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资讯 保护 摄影 纪录 濒危 名词 组织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2019-5-1 10:18

来源:利维坦|1073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ico

如今我们丰富的语言系统已经分化出了许许多多语种乃至方言,那么在动物的语言系统里,是否也存在地域性语言的区别?

ico

  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极其特殊的。如今我们丰富的语言系统已经分化出了许许多多语种乃至方言,那么在动物的语言系统里,是否也存在地域性语言的区别?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在1993年的时候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他们将一只刚出生的恒河猴和一只刚出生的日本猕猴偷偷进行对调,使得恒河猴父母饲养的是日本猕猴,而日本猕猴父母饲养的是恒河猴。

  这种种间对换的意义在于探究遗传对于灵长类动物的语言有多大作用。已知这两种猴子的语言模式大体相同,但也存在些微差异。比如说恒河猴在争斗的时候往往会发出粗暴混乱的声音,仿佛在胡言乱语,而日本猕猴则习惯于咕咕叫。实验表明,养父母的声音模式对于这两种猴子几乎没有影响。该咕咕叫的日本猕猴依旧咕咕叫,该胡言乱语的恒河猴也依旧在胡言乱语。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dev.420260703)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泡在温泉中的日本猕猴。图源:LUCIA TERUI

  对于大部分动物而言,他们会更像是猕猴而非人类:它们天生就知道如何发声,出生地对于它们的语言而言往往并不那么重要。

  但凡事总归会有例外。

  文/G

  自2005年起,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员谢恩·杰罗(Shane Gero)就开始频繁前往加勒比海岛屿,每年花2到4个月的时间研究抹香鲸。他希望记录和比较鲸鱼叫声,然后弄明白这附近抹香鲸群体的语言特征。

  和我们人类相似,抹香鲸也是群居动物,喜欢以家庭的方式共同生活,而家庭之间又会紧密联系形成多层次结构的大家庭。全世界的抹香鲸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语言模式——“咔哒”。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沉睡中的抹香鲸。图源:tumblr

  然而杰罗的研究证明:抹香鲸不仅可以通过“咔哒”声指代不同的意思,还可以通过其他个体所发出的声音属性来判断是否认识对方,正如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出朋友一般——尽管有着相同的基本语言模式,但不同个体仍保有不同的重音特征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3347210005233?via%3Dihub)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太平洋的抹香鲸与加勒比海的抹香鲸,所使用的语言同样存在显著不同。各地的抹香鲸有着各自的地域性语言模式。另一项关于抹香鲸语言的研究发现,这并不能归因于不同个体天生的声带差异或者是海水环境——和我们人类一样,抹香鲸方言的出现同样是基于它们对父母或者其他个体所说语言的学习。

  (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9091)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蓝鲸。图源:Imgur

  存在地域性语言差异的不仅仅是抹香鲸,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有9个区域的蓝鲸种群似乎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操不同口音的它们能否用方言沟通,但是至少我们能借此判断某个蓝鲸个体是否属于另一个蓝鲸群体,抑或是短暂路过——们甚至能从它们说话的方式辨别它们的故乡是哪里

  语言的差异性使得群体间更容易形成氏族的区分,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动物多层次社会结构的形成,因此方言的存在是动物文化存在的又一项有力证明。

  但对于民间即兴演唱艺术家——鸟类来说,情况又显得相对复杂起来。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鸣叫中的白冠麻雀。图源:bay nature

  比如说覆盖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白冠麻雀,80年代的研究人员仅在湾区就找出了10种不同的白冠麻雀口音;而美洲画眉鸟的叫声,随着居住地越往西去,低音成分越来越多;甚至连居住在城市里的鸟类,口音与活动在乡野之间的同胞也有所不同,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城市里充斥着嘈杂沉重的噪音,因此城里的鸟只能以更高频率的声音来应对噪音污染。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著名鸟类学者路易斯·巴普蒂斯塔(Luis Baptista)带着他庞大的录音设备前往湾区周围的地方寻找白冠麻雀。图片来源:加州科学院

  专家们认为对于鸟类来说,不同的鸣叫往往代表不同的意思,觅食、自卫、求偶都要借助语言的力量,因此鸟类语言的多样性往往超过了大部分动物,全世界已知的9000多种鸟类里,就有近3000种风格迥异的语言。

