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物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纪录片vip
查看: 60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极探险、科考的相关知识 [复制链接]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614
帖子
8307
行者币
1624
在线时间
62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推广链接(赚金币)
发表于 2012-9-18 10:1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体验行者互动乐趣。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点击登录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关闭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南极考察?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位于地球一偶的孤僻独立的白色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全球合作式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极地迷恋,想揭开南极和北极之迷的目的有许多,其中包括个人的,科学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等等。为了进行地球、生物、物理和海洋科学方面的考察,南极吸引着许多探险家、科学家和各国政府。

  早期,一些探险家、科学家是在各国政府、团体、个人的资助下从事南极探险活动的。而现代的南极考察则主要由各国政府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进行,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进行南极考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南极洲的存在和演变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地质科学家研究南极洲及古冈纳大陆的演变对于认识中国的地壳演化、动植物的形成和分布以及成矿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气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气候学家研究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更是不能不考虑南极;南极洲生态系统比较独立而且基本上保持其原生状态,为研究生物学家生物环境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南极洲作为受人类干扰最少的大陆,它不仅提供了全球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信息,并且还是研究目前全球环境变化最有价值的“参照区”;由于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为研究空间物理和宇宙学的良好场所;保留在冰雪中的陨石是南极奉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对南极陨石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探索星空的奥秘,也许还能揭开宇宙间生物起源的奥秘;南极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一直对人类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也许若干年后,南极洲将作为人类最后的矿藏基地被开发利用。当然,神秘的南极对科学家的吸引力还有很多很多,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深入,还将有更多的重大课题等待人们的发现。

  是谁发现了南极?

  数百年来,各国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奔向南极洲,有的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贡献于南极大陆的发现。但谁是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迄今仍有很大争议。这一方面是客观的原因,年代久远,证据不充分,另一方面则是主观的原因,涉及到有些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和民族尊严等。英国探险家库克,经过两次环球航行后断言,不可能存在一 个富饶的南方“未知大陆”,但后来却有些人拼命证明他是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俄国的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看见了靠近南极大陆的亚历山大一世地,但有些人却说他们不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但是这些早期南极探险的先驱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毅力,是值得称颂和学习的。他们的业绩,不但名垂于史册,而且还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探险家和科学家,投身于南极科学考察事业。

  最早去南极探险的是哪些国家的探险家?

  最早寻找南方“未知大陆”的有英国、俄国、美国和法国。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在1768年率船开始寻找南方大陆,首次环绕南极航行,驶进南极圈,抵达南纬71度10分的海域,他是南极探险的先驱。英国的威廉·史密斯,在1819~1821年,5次率船到南极海域航行,发现了南设得兰群岛。俄国的别林斯高晋,在18l9年率船到南极,驶入南极圈,环绕南极航行,几经航行,在1821年发现距南极大陆不远的彼得一世岛。美国的纳撒内尔·帕尔默,在1820年率船驶向南设得兰群岛海域,继续航行,发现南极半岛。英国的詹姆斯·威德尔,在1822年率船向南极挺进,创造了南行的新纪录,到达南纬75度15分的海域。法国的迪蒙·迪尔维尔,在1839年向南极进发,在南极圈附近,发现一条海岸线,并登上岸边。

  英国的詹姆斯·罗斯,在1840年开始,率船驶抵南纬78度11分的海域,又创向南航行的最高纪录,发现了大陆冰障和两座火山以及多个群岛岛的,并寻找到南磁极,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是谁?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各国对南极考察的投入是多少?

  南极考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能够充分地体现各国的综合国力,因而主要表现为各国政府行为。各国对南极考察的投入相差巨大,按照1999年的投入分别是:阿根廷约350万美元、法国2650万美元、智利800万美元、英国约3500万美元、新西兰750万美元、瑞典750万美元(含北极经费),而投入最多的美国是2.5亿美元(含北极考察经费)。我国极地考察的经费每年大约是几百万美元,在经费偏低的条件下,建成、维持着2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一艘破冰船,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有些还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长城站气象条件如何?

  中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都在南极洲边缘地区,相对而言,自然条件要好一些。长城站在亚南极,属典型的副极地海洋性气候,与南极大陆相比,温和湿润。夏季代表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3摄氏度,冬季代表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8.0摄氏度,其年平均气温零下2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零下26.6摄氏度;全年多降水,阴到多云的天数约占80%,降水天数达249天,年平均湿度为88%,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为主,是南极洲最暖、最湿的地区之一。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长城站地区极地气旋活动频繁,经常吹东南偏东风,极大风速为40.3米/秒,个别月份大风日数可达16天之多,全年出现8级以上大风天数为140天,是研究极地气旋活动的好地方。

  中山站气象条件如何?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躁,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中山站年平均气温零下l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下36.4摄氏度;中山站地区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降水天数162天,年平均湿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数要长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连续白昼时间54天,连续黑夜时间58天。中国在南极所建立的两个考察站都设有气象站,都已在世界气象组织注册,全年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的观测。

  南极考察站的物资是怎样运输的?

  南极之所以最晚被人类发现,就是因为她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特别是环绕南极大陆的海冰,直接阻挡了人类探索的脚步。各南极考察站的物资运输也是各国南极考察的一项非常主要的工作,因为相比世界其他地区,南极考察站的运输和物资补给是非常困难的。多数南极考察站建立在南极周边沿海,破冰船可以撞破坚冰,开航到离岸不远处,若海冰足够结实,就实施海冰卸货,用船上的吊车把货物吊放到船旁的冰面上,再用其他车辆转运到考察站,同时可以从船到站连接输油管线,进行燃油补给。若海冰已经破碎,可以实施小艇卸货,把货物分批转运上岸,有些不太重的货物可以用直升飞机吊运。有些考察站建立在南极的内陆,就需要在体基础上再用雪地车和雪橇将物资拖带到内陆的考察站,这就相当费时费力,并且有一定的危险,因此个别考察站附近建立了冰盖机场,考察站的物资大多依靠大型运输机运输,快捷、方便、安全。

  小艇卸货时最常见的困难是什么?

