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对比展现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 13068人参与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
  • 分享到:
loading...

图集简介:

由人造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升温对我们的地球造成了很多肉眼可见的变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及许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干旱,森林火灾及洪水等。

相关图集推荐:

  落基山国家公园(之前):美国西北部及加拿大西部有着上千英亩的松树林。     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已经认可了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这一观点,上周五,美国白宫审批了10亿美元专门应对天气灾害及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相关问题。持续变暖的地球正在许多不同的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环境。     由人造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升温对我们的地球造成了很多肉眼可见的变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及许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干旱,森林火灾及洪水等。如下这些图片向人们展现了气候变化对于地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落基山国家公园(现在):气候变暖致使山松甲虫泛滥,而山松甲虫又造成了山坡上松树的大范围死亡。在过去,冻结的温度遏制了昆虫的数量,而如今暖冬使得甲虫得以存活, 从而引发了大范围的森林虫害。     大堡礁(之前):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占地约135000平方英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然而气候变化引发的海洋酸性化及海洋变暖对珊瑚礁的生存造成了长期而巨大的威胁。     大堡礁(现在):珊瑚对于海洋生命的供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海水的升温却引发了大范围的珊瑚白化,而白化的珊瑚更容易死亡。     多瑙河(之前):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其源自德国向东汇入罗马尼亚黑海。多瑙河对于沿岸地区的工业,农业,渔业及交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多瑙河(现在):在2011至2012年间,持续的干旱创造了多瑙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造成了船只的搁浅及部分航道的交通瘫痪。     阿尔卑斯山(之前):马特峰,是欧洲最高峰之一,其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与瑞士交界地带,图为冰雪覆盖的马特峰,该照片摄于1960年8月16日。    阿尔卑斯山(现在):图为冰雪融水侵蚀下的瑞士峰,该照片摄于2005年8月18日。经过几个周期的冰融循环,冰雪融水侵入了裂痕,形成了更大的裂缝,并最终导致了马特峰的解体。     缪尔冰川(之前):这是19世纪后期缪尔冰川的景象,从这张照片的前景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冰山,甚至某些冰山有将近7英尺宽。     缪尔冰川(现在):到2005年,缪尔冰川已经回缩了超过31英里,虽然这张照片与刚才的黑白照摄于同一地点,然而,我们却完全看不到冰川了。河的西侧覆盖有大量的植被,而照片的前景部分则是冰川沉积物形成的鹅卵石河滩。     乍得湖(之前):这是20世纪30年代时的乍得湖,其曾是世界上的第六大湖,可以为居住于尼日利亚,乍得,喀麦隆及尼日尔等地区的至少2000万人供给饮用水。     乍得湖(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乍得湖已经缩小了原面积的80%,灌溉,拦河筑坝,及全球变暖等原因造成了其这一转变。     圣布拉斯群岛(从前):巴拿马的圣布拉斯群岛是古那人的家。然而,气候的变化对这里的传统茅草屋及其古老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圣布拉斯群岛(现在):由于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每到雨季,这座加勒比海岛都会被洪水淹没好几天,图为一个部分淹没于水中的“减速”交通指示牌。     迪巴珊瑚礁(从前):迪吧珊瑚礁位于酋长国东海岸,在2004年时,这里还生活着很多鱼类。     迪吧珊瑚礁(现在):2008年,有害藻类(赤潮)的大量繁殖对这里的珊瑚礁造成了毁灭性的的破坏,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其与温室气体的增加和海水温度的上升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赤潮正在通过消耗海水中氧气的方式在不断地扼杀着海洋中的生命。     惠特比港(从前):惠特比,位于英国北部,曾是一个遍布着船舶,渔民和游客的繁忙渔村。     惠特比港(现在):港口现在很安静,两旁到处都是空置的捕虾笼,渔网和闲置的渔船。 随着全球变暖,鱼类的北迁,如今惠特比仅剩下了约200名渔民。     2003年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这张2003年7月的红外图像可以看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布与浓度。其中的红色部分为每百万超过380的区域。     2007年时的二氧化碳浓度:这是三年后,在地球上的同一区域拍摄的图像,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在不断的上升。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的增加,不得不对2003年时所使用的颜色栏进行调整,不然的话,“这张2007年的图像上将到处都是红色。如果那样的话,全球二氧化碳的分布情况就很难从图上辨析了,”美国宇航局解释说。     这两幅图将从1951年到1980年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温度进行了对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自1880年以来已经增加了1.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