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红颈苇鹀

红颈苇鹀

时间:2015-1-24 12:04|查看:1495|评论:0|字体: 繁体

红颈苇鹀

 

红颈苇鹀(学名:Emberiza yessoensis)为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黑头。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曾见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多生活于松嫩平原的沿江地带、多在长着各种柳丛、小灌丛和水草的沼泽地和附近生长着各种草丛的地方以及尤喜在草丛等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红颈苇鹀

 

亚种

 

红颈苇鹀东北亚种(学名:Emberiza yessoensis continentalis)。分布于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江苏、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苏南京。

 

红颈苇鹀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夏羽):整个头部、颏和喉均黑色,具不大明显的棕白色眉纹;后颈和上背栗红色;背和肩羽栗褐色而具黑色和锈色斑纹;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小覆羽灰褐具栗色羽缘,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宽阔的栗色羽缘及大型黑色羽干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色;飞羽角褐色,初级飞羽具较窄的棕栗色羽缘,其余飞羽具宽的栗红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还具大型黑色羽干斑;中央一对尾羽栗红具褐色轴斑,其余尾羽黑褐具栗色窄缘,最外一对尾羽的楔状白斑,由内翈先端斜贯外翈基部;次对尾羽白斑较狭长,从内翈先端靠近羽轴并延至尾的1/3—1/2处;喉与颈侧间杂以白色;下体余部棕白色,胸部沾栗色,两胁有锈褐色纵斑;尾下覆羽,翼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

 

雌性成鸟(夏羽):色似雄鸟,但头部黑褐而具锈栗色斑纹;眉纹宽,黄白色;颏和喉黄白色,颧纹黑色。

 

雄性成鸟(冬羽):头和上体的栗色羽缘特别发达,部分遮盖头和背面的黑色,使上体呈浅栗色;颏和喉的黑色部分具棕灰色羽缘。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雌鸟的上嘴角褐,下嘴肉黄色;脚赤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3-21g,♀12-20g;体长♂128-150mm,♀126-140mm;嘴峰♂9-11mm,♀18-21mm;翅♂61-72mm,♀57-77mm;尾♂59-71mm,♀53-71mm;跗蹠♂17-20mm,♀17-20mm。

 

红颈苇鹀

 

栖息环境

 

红颈苇鹀栖于芦苇地及有矮丛的沼泽地以及高地的湿润草甸。越冬在沿海沼泽地带。东北亚种栖息于松嫩平原的松花江和嫩江沿岸地带,多生活在长着各种柳丛、小灌丛和水草的沼泽地和附近生长着各种各样草丛的地方,尤喜生活在草甸等处;也见活动于洮儿河北岸长有水蒿、小叶蒿和苔草的月亮泡草甸中。

 

生活习性

 

4月末始见大量的红颈苇鹀从山海关等地的方向迁来。飞行力弱,多作短距离飞行,飞行不远就停息在较高的枯萎蒿杆上鸣叫。5月上中旬多成对活动,常见雄雌鸟互相追逐,并常见雄鸟在固定巢区鸣叫。鸣叫时站在柳条或蒿草尖上,以早晨鸣唱最烈。鸣声尖锐,单调而重复,在百米之内均能听到。性极机警,遇人立即飞出或隐藏于灌丛中。根据繁殖期食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种子、少量米粒、一些豆科植物种子和大量的鳞翅目昆虫幼虫、鞘翅目昆虫及淡水螺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蒙古,俄罗斯。旅鸟:香港。

 

繁殖方式

 

5月中旬开始筑巢,巢建于塔头草甸的水蒿和苔草基部。巢底部呈半卧地式。巢较隐蔽,如果不遇雌鸟从巢中飞出,很难发现。巢呈碗状,由小叶草干茎或蒿干及马尾构成。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每窝产卵5枚,卵椭圆形,呈石板青色,上具紫褐色点斑和细纹。卵的大小为17.1mm×13.6mm;卵重平均为1.7g。

 

雌鸟孵卵时,雄鸟在其附近鸣叫。孵卵期约为15天左右。留巢期为16天左右。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近危(NT)。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