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隼
灰背隼
灰背隼(学名:Falco columbarius),又名灰鹞子、朵子、鸽鹰,为隼科隼属的鸟类。一般生活于有树的草原以及沿海的沙丘和悬崖。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美国Carolina。无危(IUCN 3.1)
外形特征
灰背隼又叫灰鹞子、朵子,也是小型猛禽。体长25一33厘米,体重122—205克。前额、眼先、眉纹、头侧、颊和耳羽均为污白色,微缀皮黄色。上体的颜色比其他隼类浅淡,尤其是雄鸟,呈淡蓝灰色,具黑色羽轴纹。尾羽上具有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较窄的白色端斑。后颈为蓝灰色,有一个棕褐色的领圈,并杂有黑斑,是其独有的特点。颊部、喉部为白色,其余的下体为淡棕色,具有粗著的棕褐色羽干纹。虹膜暗褐色,嘴铅蓝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黄绿色,眼周和蜡膜黄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褐色。
夏季栖息地 全年栖息地 过冬区
生活习性
灰背隼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山脚平原、森林平原、海岸和森林苔原地带,特别是林缘、林中空地、山岩和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方,冬季和迁徙季节也见于荒山河谷、平原旷野、草原灌丛和开阔的农田草坡地区。
叫声:告警时发出一连串快速上升的尖厉刺耳叫声。幼鸟乞食声为yeee-yeee。
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多在低空飞翔,在快速的鼓翼飞翔之后,偶尔又进行短暂的滑翔,发现食物则立即俯冲下来捕食。休息时在地面上或树上。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等为食,也吃蜥蜴、蛙和小型蛇类。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常追捕鸽子,所以俗称为“鸽子鹰”,有时也在地面上捕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一7月份,通常营巢于树上或悬崖岩石上,偶尔也在地上。特别喜欢占用乌鸦、喜鹊和其他鸟类的旧巢,有时自己也营巢。如果紧殖成功,巢还可以继续利用。巢的结构较为简陋,主要由枯枝构成,形状为浅盘状。每窝通常产卵3一4枚,偶尔多至5一6枚,有时也有多至7枚和少至2枚的。卵的颜色为砖红色,被有暗红褐色斑点。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一32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轮流抚养25一30天后离巢。长大一些的幼鸟常常高兴地飞到空中去追逐飘舞的羽毛或者蒲公英的花序,并且向这些东西发动模拟进攻,这也是它们为了将来的捕猎生涯作准备。
保护级别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亚种
欧亚
(Falco columbarius aeasalon Tunstall, 1771)(可能是独立物种Falco aeasalon)。原产于欧亚大陆北部,包括从不列颠群岛,穿过斯堪的纳维亚,至西伯利亚的地区。大不列颠岛北部种群与subaesalon亚种有基因流。不列颠群岛种群为留鸟,其余为候鸟。
灰背隼普通亚种(学名:Falco columbarius insignis (Clark, 1907))。原产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至科雷马河间,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向西到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韩国釜山。
灰背隼新疆亚种(学名:Falco columbarius lymani Bangs, 1913)。原产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山脉和周围地区,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青海等地,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
灰背隼太平洋亚种(学名:Falco columbarius pacificus (Stegmann, 1929))。原产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至库页岛,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河北、福建等地,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西伯利亚。
灰背隼西藏亚种(学名:Falco columbarius pallidus (Sushkin, 1900))。原产于咸海至阿尔泰山脉的沙地,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等地,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吉尔吉斯草原西部。
(Falco columbarius subaesalon C.L. Brehm, 1827)。原产于冰岛和法罗群岛,留鸟。法罗群岛种群与aesalon有部分基因流。
灰背隼指名亚种(Falco columbarius columbarius Linnaeus, 1758)。原产于北美洲北部,落基山脉以东,除大平原外,候鸟。
(Falco columbarius richardsoni Ridgway, 1871)。原产于大平原,留鸟。
(Falco columbarius suckleyi Ridgway, 1873)。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从阿拉斯加南部到华盛顿州北部的地区,留鸟。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