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两栖,鱼类及其它 > 西藏蟾蜍

西藏蟾蜍

时间:2013-11-3 08:16|查看:808|评论:0|字体: 繁体

西藏蟾蜍

 

西藏蟾蜍

 

西藏蟾蜍(学名:BUFO tibetanus)为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常生活于3000米左右的高原草地、林边、地旁石下以及土坑内及杂草地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300至43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高原、四川康定、青海。

 

基本概述

 

西藏蟾蜍体长50~65mm,吻端略圆,吻棱有疣,颊部稍向外侧倾斜,鼻孔位于吻眼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约为眼间距的2/3。鼓膜椭圆形。皮肤极粗糙,背部满布圆形瘰粒,大小不等。瘰粗多而特殊。上眼睑内侧有3~4枚较大的疣,前端的与吻棱上的相连,后端的与耳后腺相接;耳后腺短而宽,成豆状;整个腹面布满疣粒。前肢粗状,第一、二指几乎等长,但略短于第四指,指侧缘膜厚,掌突二,外侧者大。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第三趾略长于第五趾,趾侧缘膜显著,茎部相连成半蹼,第五趾的蹼达该趾的趾端;关节下瘤不清晰,内外蹠突发达。一般背部在生活时为橄榄黄色,具不规则深色斑纹;体侧及后肢有棕红色斑点;枕后的蓝绿色脊线较宽,皮肤光滑无疣。雄体略小,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西藏蟾蜍

 

西藏蟾蜍

 

生物特征

 

西藏蟾蜍体形较大蟾蜍岷山亚种小,雄蟾体长56—63毫米,雌蟾72---77毫米。头宽大于头长;端较圆,吻棱上之长羞与上眼脸的大疣相连;颊部略向外倾斜;鼻也位于吻眼中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鼓膜椭圆形,约为眼径的一半;舌椭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较粗壮;指略扁平,指端钝圆,指侧缘膜略显;第一、四指几等长,略长于第二指;指关节下瘤单个;掌突二,外侧者大。后肢粗短,胫跗关节达肩部(雄蟾)或肩后方(雌蟾),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趾略扁,趾端印贺,趾侧缘膜显著,基部相连成半蹼或2/3蹼;关节下瘤不清晰;内躔突长而大,外躔突圆而小。皮肤极粗糙。上眼睑有几个大疣,前接吻棱上的长疣,后连耳后腺;头顶具大疣,耳后腺小,呈豆状;背部除脊线部位光滑外,满布大小圆疣,四肢背面亦满布疣粒,但胫部无瘰粒;整个腹面布平扁满平疣粒;一般有内跗躔。皮肤腺的分泌物为白色乳液。生活时体背为橄榄、棕褐色或灰褐色,上面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并有分散的土红色斑点;从棺部至肛上方有一蓝灰色宽纵脊纹,腹面浅黄或棕黄色,其上有黑褐色支红色斑点,腹后冲有一深灰色大斑块。第二性征:蟾体形较雌蟾略小,前臂较粗壮,内侧三指及内掌突上有黑褐色婚垫;无声囊及雄性线。卵:卵粒呈双行或三、四行交错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粒直径约2毫米。其动物极黑色,杆物极黑褐色。蝌蚪:全身黑褐色。吻圆;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在体左侧;肛孔在下尾鳍基部正中,不呈短管状。唇乳突公两口角有之,唇齿式I:1—1/3.尾肌弱,尾鳍薄,尾末端较圆。

 

生态分布

 

西藏蟾蜍栖息于海拔2400—4300米的高原草地、农田及林缘的乱石或杂草丛中。白天、晚上都可见其活动,觅食各种昆虫。1979年5月底至6月初,在青海省囊不仅采到成蟾,而且还获得不同发育时期的卵、蝌昱和刚完成变态的幼蟾以及正在抱对产卵的两性成蟾;5月30日下午曾观到三雄争抱一雌的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西藏蟾蜍的主卵季节可能是在4—6月。产卵于山谷及河岸的水坑内,每只产卵一般4000粒左右。在腐殖质较丰富的水坑中,蝌蚪多群集于坑边杂草间或浸没于水中牛羊粪便周围,水深10—30厘米。

 

西藏蟾蜍省内仅发现于囊谦县。省外分布于西藏东部和四川北部。栖息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原草地、田野。有冬眠习性,多夜间活动,以蜗牛、蚂蚁、蝗虫、蜚蠊、昆虫等小动物为食。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