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基金_行者物语
您现在的位置:行者物语 > 语燃助学基金 > 助学新闻 > 正文
搜索

5万饮料瓶铺就爱心助学路

|2014-11-27 07:58|来源:长春日报|1699人参与|0条评论

  50000多个饮料瓶,3000多元钱,500多个大学生志愿者,两个贫困孩子……一组数据背后演绎的是一个感人的爱心助学故事。

 

  从2011年至今,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收集出售饮料瓶,用所得善款资助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陈泽天和姜丹两名贫困家庭的孩子,爱心接力棒一届一届传递着。

 

  2000多饮料瓶数了一小时

 

  21日9时,记者来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时,一群大学生正在忙碌着,有人查数,有人装袋,很快空饮料瓶装满了10多个编织袋,编织袋后面还立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微尘有心 大爱无声”八个字。寒风中,同学们的手和脸被冻得通红。

 

  大一新生张宇告诉记者,这些瓶子是理学院大一新生开学以来积攒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点,共计2130个饮料瓶,还有近80公斤旧报纸。收废品的来了,称重后说可卖185元钱。同学们表示,这些钱马上要送到一匡街社区孤儿姜丹手中。

 

  同学们说的姜丹12岁,今年夏天,她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多年,可怜的小姜丹成了孤儿,而此时的姜丹刚刚小学毕业,面临辍学的危险。得知这一情况后,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的工作人员任丽娟马上联系到姜丹的大娘,请她为姜丹准备上孤儿学校的申请材料,同时,任丽娟及时向凯旋街道办事处汇报,在多方帮助下,小姜丹通过了吉林省孤儿学校的入学面试,9月初,小姜丹已到省孤儿学校上学。

 

  一年又一年爱心在延续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的拾荒助学活动已经坚持三年,学生们一届一届毕业,爱心接力棒一年一年往下传。

 

  2011年,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成立了爱心驿站,旨在弘扬葛长江老人拾荒助学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资助贫困家庭孩子的活动中。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

 

  当时,社区有个孩子叫陈泽天,正在读初二。小泽天母亲患有精神病,一直与年迈的姥爷相依为命,生活困难。针对小泽天的情况,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理学院的志愿者把同学们平时喝饮料的瓶子收集起来,通过卖瓶子攒下的钱来帮助小泽天。虽然力量很微小,但希望用这片爱心温暖孩子。

 

  几经周折,记者采访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理学院上一届大学生志愿者胡菲,他真诚地说:“我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弟弟妹妹,虽然钱不多,但是希望用实际行动来关爱陈泽天、姜丹这样的孩子。”胡菲告诉记者,当年从学长贾水峰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感觉肩负的使命沉甸甸的。2014年9月,这个接力棒传递到大一新生张宇手里,他腼腆地告诉记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学长们留下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据张宇介绍,捡一个饮料瓶,收益只有一角钱,但积少可以成多,每年理学院学生大致可收集17000个饮料瓶,3年50000多个饮料瓶,每半年卖一次,加上废旧书报,3年筹得善款3000多元钱,他们用这笔钱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

  • 标签:饮料瓶 贫困生 善款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北风
  • 】【打印】【繁体】【关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699人参与,已有0条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行者物语立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