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峰简介   
 
 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东经87°06′,北纬27°54′,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玛峰24公里,沿西北—东南山脊为界,北侧在中国西藏境内,南侧在尼泊尔境内。 峰体上终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有许多深渊般的巨大冰裂缝,冰崩雪崩都十分频繁。1955年法国登山队的9名队员首次登上峰顶。   
  气候状况    
  马卡鲁峰与珠穆朗玛峰大体相似,冬半年干燥而风大,为干季和风季。夏半年为雨季,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暴雨引起了频繁的冰崩、雪崩,造成山上云雾弥漫,冰雪肆虐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旬,因受强烈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只有在4月底至5月末,或9到10月这段时间,是风季与雨季相互过渡的时节,也就常有3—4次持续2—5天的好天气,这时便是进行登山活动的绝好时机,包括马卡鲁峰在内的喜马拉雅地区最好的攀登季节是春季,好天气周期持续较长,一般两周左右。   
  攀登线路     
 【进山路线】 
 
从乌鲁木齐乘汽车或飞机至阿克苏,再北上温宿后继续北行到塔沿拉克,然后徒步沿琼兰河蔷北上,可达托木尔峰南坡。登山大本营可设在职台兰冰川末端,海拔3700米处。另一条路线是从温宿东行至破城子,然后徒步溯河北上40公里,至吐盖别里齐。从此处也可攀登汗腾格里峰和雪莲峰。 
 
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行程670公里,需时两天。再往西转南经白巴、帕卓、卡达至尤帕乡,行程约120公里。可换乘轮牛南下,沿甘马藏布河(朋曲河支流)河谷到达沙基塘登山大本营,行程约60公里。这里是马卡鲁山的东北山麓,海拔3600米,营地较为开阔,水源也较充足。   
  攀登历史     
 1954年,法国登山队登上了海拔7640米的马卡鲁Ⅱ峰 
 
1970,日本登山队登顶海拔8010米的马卡鲁东南卫峰。 
 
1955年5月,法国登山队从尼泊尔王国境内越过西北山脊鞍部,从中国境内的西北侧登上了顶峰,成功首登马卡鲁峰。 
 
1997年,俄罗斯队沿西侧山脊成功登顶马卡鲁峰,这条线路被认为是所有攀登马卡鲁峰的线路中最为困难的,在俄罗斯人成功之前已经有6支队伍在这条路线上折戢沉沙。 
 
2001年,夏尔巴LhakpaDorje成为第一个完成两次攀登马卡鲁的人。 
 
2003年5月,“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马卡鲁峰。   
  相关背景     
 【名字由来】 
 
“Makalu”的称谓是来自于梵语Maha-Kala,代表着大恶,也同样是印度教中至高无上的湿婆神的别称,她的性情反复无常,时而冷酷无情,时而仁慈善良。马卡鲁峰在当地方言里还有另一个名字-Kumba karna,意思是巨人。 
 
2009年2月9日,尼泊尔当地时间下午1:53分,意大利人Simone Moro和他的哈萨克搭档Denis Urubko沿常规路线成功登上马卡鲁顶峰,实现了马卡鲁峰的首次冬季登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