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2016-4-18 11:03点阅:3925来源:光明网 繁体

ico

自然博物馆征集了一张雄性“亚洲象”成体标本制作成大象标本,皮张来自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原是一头名叫“敢买”的雄性成年“亚洲象”。“敢买”1978年生于缅甸,1986年来到长春动植物公园。

ico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2008年12月,自然博物馆征集了一张雄性“亚洲象”成体标本制作成大象标本,皮张来自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原是一头名叫“敢买”的雄性成年“亚洲象”。“敢买”1978年生于缅甸,1986年来到长春动植物公园。2008年11月因突发心脏病死亡。图为“敢买”生前照片。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数据测量是标本制作第一个步骤,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制作这件标本时,因为只有“亚洲象”的完整皮张,原始数据无法测量,只能根据大象皮张剥离躯体后的状态和大小,寻找测量数据的解决途径。从物躯体剥离下来的皮张,都会呈现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在没有外力拉伸的状态下,皮张上对应动物背脊和四肢等的部位,纵向长度往往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图为2009年1月,测量象皮,保存原始数据。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象皮的处理是大象标本制作的最为关键的环节。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为了使象皮得以永久保存并且能够体现生前的面貌,需要对象皮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如测量﹑分割﹑清皮﹑浸酸﹑削薄﹑加脂﹑修复)等过程。园方在对“敢买”进行尸检的同时,对皮张做了剥离处理,并将皮张折叠捆扎在一起立刻进行了冷冻处理。图为2008年12月,在清皮架上清理象皮,去掉多余的组织。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清理皮张肉面(内表面)也叫清皮,主要清理的是皮下脂肪。目地是为接下来的浸酸和鞣制做准备。清洗是在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洗涤剂,反复刷洗皮张表面。2011年11月,工作人员正在清洗象皮。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浸酸是对皮张进行化学处理的第一步,目地是改变皮张原有特性。皮板脱水而变坚实,同时也可以促使毛囊收缩。将漂洗干净的皮张控干水分,然后直接投入浸酸液中浸酸。2011年11月,象皮削薄,有利于标本制作。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假体是大象标本的骨架。根据设计方案中大象所呈现的三足着地漫步形态要求,首先要进行假体的形态设计,然后进行骨架制作。(假体主架、外形骨架轮廓、体表轮廓、聚氨酯发泡充填、体表肌肉形态塑形)等工艺流程。图为2009年11月,制作外形骨架轮廓。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钢架在假体中起支撑和定位作用,制作“亚洲象”标本假体的过程中,总共需要三层钢架。之后将轮廓钢架内填满聚氨酯发泡材料,使多层钢架组合成的假体与发泡材料共同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获得体轻、牢固和不易腐坏特点的假体主体,是整体填充的目的。图为2009年11月,大象标本的聚氨酯发泡充填工作。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肌肉塑刻,在假体表面增添肌肉型态。确定假体各部位与皮张数据之间差距后,用图画线条的方式,描绘出要表现的肌肉位置和大小形状,采用聚氨脂发泡材料,用先塑后刻的方法表现肌肉型态,同时填补体积的不足。图为2011年6月,体表肌肉形态塑形顺利完成。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将经过处理的“亚洲象”皮张覆于假体表面,仔细调整位置,使每块皮张有秩序的覆在它们对应的部位上,使假体各部位都能与皮张吻合。经过鞣制的动物皮张在胶粘剂的作用下,与假体表面形成非常牢固的结合。同时腻子还可以填补假体塑、刻之后的一些不足,使假体表面肌肉形态更加流畅。图为2010年6月,象皮试验覆合。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试皮结束后,再次检查所有衔接处,确保所有部位的衔接效果。头部和四肢等部位的皮块,需要先使用针线对其缝合,然后再缝合两个皮块之间的连接缝。 “亚洲象”个体庞大,分块在假体上覆皮粘合需几天的时间,所有皮块全部粘合固定在了假体上。2011年11月,象皮粘合后,需自然晾干。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最后增加一项表面处理工作。这样经过缝合、上色、细节打磨和自然干燥之后,一座亚洲象的标本制作完成。图为2012年3月,为象皮接口处上色。

一头亚洲象的“重生之路”

  2016年4月14日9时许,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内,几十名小学生围着“栩栩如生的大象”参观。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