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可以充分利用面孔判断主人、他人以及自己的同类,而且它们对于面孔的分辨能力广泛,几乎与人类相似。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除了它们估计就是网络与书籍了。到底人们有多喜欢狗作为宠物呢?根据2007年的数据,整个美国就有七千四百八十万条宠物狗,他们的主人在它们身上花费了接近一千亿美元(Udell & Wynne, 2008)。更不要忘记在日常生活中出去宠物犬还有众多的专业犬种,比如导盲犬、缉毒犬、排爆犬、搜救犬、警犬、牧羊犬;甚至一条叫做‘doge’的狗由于它独特的表情,给很多人带来了欢笑。
对于狗有过接触经验的读者肯定知道,狗们毫无疑问可以识别出他们主人是谁,生人是谁:很多看门狗的忠诚表现无疑是最好的注解,要是分不清楚主人和生人,怎么会有人敢于让它们看门呢?虽然狗能够识别主人生人,但是有可能是因为嗅觉,也就是会不会不是依靠阅读面孔来判断主人。那么你认为狗狗是依靠我们的面孔来判断我们是谁的么?要是能够,它们是依靠什么能力判断的呢?还有,它们除了身份,还能识别面孔的其他方面么?
面孔作为最为明显的标准身份的信息,在社交上无出其右。而我们关注的狗狗正是一种社会动物,它们与近亲狼都喜欢成群结队出现,并且有着一定的社会性。与狼不同的是,狗不只是犬类动物,还是与人类共生的少数动物之一,它们与狼同一种祖先,是在与人类的生活过程中先主动驯化(主动改善生活作息以贴近人类)再被动驯化才真正出现(按照基因研究推断驯化时间大约是13万年前(Vila et al., 1997)出现驯化后原始犬类;而考古研究发现最原始的狗类墓葬出现在14000年前,整齐的摆放以及牙齿的细节基本确定至少在当时已经有驯化过的狗存在(Nobis, 1979))。古代人类有选择性地挑选与人更亲近、协同工作能力更高的犬类进行驯化,它们的祖先既聪明,又温顺,还能分辨出人类;所以说我们每天遇到的狗狗们都是被‘精心挑选过’的结果。
科学家也是人类的一部分,他们中不少人也饲养了不少‘人类的好朋友’。他们不光爱狗,还喜欢研究狗。
正如我们生活中的经验那般,狗狗非常擅长于根据人类的指示寻找东西(Miklois et al., 1998, 2005)。科学家在狗狗面前摆上两个盒子,一个藏有食物。不需要学习,狗狗很快就能理解实验员(以及主人)的动作与藏着的食物方向,并且以80%的正确率找到好吃的食物:无论是以点头、用手指指方向、微微躬身子、还是头的朝向这些方式指引狗的注意,狗狗都理解‘那个’动作的方向便是食物的方向。在另一个实验里面(2005),狗狗还是遇到两盘食物,但是主人不给出任何指示;困难的情境下狗狗主动观察主人的面孔来寻求帮助。这些实验很巧妙探索狗狗对于人的指令非常熟悉;甚至发现狗在困难环境下会去观察主人寻求帮助。
上面的结果会不会是因为狗狗能够理解人类行为呢。实验人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探测了许多种生活中的人狗交流情况(Gacsi et al., 2004):一部分实验是探测狗狗能不能给主人捡东西,一部分实验是探测狗狗们会相怎么样的熟悉的人讨食物。一旦人的面孔能被看清楚、还面朝狗狗,狗狗们就更喜欢与这个人交流并且‘捡东西’。相反,只要是眼睛被遮住,或者说朝向别处(也就是兴趣点不在狗身上),狗狗们的兴趣也就下降不少,也就不好好捡了。总而言之,狗狗们可以理解环境甚至主人的兴趣,倘若它们发觉主人没有兴趣(别开的面孔与眼神)就把当前事态理解为‘不是找我’,所以能够改变与人类互动的方式方法。而且狗狗对于‘是不是主人’的判断非常倚重面孔,只有在确认‘这个人是主人’之后,狗狗才会全力以赴。狗狗们在利用面孔判断情景时候简直如同人类,真不愧是我们的好朋友。
既然面孔对于狗狗很重要,所以它们和人类一样依赖面孔来判断‘来者何人’么?在2010年的一个试验中,科学家把狗狗放在两扇门面前,然后让主人与另一位陌生人同时从两扇门(比如主人从左,陌生人从右)走出并走入另一扇门(还是这个例子,主人从左出往右进),之后让狗狗自由选择一扇门进入;在整个过程中,几架摄影机忠实记录狗狗怎么观察整个事态发展。毫无疑问地,狗狗更加喜欢用眼神跟随自己的主人移动,就喜欢往主人前去的屋子望去:狗狗的眼中几乎只有主人,评价看主人快5秒,但是看陌生人也就一秒出头。一旦主人与陌生人都蒙上面孔,狗狗就有些不知所措了,虽然能够通过气味或者体态判断主人,但是它们的观察并没有像刚才一种情况那么敏锐。