  同样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也会为了定位不同的猎物而发出不同的声音。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甚至还发现,蝙蝠的声音会受到成长过程中周围发音的影响,由此得出蝙蝠具备后天语言学习能力的结论,而这种社会学习行为,有时也会被称为“文化”。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图源:giphy

  那么我们人类最熟悉的动物——狗的情况又是如何?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文明社会中人类踽踽独行的身旁,狗的身影总会默默相伴出现。和人一样,狗的语言里音高、频次和持续时间也会表示各种情绪或意义,同时犬类的叫声也会因品种的不同产生分化。但即便如此,狗的语言大体上仍是世界通用语。投缘的话,来自北极霜冻之地的阿拉斯加也可以和苏格兰土生土长的斗牛犬相谈甚欢。

  不过通过研究,英国坎布里亚郡的犬类行为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另一件有趣的事。他们通过分析狗主人声音和他们所饲养的宠物犬声音发现:虽然狗不一定会发展出自己的区域性方言,但是它们却会模仿自己主人的口音。

  这意味着狗也会产生相应的地方性吠叫口音——比如东北和四川的狗,叫声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图源:giphy

  狗虽然不一定会说方言,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与狗所建立的联系简直称得上是一个奇迹。狗能听懂我们的夸奖和斥责,但它们真的能听懂我们所说的话的语义/内容吗?还是说它们只是通过语气/说话方式来理解我们的意思?

  为了了解狗是否真能听懂人类语言中的语义,布达佩斯罗兰大学神经学家阿蒂拉·安迪克斯(Attila Andics)在2016年曾经带领团队做过相对应的研究。

  研究人员将13只宠物狗带入实验室,并训练它们呆在一台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中。之后,研究人员通过检测狗听到录音时的大脑活动来作出判断。录音内容包括它们熟悉的称赞语(“干得好、真聪明、就是这样”)和中性连接词(“好像、仍然、这样”),每句录音都会有两个语气的版本——一个夸奖语气,一个中性语气。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实验前期,受试者们正在认真听取实验说明。图源:science daily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语气如何,狗在听到夸它的话时左脑活动都会十分活跃。这表明狗非常有可能具备从语气中分离语义的能力。尽管狗很难掌握一门人类语言,但至少对于部分词汇,狗的确在尝试进行理解和翻译。

  (www.ncbi.nlm.nih.gov/pubmed/27576923)

  但是狗似乎找到了一些独特的办法来弥补与人在语言沟通上的欠缺。日本麻布大学研究员雅美美穂(Miho Nagasawa)的研究表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犬类已经进化到能够跟人通过眼神交流。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与拉布拉多的深情凝视。图源:Mikako Mikura

  当人类母亲和孩子互相凝视时,两者大脑都会分泌出催产素。而针对啮齿动物的研究表明,幼崽的依恋行为会导致其母亲大脑中的催产素释放,从而诱发母亲的养育行为。这反过来也促使幼崽分泌更多的催产素,附着行为因此又被驱动,从而为正反馈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当一只狗与你双眸相对的时候,人与狗双方的大脑也都会受到刺激并加快分泌催产素,这使得不同物种中的两个个体很容易建立起情感纽带。因此当我们觉得狗像婴儿一般可爱的时候,这是狗劫持了人类大脑中的母性结合机制,是长期历史中趋同进化的结果。因此对于人与狗之间交流方式的研究,同样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

  (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8/6232/333)


  当一只母狗(左)被喷洒了催产素后,狗注视饲主的时间将会变长,并且饲主的催产素水平也会因此而升高。视频来源:Miho Nagasawa

  “狗与人类成功共存,因为它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与人类建立关系的技能。而另一方面,人类也可能经历了某种进化,使我们能够与另一物种建立这般关系。”人与狗的关系甚至可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关系。即便是狼,与狗最相似的动物,也不会表现出这类技能或是生理反应——就算是人类饲养的狼也不会。

  不仅如此,维也纳大学的另一项研究还揭露了在狗身上发生的一个戏剧性改变。由于长期与人类一起生活工作,家养犬已经很难和同类一起工作了,狼群引以为傲的团队作战能力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甚至在野狗的身上也能发现类似退化。

  (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7/10/11/1709027114)