  中国南极考察经常使用的运输方式是在南极进行小艇运输,从大船上放下携带的小艇或驳船,装载考察站用物资,转运到岸边码头。但由于南极沿岸经常聚集的浮冰,极大地干扰了小艇卸运工作,经常造成小艇浆叶损坏,舵叶被撞掉,驳船被撞漏和被冰封住动弹不得。特别是在中山站附近,几乎每年都发生小艇被浮冰围困的事情。对此,小艇上随时准备了御寒的服装、几天的应急食品和必备的通讯器材,以备不测。

  在南极怎样确定所在位置?

  人们通常确定自己位置的方法是使用地图,特别是使用标注详细的大比例尺地图。科学家们现在正利用人造卫星所拍摄的照片和飞机航拍的照片绘制中比例尺的南极地图,但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人类的活动,人们至今还没有绘制出南极的大比例尺地图,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茫茫的南极内陆冰盖,南极考察队员是怎样确定自己所在位置的呢?

  退一步讲即使是有了地图,无奈南极大陆的雪原尤如茫茫大海一样,没有任何参照物,因而也不能在地图上确定出自己的位置。于是,在南极早期探险的人们曾经一边记录下狗拉雪橇和雪上车移动的距离和方位,一边来推断自己所在的大致位置,而在有的地方,就采用过去航海时那样的办法,由观测太阳和星星来定位,即应用天文测量方法。

  80年代后期,南极考察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方法,该系统发射了许多颗卫星,利用卫星定位仪,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开阔的地方都能同时接收到四颗以上的卫星信号,从电波的相差能立即把经度、纬度和高程三维位置高精度地确定下来。因此,自从南极大陆上运用了测地卫星的新技术,进行定位变得既迅速又正确,南极考察队员再也不担心在茫茫冰原上辩不清位置和方向了。

  南极考察站有哪些类型?

  目前,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从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其中,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前苏联的东方站最为著名。

  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是什么样子?

  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一般规模较大,各种建筑设施齐备,一年到头都有人在站上工作。这些站里科学研究项目较多,实验手段先进,许多项目是常年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即使是在严酷的隆冬,科学观测工作也不能停止。因为是常年有人居住,所以站上在后勤保障、交通、通讯、生活设备等方面,基本上能满足队员生活、工作的需要。不过这种站一般夏季人员较多,冬季人员相对减少,越冬人员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和科学家两部分。常年科学考察站就像一座建在南极冰雪王国的微型城镇,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南极科学城。目前,在南极地区,常年科学考察站有50多个。我国的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是常年科学考察站。

  南极夏季科学考察站是什么样子?

  南极夏季科学考察站,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南极夏季(11月至次年3月)才有科学家工作的考察站。冬天到来之前,人员撤离,考察站也就关闭,待到来年夏季再使用。一般来说,这种站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有些也备有动力、机械设备和和队员生活居住的设施。南极夏季科学考察站大多数是常年科学考察站的“子女”站或叫做“卫星”站。它们大多数建在条件恶劣,而又特别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地区。目前,这种夏季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大约有100多个,经常使用的有70~80个左右。我国在南极洲没有夏季科学考察站。

  南极无人自动观测站是什么样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航天技术、卫星观测技术、无线电遥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现代高技术逐步用于南极科学考察,人们广泛使用各种自动化仪器设备,把它们安置在无人站里,通过定时发送观测记录等方式,达到记录和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目的。目前,无人自动观测站在南极洲越来越多,大多数无人自动观测站主要用于收集气象、地磁、地震资料。

  什么是南极避难所?

  南极的气象复杂多变,特别是突然而起的暴风雪对正在进行野外考察的人员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但这种恶劣天气通常不会持续太久,最多2~3天就会过去,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使野外考察的科学工作者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下能有个临时躲避之处,设立了许多避难所,避难所里存放一些食品、燃料、通讯器材、御寒服装等,几个人在避难所生活几天不成问题,待天气转好再走。这些避难所,门从不上锁,各国考察队员以及游客和探险者遇到不测时,可以自行进住,避险躲风,饿了有食物,冷丁有衣被,自行取用,不用付款。这是救难护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南极地区的具体体现。

  我国南极考察始于何时?

  中国的南极考察活动始于八十年代初。但早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就出版了好几本南极方面的书籍,最著名的就是《两极探险记》,开始介绍南极各方面的知识;解放后,新闻界撰写了大量的有关南极知识的文章,出版界编辑出版了很多有关南极自然地理、生物和矿产、探险史方面的书。1957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至可帧教授指出,中国人应该去南极,研究南极。60年代,在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有很多科学家再次提出要考察和研究南极。国家海洋局在正式成立时,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项任务中。就包括“将来进行的南、北极海洋考察工作”。1981年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1983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我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决定。

  1980年1月,首次派出两名科学家赴澳大利亚的南极凯西站,初访南极洲并进行科学考察活动,促而揭开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序幕。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先后选派了50多名科学家到友好国家的南极站或南极考察船上造行科学考察。1985年2月20日,中国首次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又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上建成中国第二个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为什么选在乔治王岛?

