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种不论是书写家中附近街猫或动物、访谈收容所「狗妈妈」们的处境、作为「猫中途」经验的文字与影像纪录,以及走出国外,从旅行中探索他国动物「文化」的复杂性,或走访各国动物园的观察与省思等等,都让我们看见不同区域、各个面向的观察纪录,这些作品呈现的复杂性,可在我们回到社会议题的思考时,做为一种参照。
台湾具有动物关怀的自然与动物书写,除了深耕多年的刘克襄、早期还有廖鸿基的《鲸生鲸世》等鲸豚作品、沈振中的《老鹰的故事》等老鹰三部曲,徐仁修《动物记事》、朱耀沂《人虫大战》、李淳阳《李淳阳昆虫记》、黄美秀《黑熊手记》、游登良《撞见野生动物》等则更结合了动物知识的传递。吴明益的《蝶道》则开启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新形式;6月甫出版的邱常婷短篇小说集《怪物之乡》以台东山林为题材,被标榜为「新世代的自然书写」。
谈到理想的动物书写,黄宗洁说,她反而期待「动物书写」的框架被拿掉,「而是把动物议题包裹在任何作品中,就像我们不可能说吴明益的《单车失窃记》是动物书写,但一定很多人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动物园是怎么一回事。」她表示,希望未来我们不需要专门写一本书去讨论,而是让动物议题成为文学本就应该存在的东西,「就像牠们自然存在我们生活中一样」。
比如香港作家韩丽珠笔下小说常出现寓言化的动物,但其实她把城市的困境与动物的困境绑在一起,何尝不也是一种自然书写。
而近年各种不论是书写家中附近街猫或动物、访谈收容所「狗妈妈」们的处境、作为「猫中途」经验的文字与影像纪录,以及走出国外,从旅行中探索他国动物「文化」的复杂性,或走访各国动物园的观察与省思等等,都让我们看见不同区域、各个面向的观察纪录,这些作品呈现的复杂性,可在我们回到社会议题的思考时,做为一种参照。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