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鲟
达氏鲟
达氏鲟(学名:Acipenser dabryanus)为鲟科鲟属的鱼类,俗名沙腊子、长江鲟、鲟鱼、小腊子。分布于朝鲜西岸以及金沙江下段和长江上游干流、东海和黄海等,多生活于长江上游干流流水环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
极危,可能绝灭(IUCN 3.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科: 鲟科 Acipenseridae
属: 鲟属 Acipenser
种: 达氏鲟 A. dabryanus
二名法
Acipenser dabryanus
Duméril, 1869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亦称“长江鲟”。硬骨鱼纲,鲟科。体亚圆筒形,体长达1.1m。灰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吻端尖细。口腹位,口前有2对较长的吻须,须长等于须基距离口前缘的1/2.体被5行骨板,余皆裸出。以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和小鱼等为食。为纯淡水定居型鱼类,最大体重15kg以上。雄鱼4-7龄性成熟,雌鱼6-8龄性成熟。仅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支流。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武汉长江边,达氏鲟。
形态特征
体长呈梭形,体表浅黄色。头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较短,前端尖细。口下位,横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须2对。眼小(较中华鲟相对为大)。鼻孔、鳃孔均大。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左右鳃孔分离。体被5行骨板状硬鳞,鳞间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鳃耙呈三角形薄片状,33-54枚。体背及侧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鳍青灰色,边缘白色。腹面扁平,体被五行骨板, 前背骨板约 8~12 个, 第一个骨板不特别大, 幼鱼皮肤粗糙; 侧骨板 26~41 枚, 腹骨板8~13 枚, 背鳍条43~58, 臀鳍条 25~39;口位于头腹面, 横裂, 上下唇褶较发达, 口前方有横裂触须2 对 眼小, 无上下眼脸和瞬膜, 鼻孔一对位于吻部, 头侧眼前方, 具有不发达的喷水孔 尾鳍为歪尾型, 上叶发达, 布满针状菱形硬磷, 尾较短。
生活习性
生长速度较快。生殖群体雄性4-7龄、雌性5-8龄达性成熟,一般体长0.8-1.0米,体重5-10公斤。产卵季节在10-11月,少数延至12月。性成熟个体在繁殖季节上溯至上游、江河主河道产卵,卵为沉性和粘着性。卵粘着在产卵场的石砾滩底发育。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为主,也食水生植物、藻类和腐植质等。幼鱼以水生寡毛类、蜻蜓幼虫、双翅目幼虫、摇蚊幼虫和小鱼等为食;较大幼鱼和成鱼以腐植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产卵期一般停食。达氏鲟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略有集群,分布在长江中上游湖北沙市至金沙江干支流中, 是一种广温性鱼类,生活适应水温范围1~32℃天然环境中达氏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m 的江河浅水区,在岩礁沙底卵石区域游动觅食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在江水回温至12℃以上时开始溯水上游到长江的干支流摄食产卵,达氏鲟同中华鲟一样属于洄游性鱼类,不同的是达氏鲟不作远距离的洄游 达氏鲟怕强光,怕噪音干扰,喜在夜间安静的环境下摄食。
达氏鲟的生长快慢与外源因子密切相关,如水温的高低, 摄食量的多少以及饵料营养价值的高低等 生长适宜水温 18~25℃, 其中水温 20℃为最适生长水温, 水温低于13℃或超过 28℃时,达氏鲟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摄食量明显减少。
自然界中达氏鲟雌鱼性成熟年龄为6~8 龄,体重9~15.9kg,雄鱼性成熟年龄为4~7 龄,体重4.5~12.5kg,生殖期有春 秋两个繁殖期,春季( 3-4月) 和秋季( 11-12月) ,产卵适宜水温16~19℃ 绝对怀量6.0~13.0万粒,卵径2.8~3.5mm,性成熟的雄鱼比雌鱼小,体色也较深性成熟的达氏鲟在繁殖季节会沿江上溯至长江宜宾以上江段进行产卵繁殖,达氏鲟的卵为沉性和黏性卵,卵粒粘附在产卵场的石滩底发育。
分布范围
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在长江的湖北武汉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尤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
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
達氏鱘(4-4)T—1994-3
种群现状
产于长江上游的大型经济鱼类,天然产量不大,而在产区的渔业中尚占有一定位置。近二十年来,数量大减,处于极危状态。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