  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忽视,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尔后工作的进行。在对南极自然地理有了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南极委认为,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相对于西南极洲而言),但在当时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视线转向了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根据南极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率团随阿根廷的抗冰船“天堂湾”号航行的体会,在南极半岛建站仍有很大困难。于是,南极委选定南设得兰群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站的站址。站址的具体位置还要通过实地勘察,看是否具备较大的露岩地域、船只易接近、卸货方便、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和站区可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等条件再定,之后,预选出11个站址,其中以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地区最为理想,这是一块台阶式鹅卵石地带,地域开阔,有3个宜饮用的淡水湖;海岸线长、滩涂平坦,便于小艇抢滩登陆;距智利马尔什基地机场仅2.3公里,交通方便;夏季露岩多,地衣、苔药等植物发育也比其他地点好,企鹅和其他鸟类在此栖息繁殖,适宜开展多学科考察。最后,中国南极长城站就座落在这里。

  中国南极中山站为什么选在拉斯曼丘陵?

  出于对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考虑,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为东南极洲建站作准备。首先广泛开展了调研工作,多次派专家、学者,到日本昭和基地、苏联青年站及和平站、美国默克麦多站、澳大利亚凯西站参观访问,搜集建站资料,学习外国经验,实地考察了自日本昭和基地、戴维斯站、莫森站至罗斯海的南极大陆沿岸的许多地段,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可行性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最佳方案,预选出两处作为站址,一是普里兹湾内的拉斯曼丘陵地带,即位于南纬69度,东经76度附近;一是阿蒙森湾沿岸。这两处均属露岩地带,易于登陆,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地域广阔,便于发展,而且可作为向南极内陆进行科学考察的前进基地。

  1988年10月初,我国派先遣组随澳大利亚“冰鸟”号考察船赴南极洲,登上拉斯曼丘陵,对预选站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淡水资源和地形特点等进行了实地勘察,认为拉斯曼丘陵的建站条件比阿蒙森湾要优越些。南极委根据先遣组的实地勘察报告,最后确定中山站建在拉斯曼丘陵地带。

  中国南极长城站座落在哪里?

  中国南极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以世界著名的中国长城命名,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7年12月30日题写了站名。
  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其地理座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距离北京距离17501.949千米,与北京的方位每为170度38分27秒。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全岛面积为1160平方千米,就分布有9个国家的9个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区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6千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

  长城站有哪些建筑?

  长城站自建站以来,经过三、五、十三次队扩建,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总面积达42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和科研栋等7座主体房屋,还有若干栋科学用房,如固体潮观测室、地震观测室、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卫星多普勒观测室、地磁探测室等,以及其他用房,如车库、工具库、木工间,冷藏室和蔬菜库等。

  长城站开展哪些科考活动?

  长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员不仅在这里可以从事气象观测、固体潮观测、卫星多普勒观测、地震观测、地磁绝对值观测,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等,还可在生物实验室、无线电波传播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和微机房里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长城站全年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项目的常规观测。在每年的南极夏季期间,除常规观测外,还进行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冰川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体医学和海洋科学的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何处?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距离北京12553.160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有哪些建筑和生活设施?

  中山站建站十年来,经过多次扩建,现也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

  站上生活齐备,可以满足考察队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60名、越冬考察人员25名。队员宿舍内配备有多功能软床、沙发、写字台、衣柜等,室内温度适宜,常年可保持在16~20度。站上的全自动冷热水供水系统,可以满足各用水点全年不间断的冷热水供给。洗澡间保证提供水温不低于40度的热水,供队员们随时洗澡。站上拥有各种车辆十多辆,可以满足交通运输、施工和科学考察的需要。其中包括德国制造的PB240型大型雪地车3辆、这种雪地车,即使在冬季,也可进行远程科学考察。电站由3台150千瓦和1台3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成,可以保证站区生活、工作和科研等的连续用电。站上的医务室,配备有无影灯、多功能手术台等医疗器械,可进行一般性的外科小手术。通讯室安装有两套1.6千瓦的单边带发射机和全波段收讯机,以及海事卫星终端设备,不仅满足了中山站与北京的通讯联络,也可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字、图片传输和电话业务。中山站与长城站一样,也建有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此外,发电机安装有消烟和减噪声设备,可减少发电机的废气排放,防止污染大气环境。

  中山站开展哪些科学考察活动?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学考察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备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摘自:中国科学探险联盟


分享到:
行者物语纪录栏目衍生于旅行和大自然保护,弘扬理性、独立思维。
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野生动物在苦难困境中顽强求生,如你想帮助改变点什么,请从这里开始【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614
帖子
8307
行者币
1624
在线时间
62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
2
发表于 2012-9-18 10:22:16 |只看该作者
       飞机何时开始出现在南极的上空?

  飞机应用于南极考察,就是南极航空时代的开始。

  早在1911年,澳大利亚的南极探险家莫森,在征服南极的进程中,就曾经计划使用飞机了。当他把飞机运到南极,装配完毕正在试飞时,机翼就掉了下来。这既是非常遗憾的,但又是非常幸运的。假设飞机起飞后,机翼再掉下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次飞行探险虽然没有成功,却揭开了南极航空探险史的扉页。

  第一次在南极洲飞行的是英国人体伯特·威尔金斯爵土,1928年11月,他从欺骗岛起飞,在南极半岛上空进行了长距离观测和航空摄影。美国的查里德·伯德上将,在1929年11月29日首次完成了飞越南极点的航行和空中摄影。1933至1935年,伯德在玛丽·伯德地再度利用飞机进行考察,通过航测证明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不连在一起,即南极大陆是一个整体。1935年11月至12月,美国的林肯·埃尔斯沃思和赫伯特·霍利克一凯尼恩从南极半岛顶端的邓迪岛起飞,纵贯南极半岛和横穿西南极洲,到达鲸湾,航程达3700千米,重要的是两机先后着陆4次,首次证实飞机可在南极大陆进行各种项目的考察。1980年2月13日,一架“伊尔一18”型飞机,从前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腾空而起,向着遥远的南方——苏联在南极的青年站飞去,仅用了8小时24分的时间,就安全地降落在青年站的简易机场上。创造了大型飞机飞行距离的纪录。

  谁第一个驾机飞达南极点?

