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棕头鹃鸠

棕头鹃鸠

时间:2015-1-6 17:17|查看:1286|评论:0|字体: 繁体

棕头鹃鸠

 

棕头鹃鸠(学名:Macropygia ruficeps)为鸠鸽科鹃鸠属的鸟类,俗名小鹃鸠。分布于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多生活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山林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无危(IUCN 3.1)

 

棕头鹃鸠

 

物种特征

 

棕头鹃鸠又叫小鹃鸠,体形比斑尾鹃鸠小,体长32厘米。雄鸟头顶和头侧为栗棕色,上背及两肩的棕色稍淡,具少量黑褐色细横斑,并且具有金属绿色光泽。下背、腰部及尾上覆羽暗褐色,尾上覆羽还缀有锈红色。中央尾羽为棕红褐色,没有斑,外侧尾羽为栗棕色而具有黑色次端斑,与斑尾鹃鸠不同,没有灰色。翅膀大都为暗褐色。颏部、喉部近白色,其余下体为棕黄色,胸部还具有宽的白色羽缘,形成显著的白斑。胸侧则杂有黑色的横斑,尾下覆羽为深棕红色。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上背没有金属绿色光泽,胸部杂有较多的黑色。虹膜为珠灰色,嘴角褐色。脚和趾暗紫褐色,爪角褐色。

 

栖息环境

 

棕头鹃鸠为留鸟,广布并常见于东南亚的亚高山森林。中国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罕见留鸟,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林缘和山脚平原,在森林中栖息觅食,也常常群起掠食附近稻田。

 

生活习性

 

常成群活动。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4一7月。常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林中树上枝杈间或灌丛与竹丛间。巢主要由细枝和苔藓等构成。每窝通常产卵1枚。卵的颜色为淡皮黄色,大小为29×21毫米。

 

分布状况

 

分布于文莱,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东帝汶,越南。中国仅有云南亚种,分布于去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

 

保护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亚种

 

棕头鹃鸠云南亚种(学名:Macropygia ruficeps assimilis)。分布于泰国、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Tenasserim。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