把偏执的思想,改正过来,步入正见。印顺法师的佛学概论说:‘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可知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信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等法理。不论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知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又译为正欲、正志等名词。正思惟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实现行动,是要深密思考,所谓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是正欲。换句话说,正欲是正当欲望的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著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精密计划,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经所云:‘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数计、立意。’这是说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异名而同一义为纯正的思想。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八正道第三是正语:即言语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便如刀剑刺入心胸,令人难堪,弄出祸患。要实践正语,便须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业: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邪淫、偷盗等一切邪妄,梵行清净。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即是保持圣洁的生命,要以正当的工作、事业来养活此生命。不可经营非道德性的工作或获取不如法之利益来维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污不净。这也是说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进: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倘然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仍不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进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头。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到达入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故小乘人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证悟无生果位,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开示实践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著此八正道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推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成为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4
(二十七)五蕴浅说
缘觉乘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其理即是空性,故于介绍缘觉乘前,先须认识五蕴法非实,亦即经上常说,四大本空、六尘非有的事实真相。
一、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个蕴叫做五蕴,‘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
1、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2、受—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三受。
3、想—取像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4、行—意念中迁流不息,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5、识—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二、四大作用性与色法—四大的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暖,风性流动。色法中的根身与器界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和合的作用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利,是属水大,热度温暖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的作用性。
三、四大与根身—四大是地、水、火、风。根身是我们的身体。佛说四大是构成根身的元素,即是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有的假相,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生起大病而死亡,则根身已坏,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四、五蕴与根身—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关系的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假相,到了这些关系的助缘散灭,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五、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是缘生性空,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著,烦恼自缚,就有业报,因为造业的是由这‘五蕴根身’。
【注】
1、五蕴中的色蕴是属于物质的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的叫做心法。
2、器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6
(二十八)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声闻和缘觉二小乘,常被称为二乘。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这是二乘的不同处。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换句话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的支数,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一、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是生死的根本。
二、行—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的行业,有时作恶的行业,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这‘行’和上面的‘无明’,即是过去所做的惑和业,也便是四谛中所说的集谛内容。
三、识—入胎之心识,由过去感业动力,使阿赖耶识受果报,遇缘托胎,完成现在之生命体。
四、名色—名是心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故名色,为成立有情生命体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五、六入—为六根完具位,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但这时的胎儿在母腹中只有几个月,虽成六根的模型,对外界的感觉,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时期。
六、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至一岁内的婴儿时期,及进入二岁幼儿时期,其接触外境,只起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孰苦孰乐,也没有憎爱的分别,一切举动很天真,这时可说是触的混沌时期。到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七、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六岁至十二岁),乃至青年时期(十三岁至廿三岁)的时候,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岁月而增进,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对爱憎的感受,特为显明。这就叫做‘受的阶段’。
八、爱—以染著贪爱为义,由受而来,对于所受之境界宾士追求。如青年时期,对贪恋财物和男女色欲,已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执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有的越出轨则,未婚先有孕,故在这‘爱的阶段’,尤其青年男女,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九、取—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执取追求,也即对物欲境界起贪恋,强烈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三业不净,造出恶业,以业系身,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这都是由‘爱’‘取’而来。
十、有—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著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之报。
十一、生—即未来受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十二、老死—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生生不已的流转道理。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与之俱来。而‘生’和‘老死’是未来世的二种因果,即将苦谛的内容加以详细的分别。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闭环,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死,不断流转,叫做流转门。而这流转门的因果: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根本不外‘惑’和‘业’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释迦牟尼佛的悟道,就是觉悟这十二缘起的人生观道理。并推究十二因缘的缘起,以‘无明’为生死流转根本,如修道断无明,除爱取,就可解脱生死,故从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来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来世的生、老死亦灭。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为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注】
