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两栖,鱼类及其它 > 贵州疣螈

贵州疣螈

时间:2013-11-3 17:08|查看:2350|评论:0|字体: 繁体

贵州疣螈

 

贵州疣螈

 

贵州疣螈(学名: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为蝾螈科疣螈属的两栖动物,俗名描包石、苗婆蛇、土蛤蚧,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高山小流溪、小水塘、周围有杂草或矮灌木以及溪底有淤泥或碎石细沙。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500至24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大定县公鸡山。

 

外形特征

 

体长16—21厘米,尾长6—9厘米。体形和体表色斑与细痣疣螈相似,但背嵴棱及体侧疣粒是红色的,体侧还具有连续的红色纵线。背脊、头后侧及指、趾端为桔红色。体长16—21厘米。体形粗壮;头部扁平、顶部有凹陷,宽略大于长;吻短,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头两侧有显著的骨质棱脊,吻端的联结处略有凹陷;鼻孔较小,位于吻前端,颊部略向外倾斜,眼中等大,位于头侧,口角位于眼后角后下方,犁骨齿“八”形;舌略呈长椭圆形,约占口腔底部的一半,前后端与口腔底粘连,两侧略游离。四肢粗短,前后肢几等长,前肢贴体向前时,指端可超过鼻孔,达到吻端,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末端相遇;指、趾端钝圆,前肢4指,指长顺序为3、2、4、l,其中1、4指几等长。后肢5趾,趾长顺序为3、4、2、5、1,基部均无蹼。尾长短于头体长,尾基椭圆形向后渐侧扁,尾中段比前后段较高;肛孔纵裂。

 

皮肤粗糙,头背、体躯及尾部有各种大小不一的疣粒。体侧延至尾前段各有一系列略呈方形密集的瘰疣,连续隆起成纵行。腹面较光滑,细皱纹间有小疣粒。头背部及体腹部深黑褐色,吻及上下唇缘色较浅;颈后土黄色,背脊部及体两侧沿瘰疣部位有三条土黄色宽纵纹,在尾基部会合,整个尾部土黄色;体侧腋至胯部或多或少有土黄色斑纹;指趾端的背腹面生活时为桔红色。

 

雄性第二性征表现在肛部呈丘状隆起,隆起处大而短,肛孔纵裂较长,肛裂内壁有乳头状突起。雌性肛部隆起小而高,肛裂短或略呈圆形,其内壁无乳突。卵为圆形,卵径2毫米,动物极为棕黑色,植物极为灰白色。卵胶膜白色透明,具有弹性。幼体头扁平,眼大,上唇褶发达,其两侧盖于下唇褶,背鳍褶宽,起于近头部。往体后逐渐加宽,至尾中段最宽;尾长9毫米,肋沟16条;有三对显著的外鳃,色较深,最长鳃丝达第五肋沟。头和体背面黄褐色,腹面黄白色,体背及背鳍褶上有黑褐色斑点。体长67毫米,尾长31毫米时的次成体已像成体,体背面有小疣粒,外鳃萎缩,仅留鳃迹;颈褶显著,躯干部的背鳍褶已消失,只在尾基部有之;肛部已呈隆起状;体背有三条浅黄色纵线,体躯背腹面褐色,指、趾端及尾部浅黄色。

 

生活习性

 

多生活在海拔1800~2300米山区的小水圹、缓流小溪及其附近,水域岸边有阴湿草坡,多石缝、土洞,水中富于藻类与水生植物,水深1米以下。以陆栖为主,白天隐蔽在阴暗潮湿的上洞、石穴、杂草和苔藓、树根下。当雷雨天气,地面积水较多,此时白天出外活动者较多,夜晚多在草丛中觅食昆虫,蛞蝓,以及小螺、蚌和蝌蚪等小型动物。平时多在水域附近阴湿地方活动觅食,繁殖季节才进入水中。

 

4月下旬至7月为繁殖期,出现求偶行为,然后雄螈产出精包粘附于水底基质上,雌螈再以泄殖肛腔将精包纳入体内。产卵于山区各种浅水水域中,也可产卵于水域边上大石块或大石板下的潮湿泥土表面。每雌产卵数在毕节观察为49~94枚,平均78枚,在水城统计为8~222枚(n=17),平均121.5±7.81枚。卵单枚分散于水底,去膜卵径2.5毫米。孵化期平均(n=9)21.6天。当年8月底~11月初陆续完成变态,全长一般在60毫米以上。

 

繁殖习性

 

5~6月进入小水塘、浸水塘或小溪流内繁殖,雌螈产卵70粒左右,卵径2毫米,动物极深黑色,植物极灰白色。幼体在水中生活,当年变态后在陆地上生活。分布于贵州(威宁、毕节、水城、安龙、纳雍、大方)、云南(彝良、永善)。

 

分布情况

 

分布于贵州(威宁、毕节、水城、安龙、纳雍、大方)、云南(彝良、永善)。当地称其为“土哈蚧”,可作药用。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物种现状

 

无确切估计。根据1994年4~7月在贵州毕节城郊7个产卵场每月统计一次雌雄性比,4次共统计到成螈320条次,雌:雄=1:3.6(王延斌等,1995)。根据1994年5~7月在贵州水城每月统计一次雌雄性比,3次共统计到137条次,雌:雄=1:3.03(田应洲等,1995)。

 

致危因素及现状

 

①环境破坏及污染 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因烧砖或提炼铅锌矿,贵州疣螈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与污染,成螈因栖息地毁灭而丧失生存场所,卵与幼螈因环境污染而不能发育。

 

②人为捕捉 当地群众以贵州疣螈去内脏干制入药治疗人畜疾病,因而大量捕捉。

 

③天敌 剖胃检查当地蛇种,发现胃内容物有贵州疣螈的有王锦蛇、玉斑锦蛇、黑眉锦蛇与锈链腹链蛇等,这些都是当地习见蛇种,它们以疣螈为食物,对疣螈数量造成极大威胁(田应洲等,1995)。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群众将该蝾螈称为“土蛤蚧”,作为药用在市场上出售。

 

保护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