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它实验手法也可以来判断探索狗狗能不能看懂我们的面孔。比如说有科学家直接测试狗狗怎么分辨主人与其他的熟人(主人的好朋友)。Lomber与Cornwell(2005)教授发现狗狗可以准确分辨主人与陌生人的面孔,也可以轻松分辨熟悉的狗与陌生的狗的面孔。 Huber 教授与同事( 2013)进一步拓展了这个实验。他们先训练狗狗,让狗狗会主动寻找主人的图片。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狗狗都能凭借图片分辨主人。哪怕是图片被遮住,只留下五官信息,还有几只狗能够准确辨别出主人与熟人。在这些试验后,我们可以总结狗狗心中对人的分辨可不是依靠见过几次面分辨,而是真的能够分辨熟悉程度:主人就是主人,再熟悉的人也不会与主人混淆。不光如此,几位日本科学家(Nagasaw et al., 2010)还发现狗狗能够准确分辨主人是开心还是面无表情。总而言之,狗狗可以充分利用面孔判断主人、他人以及自己的同类,而且它们对于面孔的分辨能力广泛,几乎与人类相似。
图片来自于 Huber et al. (2013)。实验对于狗狗没有任何强迫与损伤(当然看久了电视对眼睛不好)。主要的记录来自于实验人员对于录像的编码,看起来整个试验下来最累的是那群研究生了。
有科学家利用了研究人的面孔手段探索狗对于面孔的判断与人类有没有共性(Racca et al., 2010)。他们发现狗狗像人类一样对面孔判断准确。而且,狗对于狗的面孔与人类的面孔似乎都有很明显反应,也就是说狗狗识别面孔很可能是利用一种机制,而不是因为简单地学习或者条件反射分辨主人的面孔。上述关于狗狗能够识别面孔的结果让科学家浮想联翩:是不是因为驯化过程让狗狗获得了识别面孔的能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也驯化一些动物比较一番(Udell & Wynne, 2008)。科学家看上了狗的近亲:狼,它们共同的祖先一部分与人接触变成了狗,一部分自主生活变成了狼。基因角度看两者非常相似。假设面孔的识别能力是来自于出生后的驯化,那么听话的狼应该也和狗一样喜欢人类的面孔。身在匈牙利的Miklosi教授有着很丰富驯养狼的经验,于是他于同事就拿狼与狗比一比(2003)。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个实验,能与人交流的狗与狼都可以通过人的手势寻找隐藏的食物,不过狗总是比狼好一点儿;在寻求帮助的困难环境下,两者差异明显不少:狼无论如何都不能第一时间观察实验人员寻求帮助(平均比狗慢一分钟),也不会长时间盯着实验人员看。驯化的确改变了狼的习性,不过狼与狗差的并不是出生后的驯化,而是一些别的东西。狗狗在人类身边的进化过程少说也有上万年,狗比狼对面孔更大的兴趣完全有可能源自于长时间与人生活的过程(是长期的生活甚至进化让狗狗的大脑产生了变化,而出生之后的驯化不足以改变对于面孔的兴趣;狼是一个好例子,我们驯化狼的时间太短,不足以产生大脑的变化),让狗对于面孔兴趣盎然。
科学家最后把研究兴趣转向了脑成像探索狗的大脑结构。毕竟上述几组试验的最好解释就是狗拥有一种人类也拥有的处理办法:通过专门处理面孔的大脑区域。就在这两年,不同实验室都在探索狗的大脑里有什么地方专门处理面孔,在对比面孔、生活中的场景、甚至于通过电脑技术打乱的面孔图片,科学家发现了狗对于面孔处理的大脑区域:颞叶(Dilks et al., 2015; Cuaya et al., 2016)。与灵长类动物一样,狗的右侧大脑下方区域对于面孔有着独特的反应,这一种反应在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研究手法、以及不同的狗身上都有体现。所以,狗之所以对面孔判断准去兴趣盎然,是因为它们的大脑里‘武装’了处理面孔的区块。这个区块出现的原因据推理应该是源自于与人类的交往和生活。可惜现在研究的征途才是刚刚开始(Miklosi教授语),不少谜团还未完全解开,不过我们可以稍作总结:正是由于与人类相似的大脑结构让狗狗有着和人类一样阅读面孔的能力。
图来自于Dilks et al (2015),狗狗们在MRI机器里面就是看这些东西。所以它们也就能坚持不动一会儿;反正我可能还不如它们能坚持,sort of。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Doge愿意盯着你那是因为他能认出你。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