1、依教育心理学将人生的分期如下:
(1)婴儿期—生后满一年之间。
(2)幼儿期—一岁至五岁之间。
(3)儿童期—六岁至十二岁之间。
(4)青年期—十三岁至廿三岁之间。
(5)壮年期—廿四岁至四十七岁之间。
(6)老年期—四十七岁以后为老年期。
2、阿赖耶识—即是心的主体,人死后,阿赖耶识,脱离躯体,叫做中阴身,等待有适合父母之缘,再去投胎的心识,就是阿赖耶识。
3、十二因缘与四谛法—四谛法中之苦集二谛为十二因缘之流转门,灭道二谛为十二因缘之还灭门。
4、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之‘有’,即指三界五趣器世间一切所有。支即支分,谓一切所有生死流转,皆因此十二支分循环不息,亦即生死流转之因缘。
附件: 77.jpg (2011-12-7 12:16, 126.02 KB) / 下载次数 519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0OXxhNzEyOTdhZX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8
(二十九)菩萨乘及六度
‘菩萨’,印度话原称菩提萨埵(BODHISATTA),菩提是觉义,萨埵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不但是自己希望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而且要令一切众生,都同样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同时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觉悟,立志成佛为目标。(如简要的说: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自觉,觉他,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另列简表如下:
在大乘菩萨修万行中,六度是其中主要修习的法门,六度的原名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华译是‘到彼岸’;因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
六波罗蜜:
一、檀那波罗蜜,华言‘布施度’,是度悭贪的。
二、尸罗波罗蜜,华言‘持戒度’,是度毁犯的。
三、羼提波罗蜜,华言‘忍辱度’,是度嗔恚的。
四、毗离耶波罗蜜,华言‘精进度’,是度懈怠的。
五、禅那波罗蜜,华言‘思维修度’,是度散乱的。
六、般若波罗蜜,华言‘智慧度’,是度愚痴的。
这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是‘事修’和‘理修’两种。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事修和理修是著相与不著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这样叫做‘事修’,是修世间善法,可得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理修是指所做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名为‘理修’,这是出世间的。无相修的善法,能够了生死,证涅槃的。
这个‘理修’也可以说是‘真修’。因菩萨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观照的功夫,(三轮体空)能所俱遣故,而达至波罗蜜之究竟境界;否则只能够称之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而已,不能称度,将来只不过是得到人天有漏的福报,就不能到得涅槃的彼岸了。
三轮体空者,单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叫做三轮体空。此三轮体空,亦是因以‘观照’的功夫,观到三者的‘本性’的性质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这六度皆是有‘三轮’的,然修六度行者,应当要知道‘三轮’原是空的,不著于法相,乃合于‘般若’。因此,行者所修六度,不执著「人、我、法相’,才可算是波罗蜜,始能得到彼岸。这便是‘理六度’了。若执著「人、我、法相’而修,将来只是得到人天的福报,终究是不能超出三界的。所以永嘉大师有一首证道歌说得好:‘布施持戒生天福,有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这就是指执著「三轮’相修行而言的,属于‘事六度’了,虽然有功德,能生天享福,但福尽势衰,犹如箭堕,还要轮回生死的。
【注】
1、财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
2、法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离苦得乐。
3、无畏施:牺牲自己的一切,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
4、持戒的‘持’字即执持义。‘戒’就是戒止杀、盗、淫、妄诸恶和禁止喝酒、赌博、吸鸦片及有毒质麻醉物等。
5、律仪戒:是行、住、坐、卧时,一一都遵守佛所立的规律,而不犯身口七支的一切恶法。
6、摄善法戒:菩萨克己修善,并以善法利益人群,摄受人群。
7、饶益有情戒:广修众善,利益众生。
8、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
9、法忍: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
10、无生法忍: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
11、精进:即向上努力,志坚不退。
12、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
13、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
14、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15、禅定:梵语禅那,是思惟静虑的意义。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
16、身定:反观自身,使不犯过。
17、口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18、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19、般若:梵语,义译智慧,由于正心、修身、行善、断恶,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
20、生空智:观一切众生,都无实在的体性。
21、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
22、一切智智:即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理的正智。
23、六度是圆满福慧双修,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进是策励六度。
附件: 88.jpg (2011-12-7 12:17, 118.93 KB) / 下载次数 494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1MHwwNzY0NGUwY3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9
(三十)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怎样叫做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众生,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再分释于下:
一、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
二、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之苦。
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份的人,还存著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四、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存著,正似一泽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而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著,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19
(三十一)四摄法与四弘誓愿
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因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须修习四摄的法门及具四弘誓愿,同时内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四无量心已述于前,现述四摄的法门,而四弘誓愿亦略述于后。
一、布施摄: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自有方法。你将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信仰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话,他都会迁就,何况你说的是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动物,帮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生的法子。发菩萨心学佛的人,于此不可不注意及之。
二、爱语摄:就是用极和爱的话与人谈论,使人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爱的话,可以包括三种:
(一)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受到恐怖,绝不可幸灾乐祸,须要用慈爱和悦的颜色和话语去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虽然没有多大的力量帮忙他,但这温柔的言语,同情的态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和你发生好的感情。
(二)庆悦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就是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发展。就是坏的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三)胜益语,是使听了你的话,可以辗转增胜增益。如得少为足的人,你可以勉励他,使他再进一步地求胜。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学小乘的开导他再学大乘。这些话,都属于胜而益善的。有时不但以柔语劝勉,亦可以硬语呵责,使之感悟,励精图治,只要态度诚恳,都可以摄化他,使他能接受你好意的教导。
