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
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在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的其中一种鱼类。鲫鱼经过人工养殖和选育,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例如金鱼就是由此产生的一种观赏鱼类,和食用的野生鲫鱼学名同为 Carassius auratus。
特征
本鱼体侧扁,头略短,吻钝圆,无须。鳞片大;鱼体呈银灰黄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银白色,各鳍灰色,尾鳍浅叉形,背鳍硬棘3至4枚;背鳍软条14 -20枚;臀鳍硬棘2至3枚;臀鳍软条4至7枚;脊椎骨30个,体长59厘米。
分布
本鱼原分布于中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等,并引进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
鲫鱼生活于水深 0 至 20 米,为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河川中下游水草较多之浅水域、溪流或静水水体。对环境适应力强,体内的糖原使鲫鱼能忍受含氧量不高的污浊水,生性敏感且警觉性高。属杂食性,主要以藻类及小型底栖甲壳类为食。产粘性卵黏附于水草上,产卵期为3至9月。
经济利用
为相当普遍的食用鱼,目前已大量养殖,适合清燉、红烧,也是游钓鱼类。
名称讹误
香港地名鲗鱼涌的“鲗”粤音虽同“鲫”的,不过“鲗”字本义却是指乌鲗而非鲫鱼。
亚种
(学名:Carassius auratus argenteaphthalmus)
鲫鱼指名亚种(学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俗名喜头、鲫瓜子、鲭、月鲫仔、细头、鲋鱼、寒鲋。分布于中国与日本等地,一般栖息于江河、湖泊以及池塘及沟渠等水体中。其肉可供食用。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