  在南极飞行历史上最值得称道、最值得纪念的恐怕要算是美国的空中探险家伯德了。他在1929年11月29日,用了近l0个小时的时间,胜利地飞到了南极点并返回基地,架起了通往南极点的空中彩虹。

  伯德曾在1926年5月9日,与驾驶员弗洛伊德·贝内特一起,成功地飞越过北极点。1928年下半年,伯德正式宣布飞越南极点及南极洲的计划。同年10月11日,伯德率领一支由两艘军舰、4架飞机、雪上运输车和50名队员组成的庞大的美国探险队,从旧金山出发,于年底到达罗斯冰障。他在鲸湾建立了基地,定名“小亚美利加”。1929年11月29日,伯德率领驾驶员巴尔肯、副驾驶员哈罗德·琼、摄影师阿什利·麦金利从基地起飞。开始时,能见度很好,可以拍摄山脉的照片,但很快就陷入了困难,飞机只有升高到3000米,才可以避免撞到极地高原的山峰。于是,伯德扔下l10千克的食品,以减轻飞机的重量,结果使飞机爬到超过山峰120米的高度,安全进入南极高原上空,不久便胜利到达南极点上空。

  当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远征北极点用了429天,阿蒙森往返南极点费时98天,而伯德从“小亚美利加”基地起飞,经过南极点再回到原地降落,只用了9个半小时。这是多么惊人的飞跃啊!

  南极第一次大规模飞行在何时?

  1946至1947年,美国派遣规模最大的南极考察队(官兵4700余人),出动了定翼飞机19架、直升飞机7架,另有破冰船、航空母舰、潜水艇和驱逐舰等13艘。各种飞机在伯德的指挥下,共飞行了64个航次,对南极大陆沿岸航测面积达390万平方千米,拍摄航空照片1.5万张,侦察照片7万张。通过航测,他们至少确定了18个山脉的地理位置,并把新发现的山脉、半岛、群岛;海岛及海等填入了地图。这次考察中,首次使用了直升飞机。

  南极也有空难吗?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极大地缩短了南极和各国的距离,也为各国进行南极考察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然而,由于南极的自然环境恶劣,天气瞬息万变,暴风雪常常突然而来,众多影响安全的因素的不可预测,造成失事冰原的事故屡见不鲜。最惨痛的失事莫过于1978年新西兰的一架“DC—l0”型飞机在飞往南极的途中,坠毁在埃里伯斯火山了。该机载有257名旅游者,全部遇难。1979年11月4日,美国驻新西兰海军陆战队的大力神客机从新西兰的美国海军南极支援基地起飞,当飞机飞到埃里伯斯火山上空时,突然不明原因地一坠而下,几乎垂直地摔在坚硬的冰原上,14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自那时起,前往南极的旅游飞机再也不允许在埃里伯斯火山上空绕行了。

  尽管南极大大小小的飞行事故层出不穷,但是挡不住探险者和科学家的雄心壮志,也遏制不住旅游者的欲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逐渐摸索和掌握了一整套南极飞行的经验和技艺,建起了一些相对稳定的空中航线。

  国际南极考察的主要课题是哪些?

  南极科学考察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早期为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气象观测.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海陆空及外层空间的全方位的科学考察。考察的学科几乎涉及到整个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国际南极考察的主要要课题包括冰川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气象学、低层和高层大气科学、大地测绘、人体生理和医学,以及海洋科学等。

  南极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还包括对未来全球气候和温度有影响的冰川、臭氧和大气观测,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矿物、海洋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的研究,以及南极大陆作为科学实验室提供良好条件的地壳变化、地层构造和空间科学的研究。

  国际南极考察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南极科学研究的手段以及支持科学研究的技术装备亦日益现代化和高技术化,例如卫星、探空气球、探空火箭、各种飞机、破冰船、科学考察船、特种车辆,以及各种机械电子设备等均得以广泛应用。仅破冰船而言,尽管耗资巨大,但美国在七十年代,前苏联、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八十年代均建造了现代化的南极破冰船。

  纵观南极考察的历史不难看出,南极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和科学研究的“圣地”,正日益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兴趣。

  南极环境对人体生理影响是哪些?

  南极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早已开始,现在一般认为,南极环境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血压降低。人体免疫力下降,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南极这个洁白无暇、超净的世界里。所谓超净,是指南极几乎没有致病细菌和病毒。所以,尽管南极气候严寒,天气多变,但考察队员几乎不患感冒。较长时间生活在无菌条件下的人们,免疫功能会减低,许多考察队员回到国内,要患一次重感冒,就是这个道理。血压降低,是南极对人体生理的另一个影响,特别是原来血压较高的人更为明显,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南极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失眠、反应力下降等,科学家正在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南极,考察队员心理有什么变化?

  从都市里来的越冬人们,在繁闹杂声中生活惯了,来到这连掉根针都能听到响声的极静的世界里,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的极夜,有的失眠,有的食欲退,还经常出现脑功能减退和记忆力下降,易于感情冲动和急躁,甚至有的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变态反应。

  在外国南极站上,有的因不甘寂寞、孤独,私自外逃而身亡,有的因酗酒过量而中毒死亡。在中山站,第二次越冬队,曾经有个队员忍受不了极度的孤独,竟一人外出爬山,为了他的安全,全站出动搜寻,还请求澳大利亚南极站派飞机支援。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有一名队员,经受不住残酷环境的压力而精神失常,站上其他人员被迫24小时轮流看护他,以防出现意外。后来,经与国内及澳大利亚方面联系,派人送他乘澳大利亚船返回霍巴特,再从那里乘飞机提前回国。到了霍巴特,一见到文明世界,这位队员就立即神清气爽,思维完全正常。他甚至要求重返南极,与队友共度最后的时光。

  我国有多少船舶到达南极?