三、利行摄:是自己做的事情,使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父母教养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获得子女的孝顺;老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信仰;长官能顾到部下的利益,也会得到部下的拥戴;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自然也会得到众生的感荷,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从前欧洲有个特长于养野兽的人,整天与狮虎为伍,野兽也不害他。有人问他的缘故,为何不被狮虎所伤?他说:这有什么奇怪,你待它好,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它自然也会服从你的指导,不会伤害你了。野蛮的兽群,亦可以感化服从,何况说是人类?所以菩萨要摄化众生,就不可不注意利行的工作。
四、同事摄: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说:你没有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夫生活,你说的话,农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现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士三十二应身,地藏大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这四个法子,实是摄受人、领导人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世间人事,也不能违反这种原则。我们能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自己虽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而说的话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己没有学到这四种方法,或虽学而没有做得好。这是自己可以考验得出来的。
又菩萨初发心时,必须缘四圣谛,发四弘誓愿,以广心量,以明趣向。第一、缘苦谛;对于六道有情,受无量苦,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第二、缘集谛,对于无始以来,所积集的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第三、缘道谛,对于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第四、缘灭谛,对于清净寂灭的涅槃极果,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萨道的,皆依此四弘誓愿,为自利利他的启导。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2
(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一、三印法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为利根的大乘人,多说一实相印,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乃是因机宜的不同,故作浅深略广的说法。
所谓‘印’即‘印定’义。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实相印’衡量,印证一切佛法;凡是合于此等法印的,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现将小乘三法印略释于下:
1、诸行无常:此法印中的‘行’,是造作变坏义。即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住、异、灭四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不得永恒常住。现可从两种道理来说明:
(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
(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
何谓三世迁流?即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迁流是指时间上,最短的名为‘刹那’,或‘一念’,因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谓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是无常的。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即由幼而长成,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成为来世的人,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的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有此两种生死,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阿含经云:‘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而要感受生死的痛苦。再从器物来说,一切器物从成立的一刹那,也是新新不住,不停变异,以至于坏灭,都是无常的现象。
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离散则消灭,故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前灭后生的嬗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但非断灭,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佛陀从三世的迁流,与因缘法中的观察,看出一切有为法,是迁流演变的必然性,故建立‘诸行无常’印,趣入空义的深理,使学佛者,不贪恋五欲,空去烦恼,向善行善。
2、诸法无我: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切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便即散灭;而人身是五蕴四大积聚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灭,而说诸法无我。
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执著妄见;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也即是有自性的我,统宰用的我,由此妄执有‘我’,叫做‘我见’。我见有二:在有情上起执的,名‘人我见’,在法上起执的,名‘法我见’。也名‘我执’和‘法执’。因有此二妄执,就起贪嗔痴等烦恼,造恶损人,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陷入争斗现象,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的幸福。
佛陀为二乘人说诸法无我,就是要破二见,即从缘起理法,说明世间无常存不坏的色法,而人生的生死流转既是缘起的,现世此躯体,又是五蕴四大的和合,离开五蕴,即归于无,故五蕴根身的我是‘假我’,空无自性的,哪里有自主体的我?如果说有自主体的我,必须具有常的、一的、固定不变的、自由自在的四个含义,但事实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是无常的、非一的、能变坏的,而且身为苦聚,哪里有自由自在?因此就建立诸法无我的法印。小乘人听了诸法无我印的道理,破人我见,证我空真如。
3、涅槃寂静:涅槃即四谛中的灭谛。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大乘涅槃,是圆满寂静(德无不圆,障无不寂),也简称圆寂。狭义的二乘涅槃,是择灭义,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断灭烦恼业生。择灭即解脱生死流转,而常住寂静,故称涅槃寂静。二乘人证我空真如,尚有所知障(法执)未断,故有所执,仅能证小乘涅槃。唯佛断我法二执,证无住大涅槃。因佛福智圆满,大悲般若常相辅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间,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间,称为无住涅槃。由此可知小乘的涅槃,与佛果的涅槃不同。但因涅槃的境界是常寂安静的,通称为涅槃寂静。
上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中之‘无常’‘无我’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涅槃寂静印,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是寂灭法。依次序先说无常,因无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即说无我。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出空的理性。乃知无常无我,即能趣于解脱,到达涅槃寂静的境域。而诸法无我印,即是贯通有为法的无常,与无为法(不生灭)的涅槃,可以把三法印统一为同一理性。那么,为何又要分为三法印呢?这是从人的根性领悟及实践不同上而分立的:如有些人从无常门而悟入,即成‘空解脱’,从无我门而悟入的,即成‘无愿解脱’,从涅槃寂灭而悟入的,即成‘无相解脱’。这样悟入三解脱的境界,就可于同一涅槃理性,而分成三法印了。总而言之,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教人积极背离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
二、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出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以为二乘法,是诸行无常等三法印之所印定,大乘法是‘一实相印’之所印定。实相是指诸法的真实相,诸法是五蕴十八界等一切法,就诸法本来之真实相如何,即了知其如何,说明其如何,此乃佛平等大觉之所知境,其余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其所知境,不能圆满。初发心菩萨,虽未能证知诸法实相,而能依佛之智觉察,亦可通达诸法实相,其实三法印即一实相印,以皆明诸法因缘生,无自性,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贯通为一实相印。唯与三法印不同的是:
(一)遍一切法即毕竟空;
(二)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
(三)遍一切法即八识二无我;
(四)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现略述于下:
1、诸法毕竟空—在一实相印,首明诸法毕竟空义,因缘所生法即有为法,虽有假相幻用,但求其实体,皆无自性,是世间色法毕竟空,心法亦复如是。故有为法毕竟空。有为法,犹有众缘相续之假相幻用,至无为法并假相幻用而无之,是无为法也毕竟空,故知有为法以因缘生,唯假相幻用而毕竟空,而无为法是智观上假设名义,故亦毕竟空,由此一切执著皆无安足处,则无分别智现前,如如相应诸法实相。
2、五法三自性—五法即(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真如。略说如下:
(一)名—言说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说。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无量则名亦无量。
