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面积曲线
2013-11-19 08:23|查看:1592|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相邻栖息地的物种-面积关系
物种面积曲线,或种数-面积曲线在生态学上是在某一地区内,物种数量与栖息地(或部份栖息地)面积的关系。当面积越大时,物种的数量也倾向较多;实验显示两者的关系依循一套系统数学关系。物种面积关系一般会以单一类生物建构,如所有维管植物或特定营养级的所有物种;很少会为所有生物建构。这条曲线与物种发现图有关,但并非完全相同。
曲线种类
物种面积曲线可以栖息地种类及所使用的普查方案来分类。Frank Preston就将曲线分为两类:样本及隔离种群。样本种群即在受普查地区内相邻栖息地的普查;隔离种群则是在非相邻的栖息地,如岛屿等。米歇尔·罗森莿魏希(Michael Rosenzweig)也指出在非常大的地区内的物种面积关系,例如在生物地理学的州份或大洲中的普查,会与在岛屿或细小相邻地区的普查表现有所不同。
就不同大小的岛屿或孤立群种而言,虽然栖息地越大就倾向有越多的物种,但也有较细小的岛屿拥有更多物种的情况。就相邻的栖息地而言,其物种面积关系会因普查方式而有所不同。普遍的方法是利用多个样方,以较大的样方来包含细小的样方。
物种面积关系
撇除普查方案或栖息地类型,物种面积曲线一般会以简单的函数表现。Frank Preston就指出物种的对数正态分布。设S为物种数量,A为面积,c及z为常数,物种与面积的关系则为:
以上关系在双对数曲线图中可以得出一条直线。相对的Henry Gleason提出了一个半对数模型:
在半对数图中就像一条直线,当中面积是对数,而物种数量则为算数。两者中的物种面积关系差不多都是递减的。
用途
20世纪初,生态学家会以物种面积曲线来估计样方内最少的物种数量,足以使样方有群落的特征。计算曲线下的面积,当使用较大的样方时只得出多些许物种之后,就称为“群落最少面积”,而圈起群落最少面积的样方则称为“抽取样区”,故物种面积曲线又被称为“抽取样区法”。这套方法得到瑞士生态学家布兰白朗奎(Josias Braun-Blanquet)的大肆发展。
群落最少面积的估计必然是主观的,所以一些学者会将群落最少面积定义为包含最少95%物种总数的地区。但问题是物种面积曲线并不一定会有渐近线,所以难以确定总数。事实上,物种的数量多会随面积增加,直至整个世界都被物种所积聚。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