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女子成人礼

  • 2750人参与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
  • 分享到:
loading...

图集简介: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被誉为“深藏在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源”,是嘉绒藏族风情文化的中心。深厚的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丹巴一代又一代天生丽质的美女,因此丹巴又称“美人谷”。丹巴县的中路乡碉楼成群、美女如云,是“美人谷”的核心区。

相关图集推荐:


  神圣的墨尔多神山纯洁的小金河孕育了风景如画美女如云的“美人谷”。
  撰文、摄影:滕利明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被誉为“深藏在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源”,是嘉绒藏族风情文化的中心。深厚的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丹巴一代又一代天生丽质的美女,因此丹巴又称“美人谷”。丹巴县的中路乡碉楼成群、美女如云,是“美人谷”的核心区。
  从丹巴县城往小金川方向行七公里,就到了中路乡。中路乡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地方,这里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生活遗址、战国时代的古石棺葬群等。中路,藏语的意思是“向往的好地方”。相传,中路人的祖先从西藏向外迁徙时,求神指点,代表神旨意的喇嘛给迁徙者一只羊,说:“你带着羊,羊死在哪里,哪里就是你最想去的好地方”。迁徙者带着羊走到此地,羊就死了,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子孙,开发农耕,故此得名“中路”。中路乡也是“嘉绒”藏族的集聚区,“嘉绒”是女王的河谷的意思。当年神秘消失的川西“东女国”国都就在中路乡。高耸的墨尔多神山、湍急的小金河水见证了女王的美丽容颜,一栋栋古老的碉楼讲述着乾隆二平金川首攻中路山寨的刀光剑影。“美人谷”不但有绚丽的风景、沧桑的历史,还有神秘的“女子成人礼”。
  女子成人礼又称为“几萨”(汉语意为“穿成年新装”的女子)。嘉绒藏族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女人是部族的灵魂。所以女子成人礼充分体现嘉绒藏族关注后辈、尊重女性的一种民间习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显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母系氏族社会文化的基因。
  传说,在古代一嘉绒部落,当首领的儿子长大成人,需要婚配成家之时,他既不求媒妁之言,也不让喇嘛占卜,而是将部落的所有姑娘召集到自家的高碉之下,先请喇嘛诵经祈祷,燃放柏枝进行“煨桑”,然后让儿子从高碉顶上抛下信物。这个信物也十分特别,是一个木制舂盐棒,碉楼下的姑娘则扯起围裙,争先恐后的去接那根舂盐棒,舂盐棒掉在谁的围裙里,谁便成为部落首领的儿媳。后来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仿效这种做法为自己成年儿子选择配偶,久之就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丹巴嘉绒藏族的女性成年礼便是由这种习俗衍化而来的。
  丹巴女性成年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促成的。首先,嘉绒藏族在历史上对女性不歧视,女性成年当家,招婿上门也是常有的事,并且形成当地婚姻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丹巴婚俗中的择偶相对而言是较为开放和自由的,成年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求婚择偶,而成年的界定是男性18岁,女性17岁。成人礼则可以说是女性成年的公示方式。丹巴嘉绒藏族女子的成年礼一般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举行的时间一是需请喇嘛或贡巴择吉日,二是在农事有闲的时候。参加成年礼的成年女性人数不定,可集体、也可以单独举行,其原则是女子必须岁足17岁;若已足17岁,如遇农事繁忙,也可适当延期。举行成人仪式的当日,村民们和亲朋好友,都聚集到寺庙里或碉楼下。参加成年礼的女子一大早就得梳洗打扮,头发的梳辫十分讲究,一般需要三天完成,过程繁琐、复杂。前额左右需各辫三条细发辫,额际系一道由珊瑚和绿松石镶嵌、中有一颗呈花形的大蜜蜡,形似发箍的珠宝带,头顶上两辫交盘,上面串满了由金、银制作,并镶有珊瑚、绿松石、蜜蜡的发箍;两辫交盘的发尾须缠绕在脑后一根长45余厘米、粗约2厘米的发簪上,此为女子成年礼上必戴的标志性饰物。因其头饰装扮形状似两只角,当地又用汉语称仪式为“戴角角”。参加成年礼的女子来到人们中间,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做主持,宣布礼仪开始。主持人对参加成年仪礼的女子进行“墨郎”(祝福和祈祷)。当桑烟袅袅时,人们共同向成年女子祝福,主持人、成年女子父母或亲属分别向成年女子献哈达,成年女子也分别向主持人和父母回敬哈达,同时分别向主持人、父母、亲朋好友敬酒。仪式到高潮时,人们便时而男女排开对歌,时而围起圆圈,跳起锅庄,尽情欢娱。
  愿美丽的丹巴吉祥平安,扎西德勒!


  乡亲们早早就来到成人礼现场,等待见证这神圣时刻。


  泽仁拉姆在展示母亲为她准备的头饰,成人礼的头饰价值不菲。大多数家庭在在女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积攒准备,贵重的多达几十万人民币。


  泽仁拉姆和表妹在给负责梳头的婆婆看自己用手机拍的碉楼照片,母亲在一旁喜悦的整理银饰,这一时刻女孩子需要一身盛装。


  这根信物扎到女孩子的头饰里就表明她已经长大成人,就可以相互追求自己的意中人了。


  母亲在女儿头上洒下饱含浓浓祝福的青稞,愿她一生幸福平安。


  传承老人为姑娘试试新衣,非常合体。


  女孩子成人礼在嘉绒藏区是非常隆重的事情,左邻右居、亲朋好友都赶过来帮忙。


  装扮一新的女孩与母亲一起赶往成人礼地点。远处古朴的碉楼保佑东女国的子孙幸福安康。


  中路乡的藏民居住的还是传统的三层土楼,一层厨房杂物间,二楼是父母居住,三楼一般是子女居住。


  孩子身上系满尊贵的哈达。


  传承人在整理姑娘的装束,梳妆头饰是成人礼最重要的环节。


  参加成人礼的姑娘们相互化妆,有个女孩第一次使用口红。


  每个寨子都会有一个德高望重者被称为吉祥老人,他们是藏寨中的世俗领袖。这是吉祥老人在给大家讲成人礼的流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吉祥老人在墨尔多神山敬献鲜花,祈求千年藏寨平安吉祥。


  桑烟与柏树枝作证,今天我们长大了。


  亲朋好友会送给姑娘一些礼物,祝福她们永远幸福。


  吉祥老人教育孩子们珍惜脚下的土地,珍爱自身,孝敬父母。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


  吉祥老人为孩子们献上洁白的哈达,祝孩子们坦坦荡荡做人。


  寨子里的人们用最美的诵经声祝福孩子们。


  老人把最尊贵的黄色哈达献给墨尔多圣山,心中的圣山啊保佑您的孩子吧。


  大家跳起欢乐的锅庄,整个寨子沸腾起来。


  青年男子顶起毪衫,用古老的谈恋爱形式唱着和江水合拍的情歌。美丽中透着淡淡的忧伤。


  成人礼的姑娘休息间隙,外寨子的人们争相一睹风采,也悄悄的为自己的孩子物色合适的姑娘。


  成熟饱满的青稞寓意姑娘们已经长大成人。


  走过寨门就是新的开始,我们成人了。


  卸了妆的姑娘也加入跳锅庄的队伍,嘉绒姑娘不仅容颜美丽还能歌善舞。


  刚刚参加完成人礼的泽仁拉姆眺望千年的碉楼,憧憬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