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 (1994) 导演: Freida Lee Mock 编剧: Freida Lee Mock 主演: 林璎 类型: 纪录片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5-11-10 片长: 105 分钟 IMDb链接: tt0110480 只有当你接受和承认痛苦的现实之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并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然后从中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 ——林 璎 林璎(Maya Ying Lin)美籍华裔建筑大师,林徽因的侄女。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她颁发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我的作品,来源于一种使人们能够认识他们所生存环境的单纯愿望。这种环境既包括他们物质上的,也包括他们心理上的生存环境。” 1987年,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成为耶鲁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毕业典礼上,她以“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为题,作了一场精彩演讲。 “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形象、思想、写作等等而彼此关联。我们将在这些沟通中告诉未来的一代,我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可能的话,还包括我们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正面影响。” 早在21岁时,林璎就因设计越战纪念碑一夜成名。从战争到民权,从女权到种族平等,针对美国的历史性议题,她又先后创作了“民权运动纪念碑”、耶鲁“妇女之桌”,以及为纪念美洲印第安原住民创作的7件雕塑装置组合“汇流”。 这些声名赫赫的纪念碑都是应邀之作,“但是我愿意创作最后一座纪念碑,它集中体现了我成长时期乃至今天仍是最重要的问题:环境以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获奖情况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 (1995) 最佳纪录长片 特瑞·桑德斯 / Freida Lee Mock 网友评论: • 我很难想象一个21岁的姑娘是如何面对这些纷乱的事情的,那样的自信与气质是如何才能长出来的呢?我是好奇林徽因的样子,这样看的话,难怪冰心什么的看她不顺眼了。 • 她的洞察力确实让人惊艳,这部纪录片也准备的抓住了这一点,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公民权利纪念碑之类的杰作也在一再阐释,但这部纪录片的观赏性依旧不敢让人恭维,倒是林璎的成就和个人魅力更让人折服。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确实震撼力十足,形状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 • 林女士恬淡气质下透出强大、丰满的人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才能游于艺。我认同她对纪念碑意义的观点。纪念碑意在唤起人心中pathei-mathos的能力。诚然,纪念碑无法削减人世的苦难或抵消人性的卑贱,但即便如此,它仍能对这种苦难和卑贱给予教诲。 • 每次对自己灵魂拷问的时候,就会把高一的启蒙《艺文中国》翻出来再看一遍。Maya是我第一个喜欢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想学建筑也完全是因为她。我在想,如果那天晚上没有看翁菱采访她,我应该不会有现在的人生轨迹吧。永远记得听证会上那个被礼帽遮住表情又有点怯生生的小女孩,你很难想象她承受了多少尖锐质问和种族歧视。现在想想,Maya真的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果然冥冥之中的注定。 • 片子倒是一般但是内容好震……如果不是这片我还从来不了解有林璎这样的大牛。 |
纪录片报错
亲,如视频无法播放,很可能是版权受到了限制。
可尝试页末下载资源
↑加交流群,求片报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