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哺乳纲 > 板齿鼠

板齿鼠

时间:2015-1-10 12:39|查看:1191|评论:0|字体: 繁体

板齿鼠

 

板齿鼠(学名:Bandicota indica)为鼠科板齿鼠属的动物,原生于中国、印度、印尼、老挝、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并引进马来西亚。分布于中国的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主要生活于竹林、草地、沼泽边、甘蔗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是血吸虫Schistosoma spindale的寄主。无危(IUCN 2.3)

 

亚种

 

板齿鼠华南亚种(学名:Bandicota indica nemorivaga),Hodgson于1836年命名。分布于中国的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板齿鼠

 

形态特征

 

吻较短,不突出。尾较粗,其长约与体长相等,其上具清晰的覆瓦状鳞片。背毛较硬,长约40mm。臀部毛尤长,达70mm。足掌裸露,具6枚足垫,爪锐利。乳头6头,胸、腹部各3对。背毛黑褐色,头部与背中央部分毛色最深,体侧稍淡。背毛毛基灰褐色,毛尖棕黄色,杂有黑色长毛。腹毛棕黄色,毛基灰褐色。尾部背腹面均为黑褐色,有光泽。前后足背面黑褐色。头骨粗壮,颧弓向外扩展。鼻骨前端与门齿等齐。眶间宽较窄,有眶上嵴,与颞嵴相接,两颞嵴平行向后延伸至鳞骨。顶间骨小,矢状嵴不发达。枕骨垂直向下。门齿孔后缘超过臼齿前端的连线。臼齿齿列较短,腭骨大于齿列长。听泡不发达。门齿粗大。臼齿咀嚼面的齿突愈合成横嵴状,而不是鼠科动物通常突出的3列齿突。这是鉴别的主要特征。

 

生物学特征

 

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食甘蔗、甘薯、香蕉等具甜味的植物。在水稻田中啮食作物茎叶,严重影响水稻分蘖和成熟。从乳熟至收割期不仅盗食稻谷,而且将其大量拖入洞内。在饥饿时也捕食小鱼、螃蟹等小动物。

 

夜间活动为主,白天多躲藏在洞内或甘蔗、稻丛下。善游泳,可潜水十几分钟。性多疑。出洞前先窥视四周,无异常时才出来。如有敌情则迅速钻入洞中,并将洞口堵塞。如果躲避不及时,将前身直立,背毛耸立,与敌格斗

 

洞穴建于隐蔽处,有2~4个洞口,多达7、8个。洞道分支多,总长达260~750cm。有窝巢和盲道,窝巢内垫有潮湿的软草。

 

生活习性

 

喜栖息在潮湿、土质疏松的地方。善游泳,常筑巢于河堤、田埂、水渠等场所。有时在杂草丛生的堤围、柴草垛下、小竹林中也有分布。洞道长约2.5 -7.5米,洞口粗大,直径约13厘米,每个洞系有洞口2-4个,多的可达7-8个。

 

发生消长规律

 

全年均可繁殖,春末至秋初为繁殖高峰期。每胎可产2~10仔.多为4~6仔。种群数量的季节幅度较小,一般为2~4倍。年度间的变动幅度可达10倍以上。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