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翻石鹬

翻石鹬

时间:2014-12-15 14:20|查看:2138|评论:0|字体: 繁体

翻石鹬

 

翻石鹬(学名:Arenaria interpres)为鹬科翻石鹬属的鸟类。在中国为旅鸟和冬候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徙。迁徙时常集成松散的大群。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无危(IUCN 3.1)

 

外形特征

 

雄鸟夏季头颈白色,头顶与枕具细的黑色纵纹;前额白色,有一黑色横带横跨于两眼之间,并经两眼垂直向下,与黑色颚纹相交。眼先、耳覆羽和喉白色,胸和前颈黑色,两端分别向颈侧延伸,形成两条带斑;前端与黑色颚纹相联,使喉仅中部为白色。其余下体纯白色。背、肩橙红色,具黑、白色斑;下背和尾上覆羽白色,腰具一黑色横带;尾黑色,外侧5对尾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初级飞羽黑褐色,羽轴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大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外侧次级飞羽基部也为白色,端部黑色;内侧次级飞羽白色,具黑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带。三级飞羽橙栗色,具黑色斑纹;小翼羽及初级覆羽黑色;中覆羽赤褐色;内侧翅覆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在翅基部形成三角形白斑;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上体较暗,多为暗赤褐色,头部黑色纵纹较多。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橙栗色大多消失,变为暗褐色。背部和胸部黑色变为黑褐色。黑白斑驳也不甚明显。幼鸟似成鸟冬羽,但上体体色更暗,多为褐色,具皮黄白色羽缘。

 

翻石鹬体重雄性82~135克,雌性83~110克,体长雄性180~233毫米,雌性208~240毫米;嘴峰雄性20~23毫米,雌性20~24毫米;翅雄性142~155毫米,雌性138~155毫米,尾雄性53~64毫米,雌性57~63毫米;跗跖雄性24~27毫米,雌性25~27毫米。

 

生活习性

 

翻石鹬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大群。行走时步态有点蹒跚,但奔跑很好,飞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飞。觅食时常用微向上翘的嘴翻开海草或小圆石觅找下面隐藏的食物。也常吃腐尸。

 

主要啄食甲壳类、软体动物、蜘蛛、蚯蚓、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部分禾本科植物种子和浆果。常单独或分散成小群觅食。觅食时主要通过嘴翻转水边地上或浅水处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隐藏在下面的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死的动物尸体。

 

栖身环境

 

翻石鹬栖息于岩石海岸、海滨沙滩、泥地和潮涧地带,也出现于海边沼泽及河口沙洲。迁徙期间偶尔也出现于内陆湖泊、河流、沼泽以及附近之荒原和沙石地上。

 

翻石鹬

 

Arenaria interpres

 

繁殖状况

 

翻石鹬的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北极海岸。多置巢于浅滩或岛屿、沙地及海岸灌丛与岩石下,通常隐蔽得很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内垫以草茎、草叶和苔藓。每窝通常产卵4枚,偶尔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淡灰色、灰褐色或橄榄绿色。具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6~44.5×26~31.3毫米,平均40.5×29.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

 

亚种分化

 

翻石鹬指名亚种(学名:Arenaria interpres interpre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东、南至海南和西沙群岛、西至青海和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保护等级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地理分布

 

翻石鹬繁殖于北极圈冻原带,越冬于西欧、非洲西北部、南非、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美国东南部、夏威夷群岛以及中国广东、海南岛、福建和台湾等地。部分终年留居海南岛。迁徙期间经过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西至青海湖,南至广东、福建、香港、台湾、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