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隐士”白颈长尾雉
2014-7-18 07:53点阅:4305小 中 大 繁体
在赣西北九岭山脉的大森林中,一个人类很少涉足的地方,一只神秘的大鸟华丽登场,清晰可见的白颈下,羽毛闪烁着金属光泽,咖啡色的长尾和背部黑白相间横纹交相辉映,这就是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在长江以南部分山区,野外种群数约1万至1.5万只。由于人类干扰、栖息地丧失,该物种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每年三月中下旬开始,发情的雄鸟会不时地展开周身的羽毛,抖动双翅炫耀取悦异性,当地人称之为“煽情”。
2010年5月的一天,在赣西北九岭山脉的大森林中,一个人类很少涉足的地方,一只神秘的大鸟华丽登场,清晰可见的白颈下,羽毛闪烁着金属光泽,咖啡色的长尾和背部黑白相间横纹交相辉映,这就是白颈长尾雉。
大森林中谜一样的鸟儿,终于第一次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真容。我小心翼翼、边拍摄边接近,由最初的五六十米远开拍,到最后接近到十米以内。镜头在慢慢拉伸,心跳在急剧加快……美丽的雄性大鸟展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大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它开始还有所警觉,但感觉到我们是善意的之后,便大摇大摆一步一步向我们的镜头接近,还抖动着绚丽的双羽,不时翩翩起舞。是时,大森林中唯其独尊——它高贵典雅,它不凡气度,它目空一切——似乎在告诉我,这是它的领地,它就是这片林中的王者。
白颈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的世界受威胁物种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IUCN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均被列为易危物种。该物种仅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栖息于海拔300米至1000米的山区林中,一般单独活动,偶集3—5只小群,生性机警,由于人类干扰、栖息地丧失,行踪难觅。自18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很少记录到其野外活动的影像。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九岭山脉西段,是九岭山区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在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白颈长尾雉得以生息繁衍。科学界确认,这里存有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白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在1000只左右。
2007年开始,我带领摄制组,背着摄影器材,一百多次进入官山密林之中寻找拍摄白颈长尾雉。开始两年多,历尽艰辛却仅两次见到白颈长尾雉倩影,抓拍了几张照片却根本拿不出手,电视画面仍是空白。第三年春天,在蒙蒙细雨中,我在山中开始新一轮寻觅。 2010年5月的一天,我终于近距离、清晰而完整地拍下了一只雄性白颈长尾雉,我给它起名为“王子”。
第二天凌晨,我们又一次进入“王子”的领地,没想到它比我们早到,而且还带来两个异性伙伴。这一次,“王子”已毫无惧色,主动朝我走来,最近时不到三米,以至于我的500毫米长焦镜头无法对焦……这一刻,我更加坚信人与动物心灵的感应。以后的拍摄中,与白颈长尾雉处于同一纬度的邻居们频频进入我们的镜头,如白鹇、勺鸡、竹鸡,还有老大哥猕猴等等。
此后两年,每到春季“王子”都会如约而至。在大森林的同一地点,我总能见到它的身影,并逐渐认识和拍摄金额到它的“家人”。然而,第三年的春天,“王子”似乎失约了,在同一区域里半个多月间,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守候着“王子”的出现。终于有一天,在蒙蒙细雨中,它来了……它瘦弱了,眼神黯淡,毛色也褪去了光泽。更可悲的是少了一条腿,这是被人类设下的铁夹吞噬的。“王子”一瘸一拐地徘徊着,不时地回眸,似乎是在与我作最后的告别,透过镜头我看到它忧郁的眼神,看到它对大自然的依恋,对生命的不舍,我们也能想象出它为挣脱铁夹而舍去一条腿的痛苦情景……这是“王子”留在我们影像中最后的身影,此后,我们再也没见到它。
