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麦鸡
灰头麦鸡
灰头麦鸡(学名:Vanellus cinereus)为鸻科麦鸡属的鸟类。全长约35cm。夏羽上体棕褐色,头颈部灰色,眼周及眼先黄色。两翼翼尖黑色,内侧飞羽白色。尾白色,具一阔的黑色端斑。喉及上胸部灰色,胸部具黑色宽带,下腹及腹部白色。冬羽似夏羽,但头及胸带褐色。活动于近水的开阔地带,以蚯蚓、昆虫、螺类等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以及江苏、福建一带,越冬于广东和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外形特征
分类学
灰头麦鸡两性相似。
成鸟(繁殖羽):头顶及后颈灰褐色;肩、背及翼覆羽赭褐色,小覆羽色淡,大覆羽端部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纯白;尾羽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次端斑由内向外渐小;最外侧1对几纯白色,中央尾羽的黑色次端斑前缘和羽端渲染淡褐色,外侧尾羽羽端白色;头顶两侧和喉或缀烟灰色,颏灰白;胸褐灰,其下缘以黑色,形成半圆形胸斑。下体余部白色。眼先具一小形黄色肉垂。
成鸟(非繁殖羽):头、后颈、肩、背及翼覆羽皆淡褐色;颏、喉淡白,具模糊的褐色纵纹;前胸灰色,胸后缘以黑色带斑;下体余部白色。
幼鸟:上体皮黄色浓著,下胸黑色带斑不明显;余部羽色与成鸟相似。
虹膜红色。眼周裸出部及眼先肉垂黄色;嘴黄色具黑端。胫部裸露部分、跗蹠及趾黄色,爪黑色。翅角有突起(类似于角质距)。有后趾。
生活习性
多成双或结小群活动于开阔的沼泽、水田、耕地、草地、河畔或山中池塘畔,迁飞时常10余只结群。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善飞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
主要吃甲虫、鞘翅目、鳞翅目昆虫、金花虫、天牛幼虫、蚂蚁、石蛾、蝼蛄、水生昆虫、蝗虫、蚱蜢。也吃虾、蜗牛、螺、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
分布范围
栖息: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香港,印度,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菲律宾,俄罗斯联邦,泰国,越南。
漂泊:汶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
原产地不确定的:不丹。
中国:河北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赤峰、翁牛特旗、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东胜、阿拉善)、辽宁(大连、康平、朝阳、锦西、兴城、双台子河口)、吉林(安图、四平、白城、通榆、向海、双辽、梨树)、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松花江)、江苏(盐城、江都、南京、太湖、溧水)、宁夏(银川、青铜峡、永宁、中卫)(繁殖鸟,旅鸟);
华北及黄河流域,包括北京(颐和园、海淀、门头沟、朝阳、延庆)、天津(大港)、河北(北戴河、秦皇岛、唐山、石臼坨、昌黎、怀来、新安、围场、衡水湖)、山西(永济太原、芦芽山、繁峙、宁武、滹沱河)、山东(莱州、渤海海峡)、河南(孟津、三门峡)、陕西(西安、洋县、韩城、洛河);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上海(崇明)、浙江(杭州、宁波、兰溪、永康、仙居)、安徽(合肥、肥西、巢湖、石臼湖、黄山)、福建(福州)、江西(婺源、南昌、鄱阳湖)、湖北(武汉)、湖南(吉首、泸溪、岳阳)、重庆(秀山)、四川(南充、乐山、会东)、广西(桂林、龙州、梧州、北海)、贵州(遵义、修文、金沙、贵阳、贞丰)(旅鸟);
广东(广州、番禺、深圳)、海南、西沙群岛、云南(江川星云湖、新平、嵩明、昆明、景东、思茅、双江、耿马、腾冲、昌宁、石屏异龙湖、蒙自、大理、瑞丽)、台湾(台南、彰化、宜兰、台北)、香港(旅鸟,冬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3月下旬至7月中旬。营巢于离水不远的草地上。巢甚简陋,窝卵数3—4枚。卵呈梨形,土黄色,杂以灰褐色斑点。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雌雄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5-28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的第二天即能离巢行走,奔跑迅速,遇人后先急速奔跑,然后隐藏在杂草根部不动,亲鸟则在空中来回飞行鸣叫。
保护级别
分享到: |
野生纪录