  但是耶鲁大学的认知科学教授劳丽·桑托斯(Laurie Santos)认为:狗可能已经学会了用其他方式获得补偿。它们更习惯利用人类的力量解决问题。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图源:leerburg

  在桑托斯的实验中,几位工作人员给狗和狼出了一道它们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比如必须完成盖子上拼图才能打开的盒子),并观察两种动物反应的区别。研究人员发现,狼会坚持尝试很多不同的错误策略来解决问题——比如打碎它,但至少是正面应对;但是当狗察觉到难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回头找人类伴侣寻求帮助。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desc.12460)

  这暗示狗可能已经失去了一些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转而倾向于选择更多的社会策略,而这些策略无疑依赖于人类与狗之间独特的合作模式。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们这些四脚着地的好朋友还没有学会爬窝沙发和捡飞盘之前,狗的祖先也曾是如假包换的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祖先不说相互厮杀,至少也是食物面前的竞争者。这种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呢?人和狗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现如今已经发展出很多关于狗的进化理论,狼、狐和豺都曾被认为是狗的直接祖先,目前较为主流的是“狼进化学说”。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图源:tenor

  “但是狗身上希望与人类长期保持互动的动机远远高于狼,这是我感兴趣的地方,”普林斯顿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布里奇特·冯·霍尔特(Bridgett von Holdt)如是说。

  而她的研究也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她发现相较于狼,狗的基因组中有一个区域基因产生了突变。有意思的是,人类基因组中的相应位置如果产生了突变,则这个人就很有可能患上一种遗传疾病——威廉氏综合症(Williams-Beuren syndrome)。这一综合症的患者往往有社交狂热的倾向,会变得特别友好且容易信任他人。即便是小鼠身上的这些基因发生变化,小鼠也会变得更加喜欢社交。

  (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7/e1700398)

  在进入人类生活之后,在狗身上发生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我们其实不难发现,不同品种家养猫的长相都大体相同,而狗却会因品种产生巨大的外观差异,这便是人类对狗进行定向选育的结果。但是放在几万年前,我们很难想象人类是如何与狼达成“携手并进,合作致富”共识的。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图源:giphy

  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人类和狗如何走到一起的确切细节——然而放在银幕上, 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在明天上映的电影《阿尔法:狼伴归途》中,曾执导《来自地狱》的导演艾尔伯特·休斯(Albert Hughes)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一个96分钟的解释。

  两万年前,一个不幸受伤落单的独行人类少年郎在茫茫荒野里遇到了一匹与自己一样脱离队伍的狼,上演了一个“我饶你一命,你陪我一宿,然后再救我一命,最后我带你回家”的故事,老少皆宜。

动物也会说方言吗?

  这很可能是历史上人与狼首次合作的真实情况——抑或只是一次浓缩性叙事。电影中我们除了能够看到世界上第一条“狗”的诞生,也能看到渺小人类之于亘古自然的无力感。

  当主人公科达独伫冰封旷野中时,未来是险峻的未知,而与狼所建立的情感纽带是他们最重要的依仗。此时已然不需要相互之间的言语沟通,双方都很清楚一点:离开对方之后,自己的生存概率都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完全敌对的关系在生存需求的面前逐渐消解,人与狼建立起相互交命的友谊。

  除了撩拨人心的剧情之外,史前文明的世界观架构也是这部片子的一大看点。在影片的设定中,我们所看到的人类均为索鲁特人,这些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大陆上,以制作精致的石器物而闻名。

  为了尽可能还原索鲁特人的生活面貌,前大英博物馆史前部门的馆长应邀成为影片的技术顾问,从武器到取火、切肉、清洗兽皮、制作衣物都尽可能参考了考古证据。

  此外,制作团队研究了三种旧石器时期和对应地域的原始语言,并基于现在的口语体系来对它进行复原,最后在美国语言创作协会的助力下创造了影片中所使用的克鲁马努语。这一切的准备都只为还原一个令人信赖的史前社会面貌。

  制片人安德鲁·罗娜希望观众不仅能度过愉快的观影时光,更能由此进行深入思考。“拍这样一部激动人心又兼具娱乐效果的电影真的非常棒,它也能启发观众思考你来自哪里,你是谁,我们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这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世界。这是一部很有娱乐性的电影,但我认为大家也会从中挖掘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西藏千途旅游 行者物语网旗下品牌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