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物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纪录片vip
查看: 3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节的来历与典故 [复制链接]

Rank: 1

UID
2021
帖子
3
行者币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推广链接(赚金币)
发表于 2013-3-23 15:11: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体验行者互动乐趣。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点击登录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关闭
清明节的来历与典故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
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
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
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
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
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
,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
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
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
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
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
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
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
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绵山(今介休绵山
)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
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
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
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
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
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
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
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张家界自助游网倾情打造自助游品牌,为您提供张家界
旅游功略,张家界自驾游,张家界景点图片,旅游路线行程设计,旅游租
车,张家界导游和酒店门票预定,咨询电话:150-7441-5678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