  自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派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极地”号和“雪龙”号。其中前三艘只进行过一个南极航次,后两艘则为中国极地运输、考察专用船。

  “极地”号原系芬兰劳马船厂1971年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中国于1985年购进后,投资750万元改装成南极科学考察运输船。“极地”号从1986年10月25曰首航南极以来,共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于1994年退役。

  “雪龙“号原系乌克兰赫尔松船厂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破冰能力的破冰船,中国购进后,投资3100万元改装成为南极科学考察运输船。于1994年代替“极地”号服役至今,已完成6个南极航次和一个北极航次。

  我国已经组织了多少次南极考察?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始于80年代初。1980年1月,中国首次派出两名科学家赴澳大利亚的南极凯西站,参加澳大利亚组织的南极考察活动,从而揭开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序幕。我国从1984年开始独立组织南极考察以来,已经成功地组织了19次南极考察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有不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考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如何去南极?

  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考察队员一般从北京乘国际民航前往,沿途可能经日本、美国换机后,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然后乘智利民航到智利南部城市彭塔阿雷纳斯,再转乘智利空军飞机至长城站。从长城站返回时,先乘智利空军飞机至彭塔阿雷纳斯,乘智利民航抵圣地亚哥,然后乘飞机返回北京。一般每2~3年,我国都要派考察船赴南极长城站进行补给和科学考察,此时考察队员将乘船前往长城站。

  由于中国南极中山站没有空中航线,所以去中山站的考察队员将乘船前往。我国一般每年都派考察船赴中山站进行补给和科学考察。考察船现在通常从上海启航,沿途将穿越赤道,经澳大利亚后,过西风带抵达中山站。

  现在担任中国南极考察航渡任务的船是哪一艘?

  “极地”号于1994年退役之后,担任中国南极考察航渡任务的船是“雪龙”号船。

  “雪龙“号原系乌克兰赫尔松船厂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破冰能力的破冰船,自重1 1 4 0 0吨,功率为1 7 9 2 0马力,最大航速为1 8节,续航能力达1 . 8万海里,可以一口气从地球北极驶到南极。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 9 9 3年3月2 5日建造完工的这艘船,原设计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具有较强的破冰能力。能以0 . 5节航速,连续冲破1 . 2米厚的冰层。船装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利于破冰。用E级钢板制作的船体,即使在零下4 0摄氏度的严寒气候下,也不会变性。

  “雪龙”号船拥有哪些设施?

  “雪龙”号船装备了各种先进装备和科学考察仪器,船上设立的气象中心,可以接收卫星云图等气象资料,为本船在气候极其恶劣又变化无常的极地海区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位于二层的水文资料采集室,集中了一大批先进的科研仪器,其中有用于搜寻鳞虾及其他南极水生动物的鱼探仪,可在走航时测定海水流速、方向的多谱勒海流计以及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的“C T D”等。加上数据处理中心、样品间、伸缩吊车等配套设施,科研人员可在船上进行一系列海洋考察与研究项目。船上还设有健身房、图书馆、卡拉O K厅、医疗室、手术室等文娱、体育、卫生设施,并有一个小小的游泳池。“雪龙”号是一个流动的科学实验室,也是南极考察队员的一个温暖的“家”。

  参加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是谁?

  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探险队队员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前苏联、美国和日本。

  1989年7月25日,探险队从美国飞抵我国长城站,7月28**们从南极半岛顶端出发,依靠狗拉雪橇和滑雪板,由西向东,穿越南极最高峰——文森峰山脚,到达南极点美国考察站,又穿越从南极点到前苏联东方站之间“不可接近地区”,翻越东部的极地高原,于1990年3月3日到达终点站——前苏联和平站。探险队历时220天,艰苦跋涉5986千米,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国际合作横穿南极大陆的伟大壮举,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瞩目与尊敬。

  中国参加横穿南极大陆的是当时43岁的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冰川学家秦大河。他沿横穿路线进行冰川考察,每隔50~70千米设点挖雪坑(1~1.5米深),测定冰雪参数和冰雪采样,共设100个站位,采取800个样品,获得了第一手完整的研究资料。

  南极点有何建筑和设施

  随着大陆冰盖的移动,当年的阿蒙森和斯科特留在南极点的国旗、账篷等遗物已经“搬了家”,在大约相离今天的南极点2000米的50米冰层下。位于南极点的美国南极考察站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始建于1957年。这年,美国海军工程兵在赛普尔的指挥下,从麦克默多站飞行了8个小时,在离南极点13公里的地方降落,用狗拉雪橇的方法运去建筑物资,靠太阳辨别方向,找到了南极点,建立了一个简易站。现在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是1975年建成的。它的主要建筑物,是由一座半埋在冰雪中的高l 5.8米,直径50米的铝制圆顶建筑物和四座独立的建筑群组成。室内设备齐全,装饰华丽,建有实验室和图书馆等。该站是为了纪念最先到达极点的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

  l975年建成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也偏离南极点。为此,该站的考察队员.每年的元月1日都要用仪器测量一次南极点的位置。插上一个新的标记。该站的补给全部由飞机来完成,站上设有通讯中心、气象中心、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站等建筑。由于该站处在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对赤道以南的任何向太空的发射物保持全方位的观察,便于跟踪围绕地球的人造卫星;极点又是进行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研究的极好场所。正因为如此,美国在此建站并且不惜代价配备了各种精密仪器,充分发挥了它的技术优势,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同时也吸引着各国科学家。

  南极第一城在哪里?

