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繁育背后故事:艰辛的重回野外之路

  • 8489人参与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
  • 分享到:
loading...

图集简介:

大熊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中国的象征,但如今它们依然是一个需要依赖保育的濒危物种。由于捕猎和栖息地破坏,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据估计如今仅有大约1600只。

相关图集推荐:


 
  在碧峰峡熊猫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展示,14只大熊猫幼崽放在一条毛毯上。
 
  北京时间5月16日消息,大熊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中国的象征,但如今它们依然是一个需要依赖保育的濒危物种。由于捕猎和栖息地破坏,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据估计如今仅有大约1600只。多年来,动物保护工作者投入了大量心血,试图把这一最受人喜爱的物种从灭绝边缘拯救回来。
 
  2005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家尝试将一只年轻雄性大熊猫放归野外,但不久之后它便不幸死去,据推测很可能是死于与野生大熊猫的打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被亲切地称为“熊猫爸爸”——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在人工繁育环境下出生的熊猫根本不知道如何在野外生存。他们几乎是重新修改了保护区的规划,并最终决定了抚养大熊猫的最好方法,即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去掉所有的人类痕迹,让熊猫母亲亲自抚养幼崽。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圈养大熊猫具备像野外同类一样的生存能力。
 
  如今,对于这些想要与基地内大熊猫亲密接触的人来说,他们首先要把工作服换成毛绒绒的、黑白相间的“熊猫服”,上面还要涂上特殊的“香水”:熊猫尿液和粪便。在苔藓和竹子围起来的环境中,熊猫幼崽都由自己的母亲亲自抚养,大约200台闭路摄像机记录着它们自出生以后的一举一动。随着身体的不断成长,熊猫幼崽会被转移到面积更大、环境更复杂的围场中,在那里学习独自觅食和嬉戏。史密森学会保护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David E. Wildt评价道:“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法,将繁殖计划与自然界中对更多大熊猫的需求联系了起来。”
 
  去年,保护区内的圈养大熊猫数量取得大丰收,一共有21只幼崽出生。到目前为止,张和民的团队已经成功将两只熊猫放归野外。其中第一只是雄性大熊猫“淘淘”,于2012年10月在一个拥有13只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附近被释放。据报道它目前的生存状况良好。
 
  而在去年11月,摄影师阿米·维塔勒同美国自然保育协会的科学家M. Sanjayan加入了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和国家地理电视频道的团队,前往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人工繁育大熊猫进行拍摄,并观察第二只准备放归野外的大熊猫——两岁的雌性大熊猫“张想”。最近的一次报道称,“张想”已经度过了两个月的“过渡期”,适应情况良好。

 
  一个伪装成熊猫的工作人员正在清洁围笼。

 
  在四川雅安的碧峰峡熊猫基地繁育中心,一只人工繁育的熊猫幼崽坐在篮子里,即将被转移到别处。以下图片由摄影师阿米·维塔勒拍摄于2013年11月6日至11日。

 
  饲养员正在给准备放归野外的大熊猫送去竹子。这只熊猫将被放到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环境中。饲养员必须穿着“熊猫服”,使熊猫在放归野外之前都不会见到人的真实模样。

 
  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员试图把大熊猫“云涛”引诱进一个箱子里,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14岁的大熊猫“爷爷”抱着自己的宝宝。“爷爷”是一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它的幼崽将接受训练并最终放归野外。

 
  大熊猫母亲“爷爷”的一岁幼崽。

 
  卧龙自然保护区里的“熊猫服”。任何想要近距离接触熊猫的人都要换上这副行头。

 
  在训练中,张和民和一位熊猫训练员正等待熊猫从笼子里出来。

 
  两岁的“张想”于去年11月份被放归野外。

 
  研究人员用闭路电视观察熊猫的一举一动。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中,一只人工繁育的熊猫正在吃竹子。

 
  在四川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的繁育中心,一只熊猫宝宝正坐在篮子里。

 
  在拍摄大熊猫时,摄影师阿米·维塔勒也穿上了“熊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