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角嘴海雀

角嘴海雀

时间:2014-12-16 13:51|查看:1046|评论:0|字体: 繁体

角嘴海雀

 

角嘴海雀(学名:Cerorhinca monocerata)为海雀科角嘴海雀属的鸟类。夏季主要栖息于海岛、海岸和附近洋面上。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不冻的海洋中,不作长距离的迁徙,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北沿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萨哈林岛、朝鲜西海岸和日本北海道。中国见于辽宁南部旅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美国阿拉斯加。

 

角嘴海雀

 

外形特征

 

角嘴海雀嘴较长而厚,侧扁,嘴峰稍弯曲。上嘴先端具缺刻。鼻孔呈细裂缝状,位于嘴基部,其上覆有皮膜。繁殖期嘴基有角质突起,下嘴也稍隆起。跗跖较短,位于体后部,站立时呈直立状。跗跖前缘被以盾状鳞。尾羽16枚,尾呈圆形,甚短。夏羽额、头顶、后颈、背、肩、翅和尾黑褐色,头侧有两条由长而窄的白色丝状饰羽组成的白色纵纹,一条由眼后开始到后颈侧,另一条由下嘴基部开始到后下颈侧。脸、颊、颏、喉、胸和两胁灰褐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嘴基无三角形肉垂,头侧也无白色饰羽。嘴橙色,脚黄色。

 

大小量度:体长320-41O毫米;嘴峰32-38毫米,翅172-182毫米,尾45-62毫米,跗蹠28-32毫米。

 

角嘴海雀

 

栖息环境

 

夏季主要栖息于海岛、海岸和附近洋面上。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不冻的海洋中,不作长距离的迁徙,仅在非繁殖期进行小距离的游荡。

 

生活习性

 

常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潜水时靠两翅推动。休息时多栖于岸上或冰上,或飘浮于水面。主要以小鱼和甲壳类等动物为食。通常单个或成小群在水面或潜入水下捕食

 

角嘴海雀

 

分布范围

 

角嘴海雀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沿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萨哈林岛、朝鲜西海岸、日本北海道和中国辽宁南部旅顺。冬季游荡到繁殖地南部、日本、韩国沿海地区和北太平洋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墨西哥、美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常成群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生长有草本植物,土壤层厚的海岛上。常在斜坡上掘洞营巢。巢内垫有枯草。每窝产卵1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或具蓝紫色斑点。

 

角嘴海雀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