(二)相—心所取境界之分齐,名为相。如说此是红花,此是白花,或说此有意义,此无意义,这红白之色或有无意义即是相,意识依之立种种名,又用彼名字言说,显此种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现象皆称为相,皆可依以立名,是故‘名相’相联,因相立名,因名表相。
(三)分别—无论何法,处在被了知地位的是名相,而能了知的心识即分别;故能分别的是心识,是主观,被分别的名相是客观。这分别是杂染了知。
(四)正智—正是明确正当恰好之意,智是清净智慧。故明确之了知,清净之了知即是正智,正智便是无分别智。
(五)真如—清净正确了知之所知,即真如,也即以无分别正智,于所知真相,如如不异即名真如,此与杂染分别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别不与真相相当,是依能知之心识,分别所变起之假相,故非真相。‘真如’即能了知之主观,是极平正相当之了知,不用主观力稍有变异,全依客观原来如此之真相,而了知其如此。真如的‘如’字即‘如此’之义,真相如此,故为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此五法摄一切法,是故五法又名五法藏。
三自性即:
(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
(一)依他起性—即生无自性,以众缘所生法并无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无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无能所生故,则不成立而无生,故生无性。因生无性,是以众缘之所集显,有此一法假名为‘生’,故是依他起性。依众缘起,依诸识现,叫做依他起,如人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无自性。
(二)遍计所执性—即相无自性。不了知生无自性之依他起性故,乃执有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这种执著有二相:1内执实我相。2外执实物相。以不了知皆众缘诸识之假幻现,执为实有,实我相、物相皆无自性,乃是妄执。故明遍计所执性,即明相无自性。
(三)圆成实性—即胜义无自性。此明缘起性空,亦即诸法毕竟空,妄执既除,则得清净正知,如如相应诸法真相,此即圆成实性。故圆成就本具真实相。以胜义本空,无自性故。
依上五法三自性看来,名、相、分别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缘生法故,亦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是迷惑于因缘生法为实有,至于正智真如即圆成实性,是无漏清净,离一切言说分别的,亦即诸法毕竟空义。
3、八识二无我—八识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能转八识为四智,便可破我法二执,断惑证真,故称为八识二无我。这八识在佛陀的圣言中,已经说得很多,不过他没明显的分开说,有的是密意说的。在小乘里,多只说到六识,只有唯识法相宗的学者,从佛的圣言密意中,从小乘的不完全中,从空义的偏颇中,从外道的纷杂中,经过长期的工夫,经过胜义空的洗炼,才建立‘八识’的规矩,认为万法是诸识所现,所有名相分别,都是虚妄不实,要转识成智,即能了悟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即是无相。一切诸法皆以无相为性,无相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4、法界无障碍—法界即是真如,亦即无分别智相应之真如,如说宇宙,非但指空间时间,实含森罗万物。法界亦复如是,乃总括万法而言。万法中无论任何一法,皆为诸法之总相,即一法摄一切法,随举一法,即是法界;如一棵树可统一切法,以依众缘成故,众缘之众缘展转无尽故,由是一摄一切,一入一切,故法界是诸法总相义。又界是因义,即诸法之因为法界,即是说,法法虽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种子为因,此因种各各不相杂乱,各现行亦各各差别,然此各各差别之因种,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种,一遍一切,以阿赖耶识中之能力,无方所、边际。以上法界是真如,法界是诸法总相,法界是诸法各别种因,共有三义。又以法界之一一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故称为法界无障碍,因为诸法众缘生无自性,是法界无障碍义,又以诸法唯心现故,即从含藏识中一切种子而变现,成为别别不相杂乱,又互摄互入而无障碍。此大乘一实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
大乘一实相印可说是概括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从三法印贯通为一实相印来说,必须从诸法无我去理解,因为了知诸法无我,即知是缘生无性,缘成互助的缘起之法,从缘起之说,便知因果相生的流转门通于无常,因果寂灭的还灭门通于涅槃。因此,无我的缘起观,即能贯通有为与无为,统一为空无我,亦即贯通诸法缘起性空的一实相印。
【注】
1、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三法印,或加上‘诸受皆苦’,称为四法本。由三法印所含义之‘无常’、‘苦’、‘空’、‘无我’,已具有‘诸受皆苦’之法本。也即是三法印已包括四法本。佛陀说三法印,乃欲令学佛人,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而不随流沉迷,空去烦恼,不造恶业,免受苦报。应积极向善行善,培植美德,以无我的精神,作自利利他的事业。故佛教基本教理是积极的自我革命(革除我执法执及贪嗔痴等烦恼),使自己的道德人格健全。唯世人却有的批评佛教说的无常、苦、空、无我,是消极的思想,这是因不深究佛理致有此错误的观念。
2、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内凡夫的生死轮回流转,有身分形段可见的;变易生死是三界外圣者的生死,已无生死轮回的身分形段,只是在心念的生生灭灭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萨断除根本无明,才无变易生死了。
3、人我见—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
4、法我见—如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称为法我见。(俱舍论说,蕴,处,界,包括‘色’‘心’一切法。)
5、十二处—即六根六尘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6、三解脱门:
一、空解脱—观一切法,由因缘而生,自性本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的,能悟入涅槃。
二、无愿解脱—又云无作解脱,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后世之有,以悟入涅槃。
三、无相解脱—了知四大五蕴皆空,根身为假和合之相离去人我执相,而悟入小乘涅槃寂静。
7、小乘之涅槃以灭尽妙离为究竟。灭,谓灭一切烦恼;尽,谓尽生死之业;离,谓解脱三界诸苦;妙,谓妙应真常。即证无为法性妙智而与真常契合相应,此即小乘涅槃的究竟。
8、大乘一实相的义理深奥,把空的理性,用:(一)遍一切法即毕竟空(二)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三)遍一切法即八识二无我,(四)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说得明明白白;而空的理性,皆不离开因缘法门,由于万法是缘起性空,显一切法毕竟空,即色法空,心法亦空。五法的名、相、分别之有为法空,而正智、真如之无为法,是智观上假设的名词亦空。三自性的依他起,生无自性空,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相亦空,而圆成实性之无为法,亦是胜义无自性(空)。八识二无我,即我法二执皆空,能如此理解空义,则心无所执,在法界中,法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互容纳万法而无障碍。到此境界,烦恼皆空,而现实的人生社会,已净化成为极乐世界。
9、法界有‘事法界’和‘理法界’。事法界之‘法’字指诸法,界是分界,诸法各有自因种,而分界不同,名事法界。至于理法中,即十法界唯一真如法界。总合起来说,法界有三义:1法界即真如,2法界是诸法的总相,3法界是诸法各别种因。
10、诸法毕竟空:
1色法毕竟空—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唯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色法毕竟空。
2心法毕竟空—无为法是智观假说名义,亦毕竟空。
11、三自性
(1)、依他起自性—依众缘起,依诸识现—生无自性。
(2)、遍计所执性—无实我相,实法相—相无自性。
(3)、圆成实性—破除妄执,得清净正智—胜义无自性。
12、龙树—据罗什译的龙树菩萨传:说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家,天聪奇特,先博学吠陀、术数、天文、地理等。后与另三个契友,相率学隐身术,出入王宫,淫乱宫女,达百余日,后事败,三友被杀,而龙树仅以身免,因而体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遂入佛教出家。先学小乘三藏,次于雪山塔中老比丘处受大乘经典,因其未得实义而起慢心,故有大龙菩萨见而怜愍,接他入海,在龙宫九十天,读诸方等深奥经典而体悟佛法真义。于是回到南印大宏佛法,摧破外道,从事著述。当他教化了南印度的国王之后,知有一位小乘法师,对他忿疾,他便退入闲室,蝉蜕而去。龙树又译龙猛,或龙胜。据龙树菩萨传末所说:‘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其道’,号曰龙树。他的著作很多,其中大智度论(百卷)罗什译的,系为大般若经第二会,即大品般若(二万五千颂)的译论。其大智度论,是以中道立场,显不共般若(非三乘共学)。
13、大乘一实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异点—1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不常之外,还认它是不曾断灭。2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3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之所以异于小乘,都是因为契著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而为一实相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2
(三十三)佛经的四次结集
从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是说明佛法的演化及传入中国的因缘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邪见,渗入佛法故,为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故,乃有结集之举。其仪式略如今时之开会,先聚集众比丘,依戒律法,组织一会,会中选出一人,使登高座,述佛所说,大众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公认为与当时佛说相符,书之于贝叶,成为正式典籍。今日所流传的经律,皆经结集而来,故大藏所不录者,悉系后人伪造,不宜信从。
结集三藏,本来只应有一次,然因历时既久,邪说暂兴,影响教理,由是在佛灭后四百年中,乃有四次结集,后三次皆有其不得已的理由,兹分述之于后:
第一次结集—佛灭后三月,迦叶尊者,得摩竭陀国,阿阇世王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岩窟中,然后在千人中,再选出五百人,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是即所谓上座部结集,亦称为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窟内听法,迦叶不许,由是乃在岩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各诵三藏,另行结集。计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是即所谓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到了距佛灭百年时,乃有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者,时长者耶舍,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仍赞成恪遵释尊遗制,否决从宽之议,是为第二结集。
第三次结集—西元前二百五十年时,阿育王笃信佛法,外道穷于衣食,乃作比丘形,混入佛教中,改窜佛典,扰乱教义,佛徒不能辨,被诱入邪见者甚众。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帝须为上首,集于波吒利弗城(即华氏城),整理正法,淘汰魔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西元前七十年,健驮罗国,迦腻色加王,崇信佛法,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以问胁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重新结集,以定其议’。王如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婆须密或称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于迦湿弥罗城,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刻于赤铜□中,建塔藏之,是为第四次结集。
大乘的结集—上述四次结集,皆为小乘三藏结集。智度论说,佛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请阿难陀于铁围山结集三藏,谓之菩萨藏,是为大乘佛法的结集。
【注】
1、贝叶—印度古以贝多树叶书写经文,故亦称贝叶。
2、阿阇世—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国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的话,幽囚父王频毗娑婆。即位后,并吞小国,威震四邻。但因害父罪,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痊愈后,即皈依释尊,为佛门有力的护法。
3、七叶窟—在王舍城侧之灵鹫山,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上,故名。
4、阿难陀—华言庆喜,为白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之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后随佛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子,多闻第一。
5、优波离—原为斛饭王之子跋提的理发者,本为尼犍外道的弟子,后出家皈佛,在诸弟子中,持戒律第一。
6、阿育王—摩竭陀国国王,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人民无数,后改信佛教,为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派教师,于四方传法,使佛法发扬于国外。
7、迦腻色加王—原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主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信奉佛教,召集举行第四次结集,造寺造塔,保藏三藏经典,或刻于赤铜□中。其功绩与阿育王并称。
8、胁尊者—由昔业故,在母胎六十余年,生时须发皓白,年八十出家,自誓愿说:‘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终不以胁贴席。’后历三年,尽偿所誓,时人尊之为胁比丘,或胁尊者。
9、健驮罗国—在印度西北克什米尔西境,周围多山,势极险峻,其出口缺处,为古时中印通路要道。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4
(三十四)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佛灭度后,印度的佛法,可以为三期来观察,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过此一千五百年后,佛教在印度也就衰微了。
第一期 小行大隐时期
释尊一生,说法四十五年,除阿含时代,纯说小乘经教外,其余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时代,皆说大乘经教。
佛灭后,除上座与大众二部,在窟内窟外,各结集小乘三藏外,文殊、弥勒等菩萨,与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中,亦结集大乘三藏。又窟外大众部,所结集的经、律、论、杂、咒,五种法藏中,属于大乘类者亦不少,并非纯乎小乘。
大乘教法,虽经铁围山和窟外的结集,然而在佛灭后五百年间,全印度所弘扬的佛法,多属小乘,在这时期,虽然也有大乘佛法,夹杂其间,然而由于小乘教法盛行的缘故,大乘教法,就隐没不彰,所以在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小乘盛行、大乘隐没的时代,同时这五百年,也是所谓正法时期。
第二期 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五百年过去了,直至第六百年时,马鸣菩萨出兴于世,造了大乘起信论、大庄严经论等,极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义,始重光于世。到了七百年顷,龙树、提婆,应运而生,为欲对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执,乃广造诸论,以明大乘诸法缘起,毕竟空义。到了九百年顷,学者因受了龙树学说的影响,多数执空,陷于断灭见,由是无著、世亲,根据瑜伽唯识学理,发挥大乘妙有之理,说种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经过这两番陈义之后,大乘佛法,乃风行全印,使小乘成为附庸。所以佛灭六百年至一千年(第二期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大乘为主、小乘为从的时代。
第三期 密主显从时代
第二期五百年过去后,约在佛灭千二百年间,大乘空宗的清辩论师,根据毕竟空义,破斥有宗,大乘有宗的护法论师,根据如幻有义,破斥空宗,其徒宗之,遂成空有之诤,使大乘思想分裂为空有二系,同时小乘则趋于衰微的状态。
此时有龙智菩萨,弘扬密咒,把密咒来融摄印度风习,因之密咒乃渐发达,此时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灭千三百年间,因内有婆罗门教的复兴,及后来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渐趋没落,在印度本土几乎绝迹。所以在这第三期五百年来,可以名为密咒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
佛灭后印度佛法三时期简表:
【注】
1、正法时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
2、马鸣菩萨—中天竺人,初为外道,善辩论,后为胁尊者所折服,遂皈正道,大宏佛法,破伏外道,重光大乘宗旨。
3、大乘起信论—有二译本,一为梁真谛译,一卷。二为唐实叉难陀译,二卷。以梁本流通最广。
4、大庄严经—十五卷,姚秦罗什译,内集种种之因缘譬喻,以劝诫人。
5、龙树—亦译为龙猛,出世于南天竺,学问渊博,其学偏于法性空方面,与有部的思想对立。
6、提婆—南天竺人,为龙树弟子。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以解释般若系的经,发扬诸法毕竟空的思想。
7、无著—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人,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夜升兜率天内院,于弥勒菩萨处,受瑜伽、庄严等论,昼则下天,为众说法,为法相宗之祖。承弥勒菩萨的瑜伽法门,诵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理论、辨中边论等,并造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磨论等,广说法相唯识妙理。
8、世亲—梵名婆薮槃豆,或译天亲,为无著之弟,造俱舍论、唯识二十论、三十论、佛性论、十地经论、涅槃论等。大小乘论各五百部,被号为千部论主,以宣扬大乘有宗教义。
9、瑜伽—即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说,无著记录,唐玄奘译。是唯识学的根本论,说妙有而不说性空,其中阐明瑜伽师所行的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
10、唯识—谓世间诸法,惟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法相宗即是唯识学,将阿赖耶识中,能生一切的功能,名为种子,犹如草木的种子能开花结果。
11、清辩论师—承龙树中观的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论师的有宗,而立空宗。
12、护法论师—南印度人,极弘瑜伽唯识之旨,与清辩论师争论空有之义,年三十二寂灭,传法于戒贤论师。
13、龙智菩萨—是龙树菩萨的弟子,金刚智之师,密宗第四祖,寿逾七百,面貌若三十岁人,玄奘法师曾遇之于印度,龙智菩萨劝奘师学密乘,奘师以非素愿辞。
14、秘密的神咒—即陀罗尼。密教以持密咒为主,显教重显扬教义。
15、小乘—以了生死、离贪爱证涅槃,得阿罗汉果,超脱世间为宗要。因以自求解脱生死,不发大心度世,故称小乘。乘喻如车乘,是运载义,即由听闻佛法,喻由佛法的车乘,可运载至涅槃之岸,此唯自度而已。
16、大乘—大乘佛法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度生的大方便。故大乘佛法重在自利利他的精神。大乘可喻如大火车,能利度众多的人,运载至涅槃之岸。大乘菩萨以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本,方便为究竟,而作随顺世间,利乐众生,尽于未来方便无尽,不为自利,全在利他,是为究竟。
附件: 99.jpg (2011-12-7 12:23, 75.19 KB) / 下载次数 644
http://xz.tqiant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1MXwxMmVhZGY2NXwxNzMyMzQwMDAwfDB8MA%3D%3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5
(三十五)佛法传入中国
佛法传入中国,据史书所载,系始自后汉,其实后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列子曾引述孔子语:‘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知孔子已知有佛。据朱士行经录载:‘秦王四年,西域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始赍佛经来华,王怪其状,捕之狱,旋放逐于国外。’可知始皇未称帝前,已有沙门及佛经,到达秦国。魏书释老志载有:‘前汉武帝狩中,霍去病获昆邪王所献金人,长丈余,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焚香礼拜。’可知汉武帝时,佛像已到中国。上述事实,只能算是佛教到达中国的肇端,并没有正式的宏传。