  美国的另一个科学考察站——麦克默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该站1956年建成,有各类建筑200多栋,包括10多座三层高的楼房。麦克默多站是美国南极研究规划的管理中心,也是美国其他南极考察站的综合后勤支援基地,建有一个机场,可以起降大型客机,有通往新西兰的定期航班,此外,在站附近,有两座小型机场。这里还建有大型海水淡化工厂以及一座原子能发电厂(为防止污染现已撤离),建有大型综合修理工厂。麦克默多站的通讯设施、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场一应俱全,仅酒吧就有4座之多。麦克默多站还有私人工程公司,在麦克默多站周围和较远处的各种实验室里,每年冬季有近200名,夏季有2000多名科学家在从事各学科的考察研究。每年在这里工作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科学家都在20~50人左右。每年的夏季,一架架大型客机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把成千名游客运往这里,以观光南极洲的风采。麦克默多站的夏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故有“南极第一城”的美称。

  俄罗斯南极考察站有什么特点?

  美国在南极洲的考察基地以大著称,俄罗斯(前苏联)在南极洲的考察基地则以数量多、分布广而闻名,在南极大陆周围,共分布着俄罗斯的8个常年考察站和6个夏季考察站。由于俄罗斯财政紧张,现大多暂时关闭。

  俄罗斯的青年站,在规模上仅次于麦克默多站,该站建于1962年,以后几经充实、扩建,现在不仅有大功率的无线电中心,还有向大气发射气象火箭的基地,有装备良好的科学馆、实验室和计算中心。该站是苏联在南极的气象中心,与和平站一起服务于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船只,为飞机和船只的安全提供气象保证。该站主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有:极光、电离层物理学、地磁学、冰川学、海洋学等。该站建有大型机场,飞机不定期地飞回本国。

  南极最高的考察站是哪一个?

  俄罗斯的东方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海拔3600米。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很低,相当于其他大陆5600米高的空气含氧量。东方站几乎是南极洲最冷的地方,1983年7月21日,测得一89.2度,人们将这里称为南极的“寒极”;在这里冰川学家打出了世界最深的钻孔,深达2600米(计划打到3700米);由于这里气候酷寒而且风大,被称为南极不可接近地区。该站一般有3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地球物理、高层大气物理、气象学、环境学和冰川学方面的研究。

  日本的昭和站是什么样?

  在纷纷南进的征程中,不甘落后的是日本人。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在经济尚未恢复的1956年夏季,日本南极考察探险队乘“宗谷”号破冰船,在东南极的吕佐夫一霍姆湾一带考察,于1957年1月29日建成昭和站(南纬69度、东经39度)。该站坐落在南北长、东西宽的一个露岩岛上,海拔高度为43米。该岛与南极大陆之间隔着有5公里宽的翁古尔海峡。该站经过多年的扩建和完善,目前已有20幢建筑和3座发电站,总建筑面积已达2900平方米,各种车辆装备40多台,每年在站上越冬人员为30名左右。该站处在极光带,几乎每天都有极光可见,因此是开展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的极好场所。该站建有4座火箭发射装置,在这里发射探空火箭是深测高空的理想手段。

  昭和站的建立,曾为日本南极考察队到达南极点的考察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日本南极考察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最多的站。


行者物语纪录栏目衍生于旅行和大自然保护,弘扬理性、独立思维。
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野生动物在苦难困境中顽强求生,如你想帮助改变点什么,请从这里开始【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614
帖子
8307
行者币
1624
在线时间
62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
3
发表于 2012-9-18 10:25:35 |只看该作者
       英国的南极考察站重要进行哪些研究工作?

  英国在南极建立了7个考察站,主要进行大气科学、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其中大气科学共分三个专题项目:气象学(包括气候、臭氧、太阳辐射、污染)、磁学(包括绝对磁场、磁脉动)、电离层(包括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磁大气层科学)。

  英国在南极的考察站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对理论研究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对其资料的质量,他们自称享有很高的国际威望,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因粒子降落和大气结构变化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英国在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上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丰富了整个南极研究的理论宝库。

  南极最小的常年考察站是哪一个?

  南极考察站几乎都是在各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建立的,但在众多的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只有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建立的“世界公园”站是唯—不属于主权国家的常年科学考察站。还有一个由捷克民间组织建立的“常年越冬站”也十分特别。它就是建在南设得兰群岛的纳尔逊岛冰帽上的捷克斯洛伐克站,这个站是现存的各国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中最小、条件最差、人数最少的常年考察站了。它的全站建筑仅是两座不到10平方米的木板房,无水、无电、无任何通讯设备,仅有2名队员在这里度夏和越冬考察。两名捷克队员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在一个孤岛上,在风暴肆虐的南极隆冬,仍然坚持常年生物考察和气象观测,精神难能可贵。

  各国在南极的考察站为何多建在沿岸?

  南极考察站一般选在南极大陆沿岸,而且地势相对平坦。之所以选在大陆沿岸,主要是考虑大船不能靠近陆岸,要用小艇卸运物资。这样就便于登岸,物资卸运方便,补给容易,而建立在内陆的考察站,又必须用飞机或雪地车再将物资转运一次,费时费力。同时因为沿海岸地域一般比内陆温度偏高,冰雪融水易形成较大的湖泊,考察站就有了充足的淡水资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污水的排放问题,按照《南极条约》有关保护环境的规定,污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到海中,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就要增加净化设备,为了节约经费,减少和缩短入海的管道,考察站建在南极大陆边缘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大多数的南极考察站都建立在沿岸。

  南极考察站的选址有什么原则?

