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的呼唤:东南亚有蹄类物种濒临灭绝

  • 10114人参与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
  • 分享到:
loading...

图集简介: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一份题为《丛林的呼唤》报告指出,大湄公河区域美丽而神秘的有蹄类动物濒临灭绝,其中包括许多当地特有的物种。除非政府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恢复野生种群的数量和栖息地,它们将有可能消失。

相关图集推荐:

    印度支那虎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一份题为《丛林的呼唤》报告指出,大湄公河区域美丽而神秘的有蹄类动物濒临灭绝,其中包括许多当地特有的物种。除非政府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恢复野生种群的数量和栖息地,它们将有可能消失。   高棉野牛     这份报告重点关注13种有蹄类动物的生存状况:从体型和狗差不多大小的鹿,到对当地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野牛;从大型长角的物种到充满传奇色彩的稀有种类。对于这些物种,我们所知道的是:它们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努力也为时已晚。   极度濒危的黑秃鹫     在大湄公河区域,有两种特有物种——高棉野牛和熊氏鹿已经在20世纪全球性灭绝,而豚鹿和武广牛已处于灭绝的边缘,更多像泽鹿和爪哇野牛这样的物种也即将从曾经栖息的区域消失。     水鹿柬埔寨     湄公河区域多样的栖息环境,使当地拥有地球上种类最丰富的有蹄类动物。仅仅在过去20年间,这儿就发现了四种新的有蹄类物种,这是任何其他地区都无可比拟的,包括盗猎、栖息地破坏等人为因素,正威胁着这些珍稀物种的生存。     豚鹿柬埔寨   大湄公河区域大多数的有蹄类哺乳动物并不为人所知;1992年发现的武广牛,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动物发现之一,但科学家们至今尚未在野外亲眼目睹武广牛。武广牛行踪诡秘,人们难以对其种群数量进行精确统计,只能预估其野外种群数量在十几到数百头之间。   武广牛红外相片,1999年摄于老挝中部     除了栖息地的丧失之外,偷猎是对武广牛最大的威胁,它们经常被困在偷猎者为捕获其他动物而设下的猎套中,不过在越南,WWF碳和生物多样性项目正在发挥作用。通过加强执法,建立当地的森林巡护队伍,一年可以清除14,000个猎套。   泽鹿     “在亚洲,老虎主要的猎物是野牛和大型的鹿类,有蹄类动物的种群数量和湄公河区域老虎的生存密切相关。1998年以来,湄公河区域的老虎数量已经从1200头降到350头左右。而有蹄类猎物种群数量的不断减少,将导致老虎的生存危机。”Gray 博士表示。   爪哇野牛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丽而优雅的爪哇野牛的数量已经下降了80%。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热带干旱森林,柬埔寨东部平原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爪哇野牛,预计在2700-5700头之间。爪哇野牛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盗猎和对牛角的非法贸易。   雌性武广牛,1996年摄于老挝     在湄公河区域,有蹄类动物也是三种濒临灭绝的兀鹫的主要食物来源。许多秃鹫由于腐食服用了兽药双氯芬酸钠的死亡家畜而出现次级中毒死亡,导致印度次大陆上的黑兀鹫、细嘴兀鹫和白背兀鹫数量锐减。     野水牛柬埔寨   “鹿类和野牛的生存状况是整个大湄公河区域生态健康的标志,”Gray博士建议说,“决策者们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态功能。”     叶麂   世界第二小的鹿类—叶麂—因其能被一片大树叶裹住全身而得名,1999年首次在缅甸被记录到。由于很少有人能亲眼看到叶麂,科学家们无法判断其分布和生存状态。而大型有蹄类动物水鹿—在现有鹿种中,其身形仅次于驼鹿和麋鹿——由于遭受盗猎威胁,湄公河区域的水鹿数量急剧减少。   印度野牛     WWF正在和合作伙伴合作,恢复有蹄类的种群及其栖息地。为此,WWF在大湄公河地区支持保护区的管理、执法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替代生计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