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翅绿鸠
红翅绿鸠(学名:Treron sieboldii)为鸠鸽科绿鸠属的鸟类,俗名白腹楔尾鸠、白腹楔尾绿鸠。分布于日本、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自秦岭至长江口以南范围、西至云南、河北等地,多见于山区的森林或多树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体形特征
红翅绿鸠是中型鸟类,雄鸟的前额和眼先为亮橄榄黄色,头顶橄榄色,微缀橙棕色。头侧和后颈为灰黄绿色,颈部较灰,常形成一个带状斑。其余上体和翅膀的内侧为橄榄绿色。有的个体的上背更沾有栗红色。翅膀上上的飞羽和大覆羽黑色,并有大块的紫红栗色斑,而且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的黄色羽缘较宽,在形成二道翅斑。中央一对尾羽为橄榄绿色,其余两侧尾羽从内向外由灰绿色至灰黑色,并具有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灰绿色端斑,在尾羽的两侧形成黑边。额部、喉部为亮黄色,胸部为黄色而沾棕橙色,两胁具灰绿色条纹,腹部和其余下体为乳白色或淡棕黄色,比其他绿鸠类腹部的颜色淡,是它与其他绿鸠的明显不同之一。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色,覆腿羽黄褐色或棕白色,而缀有灰绿色。
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相似,但颏部、喉部为淡黄绿色,头顶和胸部没有棕橙色,背部和翅膀上也没有栗红色,均被暗绿色所取代。
虹膜的外圈为紫红色,内圈为蓝色,嘴为灰蓝色,端部较暗,脚为淡紫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238-340g,♀200-298g;体长♂299-329mm,♀215-316mm;嘴峰♂18-22mm,♀18-20mm;翅♂168-194mm,♀170-193mm;尾♂120-155mm,♀102-136mm;跗蹠♂19-25mm,♀18-25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红翅绿鸠为留鸟,仅有少部分迁徙。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 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缘耕地。
生活习性
常成小群或单独活动。飞行快而直,能在飞行中突然改变方向,飞行时两翅煽动快而有力,常可听到“呼呼”的振翅声。鸣叫声则很象小孩的啼哭声。主要以山樱桃、草莓等浆果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与种子,觅食多在乔、灌木树上,也在地上觅食。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日本、大韩民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越南等地。
在中国分布于中国自秦岭至长江口以南 ,西至云南西南部留鸟,包括陕西秦岭的佛坪、太白,四川南川、城口,贵州绥阳、遵义、贵阳,广西龙津,海南琼中及台湾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6月。营巢于山沟或河谷边的树上。巢呈平盆状 ,甚为简陋,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鸽子嗉囊是食管在进入体腔前,食管壁中段向一侧膨大所形成的球形袋囊。位于前食管与后食管 之间。其内腔可分左右两个侧囊,囊壁较薄怛稍厚于前食管,位于胸 前由两根鸟喙骨所形成的三角区内,后缘紧贴于胸肌前缘。前面与 皮肤真皮层下的皮肌紧贴。皮肌能起到持续压缩嗉囊的功能,将嗉囊内饲料呕雏。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 199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亚种
红翅绿鸠佛坪亚种(学名:Treron sieboldii foping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陕西、四川、贵州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佛坪。
红翅绿鸠海南亚种(学名:Treron sieboldii murielae)。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河内中部。
红翅绿鸠指名亚种(学名:Treron sieboldii sieboldii)。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红翅绿鸠台湾亚种(学名:Treron sieboldii sororius)。分布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