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现代生活改变自然世界

  • 6104人参与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
  • 分享到:
loading...

图集简介:

人类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技的痕迹,而每一种科技都需要有来自地下的某种物质为支撑。乡村的反面是大都市,这里通常被树立为现代化、进步和优秀文化的模范。然而,建造一座城市不仅是从地下开采铁矿那么简单。

相关图集推荐:


  银湖工业,西澳大利亚勒弗罗伊湖。 摄影:Edward Burtynsky
  撰文:Daniel Stone
  摄影:Edward Burtynsky
  距今4000-5000年的那段时间通常被称为“青铜时代”。从那时起,人类就开始勘探珍贵自然资源并加以采集。
  当时,开采铜矿或金矿意味着使用双手劳作,而且有许多工作只能由一个人完成。然而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到了21世纪,人类逐渐发展出了新的开采方式,即在工作中使用大型机械。这样一来,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有了大幅提升。
  人类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技的痕迹,而每一种科技都需要有来自地下的某种物质为支撑——手机中使用的二氧化硅(玻璃);种植食物使用的磷;电线中用到的铜(没有这个元素的使用,你也就无法看到这篇文章了)……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大家了解这些,于是他用了15年的时间,走访世界各地,拍下了大量照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其最新著作《基本元素》。Burtynsky今年61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用照片记录下了地球的变化。与此同时,他还拍摄下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但是他想展示的并非是对于人类的失望,而是想通过拍摄的方式,记录下因改变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痕迹。哪怕这些改变是我们不愿见到的。
  Burtynsky带着这样的目标走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拍摄了采石场,被破坏的岩面,煤田,货柜港口,农村住宅,油田以及盐矿。Burtynsky一般会从空中拍摄,但选择的位置不会太高。因为一旦高度超过240米,拍摄对象的细节就会消失,瓦片就会变成马赛克。而他想要呈现的是照片的颗粒感。他拍下的每一张照片中,都会出现破坏的场景。这种破坏有时是由铲车造成的,有时是因推土机引起的,有时则是因为爆炸,但罪魁祸首,终归还是人类。
  这类拍摄工作一般都会将他引向中国,因为那里是这个星球上人口最多、野心最大、需求最旺盛的地方。Burtynsky是加拿大人,他已经到访中国数十次,每次都能找到再来一次的理由。他见证过无节制的欲望会带来何种后果,正因如此,他才认为中国的欲望不能被简单的妖魔化。“中国的生产建设规模比西方大得多,而且它正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美国和加拿大的失业率越高,中国的就业率就越高。”Burtynsky这样说道。
  这正是Burtynsky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矛盾冲突:破坏与毁灭的同时也意味着生育和发展。石油钻探让工人得以养家糊口,而砍伐树木也可能让某个人获得材料来建造房屋。
  实际上,弄清楚到底什么算是破坏也并不容易。乡村的反面是大都市,这里通常被树立为现代化、进步和优秀文化的模范。然而,建造一座城市不仅是从地下开采铁矿那么简单。从规模入手或许不是看待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因为当人们寻找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时, 他们最终都会被引向同一个答案:用Burtynsky的话来讲就是“人类所做的一切是对需求的自然反应,所以人类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破坏的程度。”

  亚利桑那州克利夫顿市的莫雷西铜矿。 摄影:Edward Burtynsky

  新墨西哥州的吉拉国家森林。 摄影:Edward Burtynsky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废弃的海虾养殖场,墨西哥索诺拉省。 摄影:Edward Burtynsky

  防洪堤坝,鹿特丹港马斯弗拉克特码头 摄影:Edward Burtynsky

  中心转轴式喷灌,亚利桑那州尤马市南部郊区 摄影:Edward Burtynsky

  梯井,印度拉贾斯坦邦安布尔市Panna Meena。 摄影:Edward Burtynsky

  西班牙加的斯市的盐田。 摄影:Edward Burtynsky

  小浪底大坝,河南省黄河。 摄影:Edward Burtynsky

  旱地农作,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的Monegros郡。 摄影:Edward Burty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