直到东汉永平七年,明帝梦金人,飞行殿庭,顶有圆光,明旦以问群臣,是何祥瑞?太史傅毅对曰:周书异记载:昭王时,有五色光,入贯太微。太史苏由奏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一千年后,声教至此。王命勒石记之,陛下所梦,其是矣。于是帝遣郎中蔡愔,博士王遵,中郎将秦景等十八人,往求佛法。至月氐国,遇摄摩腾、竺法兰二尊者,以白马载佛经像,欲来中国弘法,遂请同来。至永平十年到洛阳,暂住鸿胪寺中,后乃建白马寺居之,二尊者遂译出四十二章经,是为中国有佛寺(寺是汉朝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管辖的一级单位,皇帝下面设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卿’,佛教传入后,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叫‘佛寺’),及翻译佛经的开始。
新来的佛教,颇受朝廷的崇奉与保护,于是五岳诸山道士,心怀忌妒,上表云:‘陛下弃本逐末,求教梵僧,恐非大道,臣等五岳诸山,多有聪明智慧,博通经典者,请与试验。臣等经术,悉能了了,太虚符咒,并皆明白,吞符饵气,策使鬼神,入火不烧,履水不溺,愿与比较。’帝许之,择日于白马寺南方,筑三台,分置释道经典,及佛舍利,举火焚之,道经悉成灰烬,佛经则光焰焕发,火不能燃。摄摩腾、竺法兰,踊身虚空,现诸神变,说偈曰:‘狐非师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量,邱无嵩岳荣,法云垂世界,法雨润群萌,显通希有事,处处化群生。’
此时道士六百二十八人,立即改皈佛教。司空刘峻等,二百六十人,京师士庶三百九十人,帝后宫阴夫人,王婕妤并彩女等一百九十人,见此神异,俱求出家,期于修证圣果。帝乃敕建十寺,城外七寺安僧,城内三寺安尼,由是三宝皆备,佛法大行。
【注】
1、鸿胪寺:鸿胪是官名,在周名行人,掌朝觐聘问之事。在秦名典客,掌诸侯及归义蛮夷事,其任务类似今之外交部。寺是官舍,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其初仅用于衙署称,自摄摩腾竺法兰来华,初止于鸿胪寺,后又白马寺以居之,从此专以僧众所居名为寺,沿习至今。
2、佛舍利: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烧之,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杂色者,则系综合所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聚。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坏之,菩萨以次,则坚度递减。
3、师子:兽名,即狮子,古皆作师子。
4、婕音接,言接幸于上也,妤音余,美称也,为汉女官名,武帝所制,位比上卿,爵比列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6
(三十六)佛门分宗的理由
佛法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所有入世出世一切诸法,皆在其范围之内。扬眉瞬目,担水劈柴,是极寻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会扬瞬担劈?则非深入经藏,穷法相唯识之学,必不能提出一个所以然的圆满答案。因此大至整个宇宙,小至一粒微尘,其性其相,其体其用,若不把佛法来说明,就永远成为哑谜。
佛法传到中国后,就分出许多宗来,倘若研究分宗的理由:第一、三藏教义,卷帙太多,不分门就艰于研读。第二、法法各异,有时其性质还极端相反,合之则两俱不成,分之则各显其用。第三、众生根器不等,若欲对治习气,势须对症下药,症既多端,则药需分类。第四、为使系统清晰,便于传承故,不得不化整为零,避繁求简。第五、佛法广大精深,若欲遍学,则寿命精神皆有限,势必至一无所成,倘若一门深入,则下手及成功皆易。第六、历代佛门大德,其所修证传持之法,既各有不同,则其所根据以化导后进者亦异,由是各立门庭,势所不免。这些皆是佛门分宗的理由。有人以为分宗是佛法的分裂,其实分宗乃是分工合作,譬如医院里,虽然分有内科眼耳等多科,然而惟有这样,才能完成整个医院的体系和工作。
佛法在印度时代,虽已规模大备,其间亦有类似宗派的传承,例如无著、世亲的宏扬唯识,龙树、提婆的弘扬三论,迦叶、阿难的弘扬禅法,龙智、善无畏的弘扬密法等,然而皆无显著的门庭标榜。逮至法雨西来,经过诸善知识,分析归纳的结果,乃先后成立了十三宗。即小乘的俱舍、成实二宗,大乘的律、禅、净土、华严、天台、法相、三论、真言、地论、涅槃、摄论等十一宗。其后则地论并于华严,涅槃并于天台,摄论并于法相,由是大乘仅余八宗,合小乘二宗,共为十宗,这便是中土佛法的轮廓。
圆觉经中,威德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这明明道著:佛法非止一门,修行有多方便,那么,分宗是势所必然。既然法法皆归无上菩提,则各宗各派,亦如万流趣于大海,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注】
1、地论:为十地论的简称,是释华严经第六会十地品之论,先曾立宗,及中唐华严宗大兴,此宗遂并入而废。
2、涅槃:为依涅槃经义,弘布佛性常住之宗,盛于六朝隋唐间,及天台宗兴,以法华、涅槃为主,此宗遂并入焉。
3、摄论:为弘布无著菩萨摄大乘论的宗教,盛于陈隋之间,然至法相宗兴,此宗即无人传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6
(三十七)佛教徒的类型
从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讲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觉悟的人生,非消极、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分种族、阶级,都能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类的个性与志趣各各不同,释尊为了契合机宜,也就指示各种不同的法门,让信受者依之实行,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明白了‘万有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理,确切相信我们的生命,是无限期的轮回;我们的善恶行为会影响这生命的业果相续,其间所受的善恶业报,也是毫厘分明,无法逃避。于是生起一种‘胜进心’,不甘堕落,立志向上,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戒,努力在思想行为上修进,依照业报因果的道理,去争取现在或来世的更优裕美满的境遇。这种类型,是实行‘人天乘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绝不能保持长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著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世,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急急地要解脱生死痛苦。于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谛法,及三十七道品去修行,这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有些修习十二因缘法的,是实行‘缘觉乘法’的佛教徒。因这十二因缘之法,而觉悟了人生的真理,达到解脱的境界。
还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人对我都有重大的恩惠,我怎么可以抛弃他们不管,而自己去解脱呢?人世越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济他们。于是发起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大菩提心,努力去修习六度法门,愿为众生服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才算是真正快乐。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说的人天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恋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声闻缘觉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个人的解脱。菩萨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能够舍己为群,利度众生,依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的救世精神,是模范的佛教徒。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6
(三十八)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一、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发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悦,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以比丘僧团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应该大家怎么做,就该怎么做,才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己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公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
六、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教徒,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相同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作为了。
这六和虽有六种,亦可摄为两种,即理和与事和。如见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证悟的真如理性,也就是对宇宙人生所认识的真理,是只有一个,没有两样的,故在思想方面,不消说自然能趋于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属于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统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律,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
六和僧团的最大好处,是佛陀在前‘四和’重视法治精神外,还在后‘二和’重视经济平均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的,但如不重视经济的平均分配和思想的统一,便是这个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因小而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和平共处的要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和才力,不可谓不空前惊人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7
