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麂
赤麂,学名Muntiacus muntjak,又称印度麂(Muntjac),属哺乳纲鹿科的一种动物,目前可分15个亚种。
特征
赤麂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麂类,体长1~1.2米,肩高50~55厘米。雄麂有小角,角冠基部分出一小枝,角柄前方有一黑色纵纹。长有突出上颚的犬齿,每年会脱角及重长;雌性无角。
赤麂眼下长有发达的眶下香腺,额腺较长,会分泌香油用以标示领域。
习性
赤麂性格温驯细胆,受惊或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如狗吠的声音,所以又有吠鹿(Barking Deer)的称呼。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独居,但也有少数群居,甚至与其他大型动物一齐进食。野狗与缅甸蟒蛇是赤麂的主要天敌。
另外,由于赤麂天生心脏有问题,当受惊吓时,心脏跳动可以超过二百下,若承受不了时可致急性心脏病而死。
赤麂为素食动物,主要以野果及幼叶为食粮,有时会捕捉昆虫来吃。
雄性赤麂
雌性赤麂
分布
赤麂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及华南地区。
亚种
这是15个亚种:
M. m. annamensis, 印度支那
M. m. aureus, 印度半岛
M. m. bancanus
M. m. curvostylis, 泰国
M. m. grandicornis, 缅甸麂, 缅甸
M. m. malabaricus, 南印度及斯里兰卡
M. m. montanus, 山羌, 苏门答腊
M. m. muntjak, 爪哇麂, 爪哇及苏门答腊南部
M. m. nainggolani, 巴里岛
M. m. nigripes, 黑脚麂, 越南及海南岛
M. m. peninsulae, 马来西亚
M. m. robinsoni
M. m. rubidus, 婆罗洲北部
M. m. vaginalis, 缅甸及中国西南部
与山羌的分别
许多人会将赤麂与山羌混淆,甚至误将两者视为同一种动物,但其实不然。事实上赤麂和山羌是不同品种,两者外形很相似,山羌身形较小,肤色由黄色至棕色都有;赤麂身形较庞大,一般呈红棕色。在2006年香港渔护署做大型普查,才发现在港的所谓“山羌”,全部是赤麂。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