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物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0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宁金抗沙峰 [复制链接]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614
帖子
8304
行者币
1624
在线时间
61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推广链接(赚金币)
发表于 2012-11-5 13:58: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体验行者互动乐趣。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点击登录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关闭
山峰名称: 宁金抗沙峰
山峰高度: 7206米
山峰级别: 7000~8000m
经度纬度: 经: 90.17834 ; 纬: 28.94829
登山季节: 4月-5月;9月-10月
地理分布: 亚洲
所处地区: 西藏自治区江孜县、仁布县、浪卡子县三县交界处
宁金抗沙峰
山峰简介

宁金抗沙峰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他悠然凌驾于“圣湖”、“宗寺”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宁金抗沙”,意思即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其海拔7206米,位于东经90.1度,北纬28.9度,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因宁金抗沙峰悠然凌驾于“圣湖”羊卓雍措和“宗寺”桑顶寺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宁金抗沙”,意思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宁金抗沙峰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宁金抗沙峰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附近有冰川约116多条,冰川面积达118.82平方公里,时常有冰雪崩塌。卡惹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卡惹拉是浪卡子和江孜县之间公路上最高的垭口,海拔5042米,是年楚河支流势龙曲源头。

气候状况

宁金抗沙峰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时常有冰雪崩塌。每年只有4月一5月或9月一10月的春秋季节,才是举行登山活动好时机。

攀登线路

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浪卡子至卡若拉山口,行程187公里。大本营设在海拔5000米的卡若拉冰川末端,主峰的南麓。(拉萨—过渡营地(麻优村)—BC)

◎BC-C1

◎C1-C2

◎C2-C3

◎C3-顶峰

拉萨—过渡营地(麻优村—BC—C1)

从拉萨沿中尼公路,出拉萨之后,经德庆,曲水后沿雅江西行,翻甘巴拉山口后,可见羊卓雍错湖和宁金抗沙峰,再经浪卡子县,过卡惹拉山口(此处为宁金抗沙南山脊路线大本营),再向前行5公里左右右拐下公路,不远即到江孜县热龙乡麻优村,我们将此作为过渡营地加强适应。从拉萨到麻优村整个行程大概要走近5个小时。从麻优村到BC,海拔仅上升100米左右,可以直接坐车开到BC,走路的话要两个小时。BC海拔4800米,位于宁金抗沙主峰西侧,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BC到C1海拔高差有800多米,整个路段都是草坡和碎石的混合地形,开始坡度比较平缓,适应之后开始上升,走碎石坡需要注意别崴脚2、C1海拔5700米。

C1-C2海拔高差有700多米。地形是整个攀登最为复杂的,有碎石坡,冰坡,冰岩混合地形,还有雪坡。

从那开始1个小时左右,一个被称为三角岩的大岩壁出现了。这是整段攀登中最危险的地段。绕过三角岩,从侧面往上爬可以到达山脊,这里斜度比较大,一次只能一个人通过。

从C2到C3,海拔高差只有400米,一直都是雪坡,坡度都比较平缓。沿东北方向山脊走,从舵果龙峰的东南面绕过,到海拔6800米的一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就可以建立C3了。

C3是作为突击营地的,可以直接面对顶峰,路线非常明显。平缓但是曲折,冲顶的路线没有多少难度,可以结组冲顶。尽量早出发,整段路线还是得要4小时左右才能到顶,顶峰相对开阔。

攀登日程

Day1:进山,建立BC,休整。

Day2:(A组从BC向C1运输并建立C1(5600m),宿C1;B组C组从BC向C1运输并下撤宿BC。

Day3:A组向C2探路修路,下撤宿C1;B组C组从BC向C1运输并下撤宿BC。

Day4:A组从C1向C2运输并建立C2,宿C2;B组从BC向C1运输,宿C1;C组从BC向C1运输,下撤宿BC。

Day5:A组向C3探路修路,下撤宿C2;B组从C1向C2运输,下撤宿C1;C组从BC向C1运输,宿C1

Day6:A组从C2向C3运输并建立C3,下撤宿C2;B组C组从C1向C2运输,下撤宿C1。

Day7:全队下撤BC,修整。

Day8:A组上升到C1,其余队员在BC休整一天。

Day9:A组上升到C2,宿C2;B组上升到C1,宿C1。

Day10:A组上升到C3,向顶峰探路修路,下撤宿C3;B组上升到C2,宿C2;C组上升到C1,宿C1。

Day11:A组第一批冲顶,下撤宿C1;B组上升到C3,接应A组冲顶队员,宿C3;C组上升到C2,宿C2。

Day12:B组第二批冲顶,下撤宿C1;C组上升到C3,接应B组冲顶队员,根据当时情况决定安排第三批冲顶或直接撤C3。

Day13:全队休整。

Day14:撤C2,组织冰雪训练

Day15:撤C1。

Day16:BC休整,整理装备。

Day17:出山。

攀登历史

1986年4月28日,中国西藏登山队的桑珠、边巴、加布等12人从该峰南坡沿西南山脊路线首次登上顶峰。

相关背景

应变策略

1、攀登计划按理想情况准备,需要至少5天的连续好天气。

2、若攀登过程中出现较长的坏天气周期,A组、B组轮流在C1待机。

3、食品、耗材和易耗药品按4个星期的攀登周期准备。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