(三十九)佛教服务的人生观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恩:一、父母恩;二、国家恩;三、众生恩;四、佛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其恩惠有如高山大海一样的高深;所以我们必须孝敬顺从他们,父母年纪老了,要优厚的奉养他们,这叫报父母恩。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们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就全靠国家的保护,所以国家对我们很有恩典,我们应该爱国家,效忠国家,报国家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人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细想起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是花费过别人的血汗的。在缘起互助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们都有帮助,也就是对我有恩惠。不但人类,就是动物,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至最没有关系的蚯蚓,也在那里日夜不息地替我们翻松田地。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的,我们应当爱护众生,报众生恩。
这三种恩,从家庭,到国家,到世界宇宙,关系有亲疏,范围有广狭,但都同样对我们的‘肉体生命’有很大恩惠的。另外还有我们的‘精神生命’上有大恩典的,那就是教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报答佛的恩惠。
从佛到父母,到一切人类,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惠,我们都应该报答他。所以,我们舍己为人,贡献一切,来为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佛教服务。我若帮助别人,并不是什么功劳,而正是我报恩的本分事,责任中应该做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服务的人生观。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8
(四十)学佛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
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
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所以执我执法,起惑造业,流浪生死,长沦苦海。佛号觉者,觉而不迷,有大智慧,对于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从执著,再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
因此,学佛的目的,不外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迷是迷个什么?悟又是悟个什么?干脆的说:迷是迷昧真理事实,不知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贪嗔痴的烦恼;悟是悟理见性,明辨事相,从而修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决破无明的罗网,截断生死的根源,证登涅槃的彼岸,生起离苦得乐的胜用。
离苦得乐,是学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殊胜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归纳的说,不出物资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体,食不充腹,住难遮身,行无舟车,都是物质缺少的痛苦;至于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个欲望。欲望一起,想这不成,想那不得,没有金钱,想金钱,有了金钱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长命。像秦始皇那样,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汉武帝那样延召方士炼丹,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结果是幻梦一场,终归于空,不但难填欲壑,精神上仍是留下了一种无可弥补的缺憾和痛苦。
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们提倡学佛,因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解结去缚;而能获致这种修养,使身心恬澹宁静,少欲知足,必须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彻,不争不执,即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学去修习,断除贪嗔痴的三毒习气,那么,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任务,还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痛苦,寻求快乐;还要普为一切众生解除苦难,得到快乐。在现世少欲知足,减少烦恼的痛苦,或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得证涅槃。这都是在消极方面,为了自己要离苦得乐,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达到这种目的之后,更须进一步地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来教导社会,来化度社会,来为社会广大的人群谋福利,使广大的人群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像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像地藏大士说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特学佛的目的达到,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
【注】
1、地藏菩萨—佛将涅槃前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以报母恩,并嘱记天人护持佛法,劝地藏菩萨代佛度末世众生,直到弥勒成佛。地藏菩萨肩荷教化地狱众生,此与他的本愿有因缘。他为光目女时,为救其生母在地狱之苦,而于清净莲华目如来前,发愿度生不尽,誓不成佛,即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地藏菩萨的化迹:远于西元六九六年,新罗国王子,姓金名乔觉,年廿四岁,落发出家,携白犬名善听,乘船渡海,入大唐之九华山修道,端坐七十五年,曾入定二十年。得闵公献九华山为其道场,闵公的儿子跟他出家,名为道明和尚,后闵公亦出家。地藏菩萨世寿九十九岁(僧腊七十五)。入灭日子是农历七月三十日。其肉身纳石函中,后经开函,法体依旧,颜貌如生,叹为奇迹。于肃宗至德二年建塔安置法身,塔成发光如火,因名建塔处为‘神光岭’。
2、徐福又名徐市,是齐国人,自称为道士,告诉秦始皇,海中有三个神山:一是蓬莱,一是方丈,一是瀛洲。这些神山,都住满了仙人,臣愿替皇帝入海求仙,求得长生的方法,但要先期斋戒,还要带了童男女数千人,一同前往,并预备许多供给的食用物品。始皇听了大喜,命人到民间募童男女数千,并供给许多食用之物,命徐福入海求仙,可是徐福寻得一个海岛,就在岛上和那些童男女一齐住下,不再回来。只亏得始皇日夜望仙人降临,连资讯都没有。秦始皇结果只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就崩于沙丘。
3、汉武帝是中国汉朝最强盛的皇帝,他造了华丽的宫殿,迷信神仙,希望长生不老,故延召方士炼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28
(四十一)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
一、佛教是什么
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阇黎’。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佛教寺院的体系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我们现在是博物馆跟学校分开,它是博物馆跟学校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系。佛教所有的一切艺术,都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不能把它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来、领会不到的。以佛菩萨的造像而言,有很多人看到佛教这么多的神像,便以为这是低级宗教、是泛神教;人家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他不知道、也不了解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不是神,是代表法门的。世间有无量无边的事、无量无边的理,用一个形像、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表达的,所以用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品来表达。佛教艺术在教育上特殊用意了解了,便不会把佛教当作是神教;真正清楚了,佩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
一切诸佛是代表我们的性德;一切菩萨、罗汉是代表修德。不修,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显现要靠修德。菩萨代表‘修’,佛代表‘本性’。因此,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所以在华严经里面佛不说法—‘本体’当然没有话说;菩萨就说法了—起作用就有得说。从‘相’上有得讲,从‘作用’上有得讲,从‘本体’上一句话都没有。本体不但不能讲,念头都没有,所谓‘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便是从‘本体’上说的,所以佛代表‘体’,供一尊佛。‘用’为什么供两尊呢?无量无边的‘相、用’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知,一个是行;就是解、行。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学说就是从佛教来的。佛家讲‘解行相应’,他老人家把名词换成‘知行合一’,搞起他的哲学了,其实他的哲学完全从佛法脱胎而得的。‘解’、‘行’;就是‘理’、‘事’。通常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即是代表‘本体’。释迦牟尼佛的两边,供养两尊罗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代表‘解’、代表智慧。迦叶尊者苦行第一,代表实‘行’。也有供奉释迦牟尼佛,旁边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文殊是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贤菩萨是‘行’的代表。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总不外乎‘解、行’两大类。净土宗供奉阿弥陀佛—代表本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代表‘行’;大势至菩萨智慧第一,代表‘解’。所以佛像的供法都有他的意义,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不会供两尊佛三尊菩萨!