  要在南极洲建立一座科学考察站,首要的任务是选好站址。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南极洲那么大的地域,还不是随便找块地方就行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建站的条件;其次是有没有科学考察的价值。根据分布在南极洲的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100多个夏季站的情况,各国在南极洲选择站址的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条。首先,有裸露基岩的地域。考察站之所以要建在裸露的基岩上,主要是因为对建房的地基要求极为严格。建立在基岩上的房屋更能有效抵御南极狂风的袭击。其次,人员和物资运输要尽量方便,最好建立在沿岸。第三,要有利于综合性内科学考察。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建站的区域,必须有科学考察的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决策者首先要想到的。因为千里迢迢到南极就已经非常不容易,再把考察站建立在荒凉的大陆,又要付山极大的艰辛,若再没有科学研究的价值,简差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这—条标准也是各国选择站址的—条至关重要的条件。

  南极内陆考察站的用水是怎样解决的?

  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以及苏联的东方站,都建在冰盖上,他们又是怎样解决淡水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取冰雪来化水,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消耗。为了减少人力的消耗,有的内陆考察站在蓄水池边缘建立一堵弧形墙,利用风吹雪进入蓄水池。一旦蓄水池内的水少了,就用推土机往蓄水池内推雪,经过加温以保持池中有足够的生活用水。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如何保护南极环境?

  为保护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中国南极考察队要求全体队员遵守南极条约有关条款,严禁追逐、惊吓动物,更不准伤害和捕捉;不经站长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采集各类标本样品,科学考察采集标本、样品,要在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并登记造册;不得进入动植物保护区,保护南极植被,不准毁坏和任意采集;保护南极地区的纪念物,不准乱刻乱划;要爱护友邻站的建筑、设施和装备;外出考察的一切废物(包括大便)都要带回考察站统一销毁。

  最先进入南极圈的人是谁?

  1773年1月17日,载重为462吨的英国“决心”号船,共有船员193人,在船长库克的率领下作环球航行时,在东经30度附近进入南极圈,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向南到达最远的距离,库克及其船员亦为最先越过南极圈的人。

  第一个到达南磁极的人是谁?

  人类为了登上南磁极点,查明它的确切位置,曾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南磁极的位置最早是由爱尔兰人沙克尔顿率领的探险队于1909年查明并确认的。1907年,沙克尔顿组织了一支探险队,雄心勃勃地试图征服南极点相当时南磁极的实地位置。到1909年1月9日,沙克尔顿的探险队到达南纬88度23分处,离南极点只有160千米的路程了。这时,猛烈的暴风雪刮得他们晕头转向,由于缺乏食物和体力不支,如果硬撑下去就可能全军覆没。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只得派出一支小分队,穿越南极大陆的冰盖,向南磁极前进;最后这支小分队终于到达了南磁极,并且测定它的位置是南纬72度25分、东经155度16分。探险队的澳大利亚队员莫森,在征服南磁极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是他找到了英国人罗斯几经努力都没能找到的南磁极具体位置。后人为了铭记莫森作出的贡献,将澳大利亚的一个南极考察站,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莫森站”。

  最先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队是哪一个?

  1957年底,由英国12人组成的探险队,在极地探险家富克斯的率领下,从威德尔海沿岸的谢克尔顿考察站出发,历99天,行程3,437千米,终于在1958年3月2日到达罗斯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从比较短的路线,完成横越南极大陆的壮举,成为最先横越南极大陆的探险队。

  我国南极考察船怎样进行气象预报?

  船舶在极地海区航行、作业或停泊时的气象保障非常重要,而且难度更大。我国南极考察船的气象服务由船上的气象保障组来完成。气象保障组把本船实时观测的气象资料,同接收卫星云图、邻近国家气象台站的传真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做出未来24~48小时的气象预报和实时冰情预报,准确性比较高。结合国内有关单位的配合,还可作出48小时以上的天气形式分析,提供给船队领导参考。但由于极区气象复杂多变,加之预报经验不足,也偶有失误。

  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在哪里?

  南极考察训练基地必须具备类极地的环境,我国的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滑雪场。1986年3月,中国第3次南极考察队首次在这里进行冬季训,以后各次队均在这里进行冬训。

  亚布力滑雪场是中国最大的条件最好的高山滑雪场,曾经成功地举办过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各项雪上比赛项目。滑雪场位于黑龙江省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大锅盔山的北麓,距哈尔滨市260公里,交通比较方便。该滑雪场最高海拔高度为1374米,属于小山区气候,冬季比较寒冷,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3摄氏度。该地区降水量丰富。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降雪,直到次年5月初山顶仍有积雪,一年的积雪期可长达半年之久。因此,亚布力滑雪场的自然环境完全适合类极地训练。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怎样进行冬季训练?

  冬季训练是南极考察队员训练中的重要一环。训练时间一般在每年2至3月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南极自然地理概况、中国南极考察概况和本次考察队的主要任务;野外进行滑雪、雪中登山、冰中脱险、宿营、挖雪沟和雪洞、滑落停止(翻身保护)和位置确定、方向识别等。

  通过冬季训练,使队员掌握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登山要领,尤其要掌握组结式登山技术;学会当人员或车辆陷入冰缝时如何通过绳索迅速进行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掌握当人员从冰坡上下滑时迅速用冰镐和准确的动作使下滑停止的要领;学会雪地挖洞或挖沟进行避难的方法;掌握宿营地点选择、帐篷架设的步骤和方法,并学会用煤油打气炉和高山气炉进行野炊;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和手持式卫星定位仪(GPS)确定位置和识别方向等。

  外国南极考察队员也要进行训练吗?

