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禾花雀从“无危”到“濒危”终至“极危”,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强烈的警示:从中汲取教训,方能防止类似“禾花雀从无危变极危”的悲剧再演。
张永生
媒体近日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禾花雀(学名黄胸鹀)的评级,从“濒危”升到“极危”。这意味着禾花雀离“野外灭绝”只有一步之遥,而13年前这种鸟类还处于“无危”状态。据悉,禾花雀数量锐减的主因,是国内一些地区的人们视之为“天上人参”而疯狂捕猎食用。
读罢新闻,一边惊讶一些国人的能吃、贪吃,一边深感保护的薄弱。从“无危”到“极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实际上,早在1997年,因南方一些省份的人们食用禾花雀成风,国家有关部门禁止了禾花雀买卖;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之列入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但各种地下交易仍然猖獗。试想,如果保护意识增强,保护措施到位,打击非法捕猎力度加大,相关违法成本高,禾花雀断不至于处于“极危”这样的局面。
不可否认,一些动物保护涉及到改变所谓的进补文化、斩断长期形成的利益链,绝非易事;完善保护制度、提高保护能力、提升执法水平,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更应看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强,才能主动想办法、寻对策、出实招,防患未然;反之,问题抵到面前才幡然醒悟,木已成舟,想挽回就难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禾花雀从“无危”到“濒危”终至“极危”,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强烈的警示:从中汲取教训,方能防止类似“禾花雀从无危变极危”的悲剧再演。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