每一尊佛代表性德的一个部份,但是诸位要晓得,每一个部份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释迦牟尼佛是从名号上说的,名号都是显性德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这是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寂默就是清净,是对自己的。对人慈悲,对自己要求的是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的,这是我们性德本来具足的。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啊。什么无量呢?一切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寿命无量……。所以供佛便要了解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代表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代表宇宙之间的一种真理。
在佛教的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著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代表(教给我们)平等心、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所以弥勒菩萨面对著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是总统。要怎样去做呢?一定要负责尽职。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持国天王教给我们这个事理。
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你看!佛门不落伍啊!佛门真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是跟著时代走,是领导时代走啊。怎样把持国、增长,做得很圆满呢?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旅游、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警惕、改进。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这叫真正的护法!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能这样做,佛教哪里是迷信、哪里是崇拜偶像呢?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著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圆满。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龙表的就是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教导我们这些啊!不单是神明,对他烧几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错特错了!
由此可知,佛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萨不闻、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啊!再者,‘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现在学佛的人,对这些教育意义,统统不知道。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供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统统都变成迷信。社会上有人批评学佛的人‘迷信’,他说得没错啊!多少学佛的人真没有弄清楚啊。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们讲解清楚,相信他们也要学啊。
二、现代的变体佛教
目前这个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同时出现在世间,所以把我们搞迷糊了。
第一、是刚才讲的‘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释迦牟尼佛原本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传统的佛教教育现在很少见了,其他的佛教,多少也都是变了质的。
第二、是‘宗教的佛教’。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了。今天我们听人家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也没有办法否认!为什么呢?摆在外面的形式确确实实是宗教。不像从前的寺院丛林,每天上课八小时。现在你们看哪个寺院上八个小时的课?古时候中国寺院每天上课八小时,修行八小时。修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坐禅,一种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个小时,解行相应。上课是听讲、研究讨论,是理论上的;然后修清净心,修觉、正、净。每天有十六个小时在用功,妄念当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道场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点福报而已,佛教确实变成宗教了。
第三、是‘佛学’。佛教变成学术,变成哲学了。现在有些大学开‘佛经哲学’这一门课,把佛的教法当作哲学研究。为什么把佛教当作哲学来研究也错了呢?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大学,所有的科系统统都包括了,现在只认定它是哲学部门,把它缩成这么一点点,所以这也错了。欧阳先生讲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所必需。为什么?它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从现前的生活问题,到将来的生死大事,没有一样解决不了的。可见得佛教的教学内涵是非常精深广大,认作学术也是变质。
第四、是‘邪门外道的佛教’。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现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劝善的,劝人做一个好人;学术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识,对社会没有多大的伤害;若是变成邪教,变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点,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骗众生、伤害众生、扰乱社会、危害大众的安全,那是变质变得太不像话了,变得太过分了。这些邪门外道也有一些言词、一些行为,很能吸引人、诱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败,知道吃亏上当,后悔就来不及了。
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会上有这四种,我们要把眼睛睁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们究竟要学哪一种佛法,对于我们才真正有利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2-7 12:31
(四十二)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第四十二章是介绍与本书有关之法相名词及佛学常识
一、法相名词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是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是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是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再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财,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1、十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54、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6、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7、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59、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60、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62、六难:(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
6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64、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65、僧伽:义为‘和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达磨:义为‘法’,指佛法之法,即经典。
67、涅槃: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8、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69、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70、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73、发菩提心:佛经上说过,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广度无量众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二、佛教常识
1、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阳历五月的月圆日。
2、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3、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成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
4、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5、沙罗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槃。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6、圣客沙:是佛陀向其母宣讲佛法,由兜率天下降之地。未来佛弥勒菩萨,将在此地诞生。
7、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高约千余尺,总名为灵鹫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规模最宏大的道场,是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9、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是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10、唐朝有三藏法师,名叫玄奘,曾冒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11、东晋有法显法师,往印度取经,曾经过锡兰及南洋各地。
12、印度有两个法师最早到中国来的:是摄摩腾和竺法兰。
13、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14、佛陀灭度后,著名拥护佛法的印度国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师)。
15、阿育王之子玛兴达(MAHINDA)于西元前二五二年,同其妹僧迦美达,到锡兰岛米兴达礼的地方,遇见帝沙王(KING TISSA)于狩猎之时,向王宣讲佛法,帝沙王非常欢喜,请玛兴达返京城说法。不久,锡兰王国人民大部份改信佛教。而玛兴达之妹,将印度之菩提树移植锡兰,此菩提树至今仍存在,为佛教的胜迹。
16、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17、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西藏,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18、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19、佛经结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二)第二次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PATALLPU —TRA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四)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湿弥罗(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须密(VASUMITAN)尊者为上座,这次的结集造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20、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21、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22、DL,DL者,蒙古语,大海之意,谓智慧如大海。喇嘛者,西藏语,胜者之义。DL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黄衣派。还有班禅喇嘛,位在DL之次,统治后藏全体。
23、慧能,是中国唐代禅宗的六祖,主张顿悟禅,与北方主张渐悟的神秀大师,有南顿北渐之称。
24、天台宗将佛陀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说法:(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
25、中国佛教十宗:成实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26、何谓藏经?藏经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总称,或称‘大藏经’。
27、研究佛教何故须阅读经藏?因经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说一切根本法义,皆摄于经藏中。
28、何谓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1)长行,(2)重颂,(3)孤起,(4)譬喻,(5)因缘,(6)无问自说,(7)本生,(8)本事,(9)未曾有,(10)方广,(11)论议,(12)记别或授记,此十二部中长行、重颂、孤起颂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29、把十二部经,用七言四句偈说出?偈说: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如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
30、中国译佛经开始于东汉明帝时,特请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担任此工作,共译五部经,四部失传,今所存的仅四十二章经。失传四部,即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
欢迎光临 行者物语网 (http://xz.tqiant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