通过在九岭山脉中前三年的探索、积累加上偶遇“王子”后的观察,我开始对白颈长尾雉这个林中隐士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了解。
白颈长尾雉别名横纹背鸡,当地老乡叫它“地花鸡”,雄鸟和雌鸟有较大差异。他们主要以植物叶、茎、花、果实及农作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主要分布于北纬25度到31度之间,为典型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种类。每年三至五月,是白颈长尾雉繁殖期,雄鸟之间不时会发生争斗,胜者占山为王。此时的雄鸟羽毛异常艳丽,眼镜四周的肉群充血、胀大,变得鲜红。为了取悦异性,雄鸟会抖动双翅,在领地里游荡,以炫耀自己的魅力。雌鸟一般产五枚卵,孵化期通常25天左右。
几年努力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白颈长尾雉的巢穴。这是雌鸟为了孵化临时在一个隐秘处搭建的。我们用隐藏拍摄的方法,风雨无阻坚守拍摄了20多天,终于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的野外孵化、出壳过程。我们意外地发现,和其他的雄性雉类不同,雄性白颈长尾雉在雌鸟孵化期间,始终不离不弃,一直在周围不远处活动,当幼鸟出壳后,还帮助哺育。这样的情景一只持续到第二年幼鸟长成。
出壳后的第二天,五只幼鸟就跟着妈妈离开了巢穴。一周后,我们再见到这个家庭时,已经少了两只幼鸟,到年底则只剩一只幼鸟了。官山生活着许多鸟类的天敌,如豹猫、鼬科动物、蛇、猛禽等。特别是蛇雕较多,时常在森林上空盘旋。这些天敌给白颈长尾雉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幼鸟往往未长成时,就成了这些动物的盘中餐。白颈长尾雉也有躲避天敌的方法。它们一般在晨昏或阴雨天气出来活动觅食,而且往往在容易隐蔽的草树丛附近出没,一有风吹草动就隐于林中不动或直接飞走。夜晚,它们选择在高大阔叶林的树干上栖息。
前六年的拍摄中,我们一直想用镜头揭示白颈长尾雉夜间生活的奥秘,但始终无果。一位老猎人告诉我,他早年在这片森林中狩猎,偶尔见过白颈长尾雉夜间栖息在树上,但树的四周地形十分复杂,靠近悬崖峭壁,人类很难到达。基于这种情况,想要拍摄到它夜间的影像似乎没有可能,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2013年5月下旬的一个黄昏,两只处于发情期的雄鸟一直在争斗,对我们在近处拍摄全然不顾。天渐渐黑了下来,它们也斗得筋疲力尽,居然在我们眼前就近飞上了悬崖边的一棵大树。为不惊扰他们,我决定立即离开此地,等下半夜他们熟睡后再来拍摄。凌晨三点,我们返回原地,终于首次用镜头记录下了白颈长尾雉夜间在树上栖息的影响。
有鸟类专家问我:“你已经上百次见过白颈长尾雉,听见过它的叫声吗?”说来奇怪,与白颈长尾雉同一海拔的白鹇、勺鸡、竹鸡和更高海拔的黄腹角雉,在发情期都会发出响亮的鸣叫声,但在这些年的拍摄中,我们近距离拍摄了白颈长尾雉雄鸟发情、炫耀、争斗,但从未听见过它们发出鸣叫声,可谓“只见其形,未闻其声”,无怪乎当地老乡叫它“哑巴鸡”。
细细想来也不尽然,2010年我们拍摄刚出壳的雏鸟时,就录下了它的鸣叫声。为什么白颈长尾雉长大后都不叫了,至今还没有答案。据我们观察,白颈长尾雉之间的交流多为抖动双翅,雌鸟在回应雄鸟或在招呼幼鸟时,也是采取抖动双翅的方式。
白颈长尾雉作为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千百年来它们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今天濒临灭绝,应该归咎于人类。上个世纪,人们对白颈长尾雉研究、关注、了解太少,而近几十年,人类过度扩张,栖息地破坏,加之偷猎的贪婪和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了该物种数量的急剧减少,以至于到了灭绝的边缘。我们在努力,因为我们真的不希望我们下一代只能从照片上见到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