  为了使南极考察队员适应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取得在南极地区行动的自由,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圆满地完成各项科学考察任务,各从事南极考察的国家无不对考察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使南极考察队员熟悉下一年度的南极计划,内容一般包括野外训练以及根据各自特定的岗位接受专业课程的培训。

  外国南极考察队员如何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野外训练课程是各国南极考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般课程包括在帐篷中露宿;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甚至是在冰天雪地里如何进行工作;如何应付南极常见的环境困难,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巧。

  整个课程涉及在南极环境下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着重于生存技巧。虽然有一些考察队员可能不想离开考察站从事野外跋涉,但是在冰雪中,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以及在低能见度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是与所有考察队员息息相关的。训练内容包括导航、在冰雪中行进、救生技术、野外设备操作、搭帐篷、制造紧急隐蔽处、搜索和救护、越野滑雪、攀冰技术、使用无线电台和野外急救技术等。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是谁?

  世界上大约有3000多入到过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原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钦泉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张坤诚,应美国国家科学院极地研究委员会的邀请,于1985年初抵达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进行友好访问,他们是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

  1984年底,高钦泉、张坤诚从北京出发,到达飞往南极点的前进基地——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然后换乘LC—130大力神飞机飞往南极。这种飞机是往返南极点的主要交通工具,尽管机身很重,但性能很好,行动方便灵活。它与一般飞机不同,除起落架外还配有雪橇,因而不论在陆地区还是在冰原上都可以起落,很适宜在南极洲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使用。南极的气象条件复杂,飞往南极的飞机每隔l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收听1次天气预报。由于天气原因,他们飞往南极点的时间表曾改变了好多次。

  1985年1月11日,他们终于遇上了好天气,顺利地飞到南极点。在到达南极点的当天,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亲手把中国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南纬90度的上空,同时还把一个指向中国北京的指向标插在南极点上。

  谁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中国女性?

  世界各国赴南极考察的人员很多,但女性却寥寥无几。而我国妇女却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中国的南极考察。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华梅,是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女科学家。1983年11月,她应新西兰政府的邀请,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派遣,与另一位科学家许昌,参加了1983~1984年新西兰组织的夏季南极考察,地点是新西兰斯科特站,考察地质专业。

  到达南极洲的第一位中国记者是谁?

  1979年1月15日至2月3日新华社驻智利记者金仁伯,访问了智利在南极半岛上建立的3个站,以及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和阿根廷的奥卡达斯站。他是到南极洲采访的第一位中国记者。此后几乎每一次南极考察和北极考察都有记者随队参加,他们写文章、拍照片,摄录象,把中国的南极考察工作介绍给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第一批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是谁?

  1980年1月6日至3月18日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中国选派董兆乾和张青松2人首次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进行为期47天的科学考察与访问,他们是第一批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此间,他们还访问了美国的麦克默多站、新西兰的斯科特站和法国的迪·迪尔维尔站。

  第一批到达南极洲的中国少年是谁?

  1986年1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了“中国少年纪念标”揭幕仪式。共青团中央少工委从亿万少年儿童中挑选出2名少先队员代表杨海兰和吴弘,赴长城站参加揭幕式。他俩是第一批到达南极洲的中国少先队员。

  谁是横穿南北极的环球探险第一人?

  1979年9月2日,英国兰努尔夫·菲内斯爵士辞别了查尔斯王储,率探险队乘“本杰明·鲍英”号船驶离英国的泰晤士河,从而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穿越南北极的环球探险。他们在穿越南极大陆途中,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81年1月11日到达了新西兰的南极站——斯科特站,历时75天。1982年夏季,爵士和伯顿两人乘雪地摩托车,离开北冰洋的埃尔斯米尔岛北岸的越冬地,去征服最后的路程——北冰洋。一路上因冰墙太多,他们舍弃了雪地摩托车,拉起装有72千克物资的玻雪橇,一步步地向北极点挺进。他们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982年4月11日胜利到达北极点。经过99天的艰苦跋涉,他俩终于走出冰海,回到“本杰明·鲍英”号船,当他们返回英国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至此,历时3年的首次穿越南北两极的探险结束了,行程达56000千米。

  中国如何开展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中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虽然都建立在南极沿岸,但至今已经成功地组织了三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1997年1月18日,有8名队员参加的中国首支内陆冰盖考察队,驾驶三辆雪地车从中山站出发。此后14天里,队员们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深入冰盖300千米,钻取到两支50多米长的冰芯。从这些冰芯中可以分析出近2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状况。

  1998年初,又开展了第二次内陆冰盖考察,深入内陆近500千米,钻取到50余米深的冰芯。

  1999年1月11日,第三次冰盖考察队深入到南极内陆1100余千米的A冰穹地区,在海拔3800多米高的冰盖上,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钻机,钻取到百米深的冰芯,打破了我国冰芯钻探的最高纪录。据测算,该冰芯的“年龄”,起码超过600岁。这次获得的冰芯,为南极科学研究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我们为什么要在南极冰盖上钻取冰芯?

  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冰盖上钻取冰芯样品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深冰芯的钻取要在南极高原上建立设施齐全的考察站,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费时几年才能完成。当然,科学家在北极的一些冰川和青藏高原的冰川上也钻取冰芯,但较在南极要容易一些。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的冰川是由每年的降雪堆积成的冰层所构成,冰雪将大气中降落的各种物质完好地储存起来,因此,冰芯提供了自冰川形成以来气候的全部历史记录。通过对钻取冰样的研究分桥,可以了解全球气候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判别人类活动(特别工业社会以来)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获知天体和地球演化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冰雪是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宝库。


行者物语纪录栏目衍生于旅行和大自然保护,弘扬理性、独立思维。
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野生动物在苦难困境中顽强求生,如你想帮助改变点什么,请从这里开始【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