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期间,长沙火车站流浪者,记录中国底层真实社会。无奈、感动之外,展开对人性善恶、生活诉求、社会福利制度等问题的辩证思考。 边城 (2013) 导演: 陈一线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76分钟 豆瓣 7.6分IMDB暂无 《边城》是由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的本科生拍摄制作的独立原创纪录片,由当时为大三学生的陈一线(陈宇舟)执导。 该片拍摄于2013年春节期间,主创人员在与流浪者朝夕相处生活了一个月后,了解了流浪者的真实生活状态,还原流浪者作为“人”的存在,用镜头辨证地反映“流浪者”群体形成的原因。导演陈一线希望通过此片,能让更多人了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流浪人员的真实生活。 这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纪录片,最终从2000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影片让观者在无奈、感动之外,展开对人性善恶、生活诉求、社会福利制度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在颁奖典礼上,大赛组委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该片获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最佳纪录长片”、纪录片单元“最佳摄影奖”、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视展“评委会特别奖”、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大学生作品”提名奖。 电影剧情 主人公肖良忠返乡工钱被偷,最终走上行骗乞讨之路;老奶奶邓银香的两个女儿不愿承担赡养责任,徒留老奶奶自己申请社保等待入狱的儿子归来;80多岁的老刘为了自由理想坐上火车四海为家,流浪至长沙火车站,准备去救助站骗火车票。 影片三条线索相互交错,力求客观呈现出流浪人员的群像,引起观众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思考。 世间百态,每一个流浪者都有自己的故事。 本片以日记体的形式力求客观展现他们的挣扎与渴求,尊严与欲望,对他人帮助的依赖与对福利制度漏洞的取巧,探讨我国社会福利存在的缺陷。 影片花絮 故事的开始 “2013年我们在长沙火车站采风时,发现有30多个流浪者在火车站滞留,十分可怜这样一群人的遭遇,同时也十分好奇他们为什么不回家,他们如何生活,本能的想尽己之力帮助他们,继而萌生强烈的拍摄欲望拍摄了此片”,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大三学生陈宇舟(艺名陈一线)说。 拍摄中被迫参与乞讨 “最初,这些流浪者很警惕,很抗拒被拍摄。”陈宇舟告诉记者,开始时大家花了5天的时间与流浪者沟通,最后选择了4位人物为主线。 每天早上七八点出门,到晚上12点才回家……从1月30日至2月23日,在前后24天的跟踪拍摄后,陈宇舟他们总共拍摄了3000多段视频。 在拍片过程中,却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比如有一次,在拍摄乞讨者生活时,一位乞讨者突然要求同学们也跟他一样乞讨。 “也许他希望我们跟他做同样的事情,以寻求心理平衡。”僵持一段时间后,有3名同学被迫短暂参与了乞讨。其中参与了乞讨的大一学生刘禹哲说,尽管只有短短十几分钟,,自己深深体会到那份放下尊严的辛酸与无奈。 导演心声 他一共拍摄了3、40人,问及最困难之处,陈宇舟说还是在和被拍摄者们的沟通:“其实每一个纪录片导演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美国有导演在火车站拍纽约的流浪者,他花了1年的时间和被拍摄者们同吃同住,所以他们对导演比较信任。我只有5天的时间,很难取得他们的绝对信任……” 难得的是,《边城》的拍摄成本不到2000元........
因版权保护,作品已下线。永V会员请进入网盘群获得该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