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学名Iguana delicatissima)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特有的一种大型蜥蜴。由于栖息地的破坏、野生掠食者、捕猎及混种都令它们的数量急速衰落。人工繁殖也只有两个成功个案。
分类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的种小名是拉丁文的“特别”。它们最初是由奥地利自然学家Josephus Nicolaus Laurenti于1768年描述。
形态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的面部很大及短,但没有美洲鬣蜥尾巴的斑纹。它们也没有美洲鬣蜥耳孔下又大及圆的鳞片。
不同群落的小安德烈斯岛鬣蜥颜色也有不同,但一般都是呈灰色,腹部有绿色疙瘩。它们的头部鳞片很大及呈象牙色。雄蜥的颌是粉红色的,眼睛周围的鳞片是蓝色的。雄蜥的大腿内侧有股孔,在繁殖季节可以分泌出信息素。雄蜥长约60厘米,尾巴长80厘米;雌蜥只有雄蜥的三分之二大小。
幼蜥
分布及栖息地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分布在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圣巴托洛缪岛、安圭拉、圣马丁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安地卡岛、瓜德罗普、多米尼克及马提尼克。它们栖息在丛林之中。
小安德烈斯岛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多达100种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及芽。但由于植物中钾的含量较养份多,故它们需要吃大量的植物来满足代谢的需要,这却影响了它们的渗透调节。它们像大部份的蜥蜴般是不能制造比体液浓的尿液,而要像鸟类般从鼻盐腺以尿酸盐排出身体内的氮。
保育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列为濒危。在岛内是禁止捕猎它们的,但其执行却遇到重重的困难。它们另外也受到失去栖息地及入侵的野狗等掠食的威胁。不过,最大的威胁其实是来自它们同属的物种。美洲鬣蜥被引入到小安的列斯群岛并成为入侵物种,直接与它们就食物及资源进行竞争。再者,美洲鬣蜥也会与它们混种,令它们的数量大幅下降。
在杜瑞尔野生动物保育信托(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切斯特动物园(Chester Zoo)、孟菲斯动物园(Memphis Zoo)及圣地牙哥动物园(San Diego Zoo)都有饲养小安德烈斯岛鬣蜥。所有的都是来自多米尼克。饲养它们及人工繁殖非常困难。虽然曾进行交配及生蛋,但大部份的蛋都是未受精的,目前只曾在杜瑞尔野生动物保育信托有两次成功繁殖的纪录。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