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喙啄木鸟
象牙喙啄木鸟(学名:Campephilus principalis),又名象牙嘴啄木鸟,是一种濒危,甚至已经灭绝的啄木鸟。
极危(IUCN 3.1)
特征
雄鸟(上)与雌鸟(下)的分别。
象牙喙啄木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啄木鸟,最大的是墨西哥西部的帝啄木鸟。它们长约50厘米,重570克,翼展长75厘米。它们的颈部及背部呈蓝黑色,有白色彩的斑纹,下颚呈黑色。翼面及翼底都有白边,翼底前亦有白边,形成中间有一条黑线,逐渐向翼端扩大。成鸟的喙呈象牙色,雏鸟的呈白垩色。头上有冠,雏鸟及雌鸟的冠呈黑色,雄鸟的冠前边呈黑色,后及侧边呈红色。当站立及双翼折合时,它们下背部就像有一大幅呈三角形的白色,与北美黑啄木鸟(Dryocopus pileatus)有所分别。
象牙喙啄木鸟的直喙强而有力,舌头长而灵活,有刺及尖端坚硬。它们的喙尖稍为扁平,在北美洲的啄木鸟中算为独特。它们的叫声像小号。
栖息地及食性
象牙喙啄木鸟喜欢栖息在密林沼泽及针叶林。在美国内战前,大部份美国南部都是适合它们生活的原始森林覆盖。当时它们分布在德克萨斯州韦部至北卡罗莱纳州及伊利诺伊州至科罗拉多州及古巴。内战后,南部遭受伐林的影响,只余下少量适合栖息的地方。
象牙喙啄木鸟主要吃树栖的甲虫幼虫,且会吃种子、果实及其他昆虫。它们将喙来锤入、钻入及撕开枯树寻找昆虫。它们每一对需要约25平方公里来搜寻足够的食物,分布得算为稀疏。较为普遍的北美黑啄木鸟会与它们争夺食物。
繁殖
象牙喙啄木鸟相信是与伴侣终生及一同迁徙的。它们每年约于1月至5月交配。它们会在枯树上离地15米的地方凿一个巢。每次生2-5只蛋,约需3-5星期来孵化。双亲都会孵蛋及照顾雏鸟,晚上主要是由雄鸟负责。雏鸟出生后5个星期就会学习飞行,但双亲仍会喂养雏鸟达2个月之久。在冬天雏鸟就会离开独立生活。
保育状况
象牙喙啄木鸟于1800年代因猎杀数量而大量下降。于1920年代,当两只象牙喙啄木鸟在科罗拉多州被射杀后,一般相信它们已经灭绝了。
于1938年,在野外就估计只余下20只象牙喙啄木鸟,当中的6-8只在路易斯安娜州的一个私人原始森林。这个森林最终亦被清理及伐林,最后的雌性象牙喙啄木鸟于1944年死去。于1940年代至1990年代有多个听见象牙喙啄木鸟叫声的报告,但都不能证实。它们于1967年被列为濒危物种,并于1994年列为灭绝,但后来因相信它们仍然存在而改列为濒危。
于2004年及2005年间,有指在美国阿肯色州发现最少一只象牙喙啄木鸟。但是,有些学者却怀疑有关的发现,因为在这个地方未有发现象牙喙啄木鸟的尸体或巢穴,甚至怀疑所谓的象牙喙啄木鸟其实是北美黑啄木鸟。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